中國是山東網訊 (通訊員 李建華 毛金鵬)文化是一個地區(qū)的靈魂,是一座城市的標簽,。誕生于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雖然建制較晚,但是地域文化卻是厚重悠久,。其中,,“海鹽”堪稱濱海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華夏漁鹽之鄉(xiāng),,世界海鹽文化濫觴之地,已是世所公認的濰坊海鹽文化標簽,。 縱觀從歷史深處走來的濰坊濱海鹽文化,,自5000年前炎帝黃帝時代的夙沙氏煮海為鹽開始,即成為濰坊沿海地區(qū)歷史文化和濰坊海洋文化最濃重的底色,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豐厚了一方底蘊,,引領了一方人文,。 她的第一個輝煌時期是夏商周時期。主要歷史事件和文化景象有:青州海鹽做禹貢,、姜太公封齊興漁鹽,,管仲漁鹽之利成就齊國霸業(yè)?!渡袝び碡暋吩诮榻B九州時記載: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厥土白墳,海濱廣斥,。厥田惟上下,,厥賦中上。厥貢鹽絺,,海物惟錯,。古代時期,濰坊地域屬青州,。青州之鹽即出今濰坊濱海故地,。2009年10月至11月,濰坊濱海區(qū)內發(fā)現(xiàn)了大型東周鹽業(yè)遺址,,填補了這一領域的考古空白,。在100余個古代遺址中,包括龍山文化遺址1個,,商代至西周早期遺址14個,,東周遺址86個。這些文獻記載和實物遺址成為夏商周時期此地悠久鹽業(yè)歷史的有力證明,,向人們無聲地訴說著一個輝煌的時代,。 第二個輝煌時期是魏晉時代到金元時期,在這大約1000年的歷史期間里,,濰坊濱海的鹽文化迎來了一度的空前繁榮,。據《晉書·慕容德記》,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慕容德在濰坊青州廣固城稱帝,,建立了南燕國。隨后,,便在烏常澤(今大家洼)設置鹽官,,開發(fā)鹽業(yè),,以廣軍國之用,不僅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而且促進了民族融合,。魏晉以后的隋、唐,、宋濰坊沿海的鹽業(yè)生產保持平穩(wěn)發(fā)展,。《濰縣志稿》記載,,到了元朝時期,,官府在濰坊濱海設置了固堤場,建設了鼓樓,、報恩寺,、火神廟、關帝廟等人文景觀和古跡名勝,,鹽業(yè)經濟與地域文化實現(xiàn)了同步發(fā)展,,成為濰坊鹽業(yè)史上里程碑式的文化標識。 濰坊濱海鹽文化的第三個輝煌時期開始于新中國成立后,。1958年2月,,國家大型海鹽生產企業(yè)山東羊口鹽場落戶濰坊濱海大家洼。1986年4月,,國家七五重點項目濰坊純堿廠在大家洼開工建設,。經過幾十年的開發(fā)建設,山東羊口鹽場成為全國最大的海鹽生產基地,,濰坊純堿廠成為世界最大的合成堿生產企業(yè),。這一期間,在鹽和鹽化工產業(yè)的帶動下,,各類文體場所,、文教科研機構逐漸完善,先后辦起了報刊詩刊等文化陣地,,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文藝作品層出不窮,鹽業(yè)文化日漸繁榮,。1995年8月,,山東羊口鹽場與濰坊純堿廠實現(xiàn)鹽堿聯(lián)合組建山東海化集團,,濰坊濱海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鹽化工基地,,文化建設與經濟發(fā)展實現(xiàn)了歷史性跨越?!爸袊{}之都”成為濰坊文化新名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