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是那樣地盼著過年,,因為過年就意味著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饅頭,、吃大魚大肉,可以收紅包,、走親戚,,還可以和小伙伴們瘋玩而不被家長責罵…… 現(xiàn)如今呢?衣服想啥時買就啥時買,,饅頭、包子可以天天買新鮮的吃,,雞鴨魚肉平時也幾乎吃厭,,至于收紅包、瘋玩什么的,,早已過了那個年齡……如今的過年,,僅僅意味著大年三十奔赴老家,一家人一起祭拜一下祖宗,,吃一下年夜飯,,再敬一下神。只不過,,現(xiàn)如今過年多了一個新的項目,,那就是用短信或微信拜年。平時聯(lián)系多的或不多的親朋好友,,一個個發(fā)來了祝福的信息,,自己也不住地發(fā)送和回復著。揮動手指點開或發(fā)送那些溫馨的文字,,心似乎處于一種暖融融的狀態(tài)中,,總覺得自己親朋遍天下。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感人細節(jié)也誕生在其中,。只是,,這樣的祝福,熱鬧只在屏幕上,,和當面的道賀比起來,,總覺得少了點什么。近年來,,開始流行發(fā)紅包,、搶紅包什么的,手快有,,手慢無,,熱鬧是熱鬧,可也常有小小的不和諧,,個中滋味,,難以言說,。春晚也是大年三十必看的節(jié)目,只是老套的內(nèi)容和形式總是令人難以真正開懷,,反倒越顯出落寞的味道來,。 春節(jié)期間通常要走親戚,近幾年,,隨著自己年歲的增長,,對于親戚之間的走動也有了新的認識。無論貧窮或富有,,大家總要輪流做東,,大宴賓朋,在請客上的花費可謂逐年攀升,。尤其,,當看到年老體弱的長輩為晚輩忙得不亦樂乎,心總有些不忍,。在別人家吃飯,,就是“客人”的作派,不管主人家多忙,、多亂,,總不想幫忙,生怕弄臟了自己的衣褲,。見縫插針擠上牌桌,,湊足四人就邊嗑瓜子邊摜蛋,飯時到了牌一扔就開始吃飯,。而一旦所有的親戚涌進自家,,自己忙得焦頭爛額時,又極希望有人能幫上一把,??煽蛷d里正在"酣戰(zhàn)",大人吵小孩鬧,,還有那電視也人來瘋似的亂聒噪,,你只能耐著性子獨自忙碌…… 現(xiàn)在不少人家圖省事,直接到飯店請客,,于是乎,,家里清凈了,大大小小的飯店一律熱鬧非凡,。臨近飯時,,通往飯店的路上全是人,可謂"全家總動員,男女老少齊上陣",!中午吃了晚上吃,,吃完這家吃那家,直吃得肚大腰圓,、腦嘴流油…… 走完親戚請完客,,這“年”就算過完了。冰箱里還有年前煮的熟菜,,看看沒變化,,聞聞已有了怪味。倒掉吧,,也讓樓下的流浪貓狗好好體會一下這別樣的"年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