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是長偏的,?!?/strong>這是我奶奶總說的一句話。所以說什么一碗水端平,、公平無私,、一視同仁之類的,都是相對論,,實現(xiàn)起來極難,。因為人是有私心的。 心生長在人胸口的偏左邊,。也許這一生物特征,,正好也說明了這個世界上的人性特點。我奶奶盡管沒有讀過一天書,,但她說出的是樸素真理,。不說大概念,單從自身看,,這個道理就是成立的,。 在村里,我同齡的人家里通常都有兩個孩子,。同為一母同胞,,父母也會有所偏愛,,喜歡男,或喜歡女,;偏心大,,或偏心小,;抬愛強,,或抬愛弱……各自不一。像父輩們那樣,,平均有五六個,、七八個孩子的家里,父母的偏愛就更鮮明了,,有些赤裸裸的偏心眼甚至莫名其妙,,毫無理由。 就拿我們家來說,。我奶奶生了七個孩子,,盡管是一根藤上七個娃,但女娃較多,,占了五個席位,,兩個男娃排在第二和第五。 按照老傳統(tǒng),,這種兒女一籮筐的家里,,一般都會偏愛最小的男孩和女孩。但是我奶奶比較特別,,她就喜歡我大姑和我爸,,也就是大姑娘和大兒子。理由是,,在艱苦年代,,兩個老大早早擔負起了家里的重要生產(chǎn)工作,受了太多的苦,,所以不管面對什么情況,,她都更關(guān)愛這兩個孩子。其他的孩子就算是天天帶她游山玩水賞景,、好吃好喝供養(yǎng)、按摩捶背保健,,她也只是把他們當做是好孩子罷了,,跟兩個老大還是有差距。 我爸以前是個耿直boy,,我奶奶有些局限性的觀點,,總是被他直接反駁回去,,盡管奶奶覺得委屈,但她打心眼里認為:我的大兒子就是這樣的一個老實人,。過幾天她又忘記了之前的委屈,,天天往我家跑好幾回。 但對小兒子,,我奶奶就不這樣,。如果哪天我小叔不小心說了讓她心里不爽的話,她會一直記在心里,,啥時候想起啥時候拿出來作為反面教材教育其他幾個同等待遇的子女,,讓他們引以為戒。 記得小時候,,我有個還未嫁的姑姑周末經(jīng)?;丶摇S幸惶?,我奶奶在村頭老遠看見那個姑姑騎車來了,,嘴里嘟囔了一句“來著不善吶……”就進門了。后來姑姑吃飽喝足又拿了一包東西走了,??此哌h了,我奶奶又嘟囔起來:“看看,,我說什么來著,,無事不登三寶殿!”(雖為村婦,,我奶奶一肚子成語,、歇后語) 我三姑是個大夫,奶奶的健康和出游事宜幾乎被她一個人包了,,幾十年來付出不少,。奶奶也很認可這個女兒的付出。但即便如此,,她還是有所保留,。我三姑跟我講過一個笑話,說她有一次和我小姑打電話,,接通后聽見我奶奶正在說她的壞話,,好一會兒我小姑說是三姐來的電話,然后電話那邊我奶奶像犯了錯的孩子似的說:“完了完了,,被她聽見了,,這可怎么辦?” 此外,,父母的偏愛也各有不同,。 我爺爺和我奶奶在偏愛孩子這方面有不同看法,,最喜歡的是小兒子。他有些封建的認為,,女兒們成家后都成了別人家的人,,只有小兒子才是為自己養(yǎng)老送終的可靠傳人。而且這個小兒子沒有生男孩,,屬于孩子中的弱勢人員,,不僅是他,其他幾個孩子也應該多幫助這個娃,。所以,,爺爺會經(jīng)常為小叔貼補一些家用,干力所能及的活,。 也正因為如此,,爺爺和奶奶經(jīng)常因為這份不同的愛,生出很多矛盾,。即便是七老八十了,,也經(jīng)常聽到他倆的各種沖突,甚至分家,、離婚什么的都有,,有時還要跑到政府那里去評理。常常整的全家人哭笑不得,,村里人也習以為常他們的各種打鬧,。 不過我奶奶還常說一句話,“手心手背都是肉”,,意思是哪個孩子都是心頭肉,。但她做不到,估計是心頭肉也有軟嫩之分吧,。越老這種觀念越深,,比如現(xiàn)在,她的偏心已經(jīng)上升到了經(jīng)常毫不收斂的跟其他幾個孩子明說:“我就偏心你哥哥和姐姐,,你們也不要覺得不公平,,我這兩個娃是你們的老實大哥和大姐,你們也都是他倆抱大的,,我不偏心不行,。”說的其他孩子啞口無言,。 上一篇文章:只有這個人,,獲得了最多的真愛 我是村頭小芳 只說我們村里的事 也可能是胡言亂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