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導師的選擇會直接決定你讀書時間的學習生活、論文產(chǎn)出,、項目參與,、以及升學的競爭力等等,更重要的是導師的價值觀念,、思維習慣,、做事風格等也對學生的未來產(chǎn)生影響。很多學生在大學選課/選專業(yè)時,,會看到有相關老師的介紹和老師的職稱,,這些職稱到底代表著什么意思?英美兩國的大學教授體系有著諸多不同,,各種職稱讓人眼花繚亂,。不少同學還會把原本水平比較低的頭銜看高,把原本含金量很高的頭銜看低,。比如,,英國大學里的"reader"也是教授嗎?對應的是美國大學里的什么職稱,?接下來,,學姐就來給大家好好捋一捋,,英美大學的教授職稱體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在美國大學的教師體系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教師終身制(tenured professor),。 顧名思義就是“一日教授,終身教授”,。也就是說一旦擔任終身教授,,聘期可以延續(xù)到教授想退休的時候。教授不受學校教學科研工作量的考核,,沒有被解聘的壓力,,這能大大地保障教授師的學術和言論自由。換句話說,,就是大學不能因為教授的言論或行為,,隨便炒人。一旦成為終身教授,,就是實打實的“鐵飯碗”,。 能當上美國大學的終身教授的都是非常厲害的人物。一般來說,,每個終身教授都需要先從最基礎的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開始,,然后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正教授(Professor),。 1.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一般是三到六年的試用期,。試用期后,如果工作出色,,經(jīng)過評選可以晉升為擁有終身教職的副教授,。2.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晉升到副教授的評判標準一般是在助理教授期間是否有大量的學術成就,比如是否發(fā)表了影響力較大的專著或學術論文,,是否拿到了研究項目,,以及對所在部門是否有突出的教學或服務。 常見的稱呼為教授(Professor),,在副教授階段取得卓越的學術成就后,,會提升為教授。美國的教授沒有強制退休的年齡限制,,許多正教授都伴有行政職務,,比如院長(Dean)都是從正教授中選出。這三類均是博士生導師,,沒有所謂的高下之分,,他們都可以招收博士生和博士后,都是獨立的教職,即崗位(position)責任一樣而只有級別(rank)的區(qū)別,,沒有哪個助理教授必須從屬于哪個教授,。 說到這里,我想說一下留學申請過程中大家會有的一個很嚴重也很常見的誤區(qū),,就是容易把美國的教授體系和中國體系混為一談,,比如將“Assistant Professor”當成是中國大學的助教,將“Associate Professor”當成是中國大學的副教授,,將“Professor”當成是中國大學的教授,,這種誤區(qū)實際上是把美國大學教授集體“降級”了。因為實際上,,美國大學的這三種教授的學術地位,,都高于中國大學的正教授——因為他們都是博士生導師,而中國大學的正教授卻并非都有帶博士生的資格,。也許有些同學在看到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時,,會覺得不厲害沒有水平什么的,但實際上,,在美國的高校體系中,除了極少數(shù)巨牛的大俠(在所在領域產(chǎn)生了“改變世界”級別的貢獻),,絕大多數(shù)人在進入高校的正式“tenured or tenure track faculty member(終身教職員工)”的第一步必須是Assistant Professor,。一般美國研究型大學的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的招聘都是通過公開招聘,從數(shù)百個具有博士學位的申請者中找出一個,,除了博士畢業(yè)工作突出外,,一般要求數(shù)年的博士后經(jīng)歷,發(fā)表重要工作成果,,甚至要求已經(jīng)申請到可觀的國家基金,。所以說,光是“助理教授”也是百里挑一,,這個起點其實就已經(jīng)PK掉99%的人了,。認識到這個誤區(qū)后,也希望大家在未來的留學申請過程中,,至少要知道把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正教授(Professor)等同于國內(nèi)的正教授來看待,同時將三者平等看待,。在溝通過程中也應該一視同仁的稱呼為“Professor XXX” 或者 “Dr. XXX”,,切不可稱呼“Assistant Professor XXX” 或者“Associate Professor XXX”,這是一種非常不尊重的行為,。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美國大學里還會有講席教授(Chair Professor),這還可譯為杰出教授,、講座教授等,,是位于正教授之上的職稱。一般一個專業(yè),,只有一個講席教授,,其下可以有多個正教授,是學校會給極少數(shù)有著非凡成就的正教授的頭銜,,是美國大學教授的最高職稱,。還有的同學會問了:美國大學里不是還有什么兼職教授...這一類教授沒可能成為終身教授嗎?兼職教授只是某個學校的兼職人員,,不算學校編制內(nèi)的人士,,所以是無法成為該校的終身教授的。相比之下,英國的教師體系會比美國的要復雜一些,。由于英國各個大學之間在教師體系之間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區(qū)別,,所以造成了英國大學的教師體系較為多元、復雜,。英國的教授體系目前主要由兩種形式組成:一是采用英國古老大學的教授體系(Lecturer),;二是采用美國教授體系,就是上面提到的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比如英國的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和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大學采用的就是美國教授體系,。在英國傳統(tǒng)的Lecturer制中,,對老師的稱呼一般有:Lecturer、Senior Lecturer,、Associate Professor,、Reader這幾種。這里學姐將挨個對這幾個稱呼進行解釋,。1.【Lecturer 講師】 在英國,, 講師是一個初級學術頭銜。一提到講師,,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教課的老師,。但其實,在英國的大學中,,講師可不僅僅只是教學,,其同時還承擔著重要的研究責任,主要是負責開設講座課程,帶領研究小組,,和指導研究生,。 講師又分為暫時性和永久性兩類。暫時性的講師職位,,可以由研究生擔任,,無需博士文憑,無義務續(xù)聘,。對于永久性聘用的講師,,則要求有博士學位,比較接近于美國的助理教授職位,。 2.【Senior Lecturer 高級講師】 在英國大學里,,Senior Lecturer需要具有良好的教學和行政能力,又要展示出很強的研究能力,。從級別上看,,它介于普通的Lecturer和Reader之間,接近于美國的副教授職位,。 3.【Associate Professor 副教授】 這里的Associate Professor和美國大學教師體系中的Associate Professor是一個意思,,都是副教授的意思。當然,,不是所有所有的英國大學都有Associate Professor,。諸如LSE這樣的完全采取了美國大學會有Associate Professor。 4.【Reader 準教授】 Reader是一個具有英國特色的角色,,譯作“準教授”,是介于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與教授(Professor)之間的一個等級,。是英國大學授予研究或學術成就十分突出的資深學者的頭銜,,要想成為Reader需要經(jīng)過嚴格的考核,需要在學術上著有優(yōu)良的學術出版物,,獲得過研究資助并有外部推薦才有機會當上,,更接近于美國的正教授。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目前已廢除了準教授這個職務,,一律以講師職位代替,。所以牛津大學的講師,接近于美國體系的副教授,。 5.【Professor 教授】 Professor就是我們最熟知的“教授”稱呼啦,,這是英國大學向學者授予的最高學術頭銜。英國古老大學的教授職位相當少,,每一個系或者大的學科只有一到兩位教授,,以保障其最高的學術權威地位。教授不僅要具備杰出的教學能力,科研實力和成果也同樣重要,。由于其稀缺名額的限制,,部分擁有資深學術成就的學者也只能暫時授予Reader的頭銜。 總之,,在英國的大學內(nèi),,若想從高級講師升為教授,對其研究方面出版過專著的數(shù)量,、帶過學生的數(shù)量,、獲得研究經(jīng)費的數(shù)量以及在學術界的地位與影響,是否兼任過一些學術性團體的職務等方面都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而教授作為英國大學的優(yōu)秀人才,,也以稀缺性和珍貴性著稱。這點也體現(xiàn)出英國大學師資體系的嚴謹性,。特別說明:英國大學也有講席教授(Chair Professor)的職稱設置,。最為有名的講席教授席位莫過于英國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shù)學教授席位”(Lucasian Chair of Mathematics)。該席位的授予對象均為數(shù)理領域最為杰出的研究者,,同一時間只授予一人,。350年來,擔任過這個席位的科學家包括萬有引力定律提出者伊薩克·牛頓(Isaac Newton),、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的保羅·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等,,可以看出,這就是一個云端之上的頭銜,。了解完美國和英國的教育體系后,,相信很多人想知道關于英美兩國大學的教師稱謂是怎樣的對應關系,下面這張圖基本上概括了英美兩國大學教師體系的對比關系:此表只是英美兩國大學教師體系的一個粗略對比 考慮到兩個國家大學的具體情況 表格內(nèi)容僅給大家作為參考 (信息源:Wikipedia——Academic Rank) 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英國的Lecturer(講師)與國內(nèi)和美國的Lecturer是不太一樣的,。英國大學的Lecturer除了教學外,還承擔著重要的研究職責,。而美國大學的Lecturer,,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教學,并不用承擔研究職責,。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將英國的Lecturer理解成美國大學教師體系中的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還有,,在美國大學的教師體系中,,如果你在學校里聽到有人叫“Professor”,一般都是指包括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Assi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在內(nèi)的所有的教授,;然而,,在英國大學的學術體系中被稱為“Professor”的,通常是指最高級別的Full Professor,。除了上面提到的,,還有一些與“教授”相關的其它職稱,大家可以做個簡單了解:1.特聘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顧名思議,,是特殊(特別)聘任的教授,本身是教授,; 一般具有博士學位,,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工作。 2.榮譽教授(Honorary Professor),,通常是高校授予在學術界有突出貢獻的學者,,是一種很高的榮譽。國外一般只授予榮譽博士,,較少授予榮譽教授的名稱,。基本上榮譽教授都是一些諾獎得主,。 3.客座教授(Adjunct Professor),,對于客座教授的資格一般由學校自己規(guī)定,客座教授一般需要不定期的做報告,,做講座,。本人可能不是教授,而是名人,、官員,、企業(yè)家、發(fā)明家等,。 4.科研教授(Research Professor),,主要任務是科研,基本不參與一線教學,??蒲薪淌谝话阍趯W校的各大實驗室或是在教授們的研究組里工作,。他們雖然不從事一線教學,,但是也經(jīng)常要指導學生做科研,他們中的不少可以獨立申請科研經(jīng)費,,也大都擁有博士頭銜,。 沒想到吧,同樣是“教授”,,不但美國和英國之間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就連在同一個國家里,,也會根據(jù)不同制度、不同的職能,、成就,、性質進行不同的劃分。無論你選擇留美還是留英,,都應該對大學里的教師職稱有一定的認識,,這不但在選擇課程導師上有一個很好的參考基準,并且可以為你的學業(yè)帶來益處,,總之,,選對導師,你將受益終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