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內(nèi)容請看下文 文 | 李星文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家道穎穎》系列劇已播到第三部。 “家道穎穎”四字,,取自西晉文學家潘岳的《家風詩》:義方既訓,,家道穎穎。意思是后世子孫如能遵循祖輩正道,,則家族世代興旺,。 顧名思義,這是著眼于家風傳承而打造的主題劇,。前兩部《回家》和《等著我》分別在2019年和2020年春天播出,,第三季《大考2020》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各個頻道輪番播出。 這三部劇都是由《家道穎穎》項目組同一班底創(chuàng)作,,都圍繞著時代主題和家庭親情展開敘事,,篇幅上都是迷你劇:前兩部4集,,第三部因兼顧了抗疫和脫貧攻堅兩大主題而擴充為6集,。 這套系列劇帶有明顯的公益性質(zhì),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醇厚家風的殷切呼喚,。這三部作品熟練掌握了戲劇的起承轉合技法,,以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帶觀眾入情境。 某種程度上說,,《家道穎穎》系列劇已經(jīng)成為總臺和觀眾每年春天的一個約會,,一個關乎家庭、家教,、家風的故事宇宙正在形成,。 (1)《回家》精彩開局 《家道穎穎》第一部《回家》,聚焦于中國人一年一度的共同情結:過年回家,。 回家于我們而言不只是地理意義的遷徙,而是包含著諸多復雜的情緒:對鄉(xiāng)愁的慰藉,,對父母的歸依,,對疲憊的消解,,對心靈的整理...有很多的心結要在回家時打開,有很多的希望要在過年時萌發(fā),。 《回家》中的一群人就這樣各懷心事踏上歸途,,他們的腳步多數(shù)疲沓而沉重。有因為職業(yè)志向被母親強勢更改而心生怨念的女醫(yī)生,,有因為“隔輩親”親近奶奶,,又因為代溝而疏遠父親的男青年,有吃百家飯長大但急于擺脫困境而準備回鄉(xiāng)撈一筆的生意人,。 當然,,也有父子相繼、心心相印的兩代列車長,,有處處不忘??岷团臄z的網(wǎng)紅主播,以及拖男挈女,、運雞載鴨的鄉(xiāng)親們,。他們坐上了絕版的蒸汽綠皮小火車,奔向等著他們吃年夜飯的親人,。 這趟末班車之旅注定波瀾起伏,。沿途的滑坡崩石構成了第一道挑戰(zhàn),他們涉險而過,。接下來孕婦突然臨盆,,列車改道前往附近醫(yī)院,再遇山體滑坡阻斷道路,,被困在中途,。 人命關天,一場各盡所能的營救開始了,。外科醫(yī)生在婦科醫(yī)生母親的在線遠程指導下,,完成了接生工作,母女兩代的隔閡也消于無形,。男青年下車去廢棄礦井給妻子尋找氧氣瓶受傷,,他騎摩托車回鄉(xiāng)的父親趕來完成了轉運,父子之間的對立也就此消失,。失信的生意人放下了自私的慣性,,獻出了自己的“狐貍皮”大衣給孩子保暖。 他們上車時還是雞飛狗跳的互懟狀態(tài),,而到站時已是滿車廂融融的鄉(xiāng)情,。貌似,自私冷漠已成為都市人的常態(tài),情荒義疏已成為流行的病癥,,但這很大程度上只是問題的一面,,甚至是較為淺層的一面。在特定的氛圍下,,將一層板結的心靈硬殼去除之后,,每個人都是鮮活生動、不乏同理心和同情心的,。 這個過程中,,綠皮車的列車長劉承光(雷漢 飾)起到了很大作用。他時刻記著“先有三姓人,,后有青桫鎮(zhèn)”的故事,,他一直在踐行先輩留下的家訓:肩頭擔道義,精忠報國,;手中勤巧作,,耕讀持家。家風古訓平日里不顯山,、不露水,,到了關鍵時刻一旦被喚醒,就是攻堅克難的保障,。 《回家》里有催淚的段落,,也有喜感的段落。喜劇戲份主要在彭波扮演的失信商人“謝家盟”身上,。他小時候叫“謝小盟”,,與彭波之前在《瘋狂的石頭》里的角色同名。長大后改名“謝家盟”,,又與《家道穎穎》第三部《大考2020》里的“李家盟”構成互文,。可以看出,,主創(chuàng)人員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是從容輕松的,。 第一部開門見喜,才有了后兩部的連環(huán)上馬,。 (2)《等著我》濃情續(xù)杯 《等著我》在親情敘事中加入了革命敘事,,由抗戰(zhàn)傳奇到共和國記事,時間跨度74年,。 抗戰(zhàn)末期,,母親李玉珍為了送情報而與8歲的兒子鐵蛋失散。分別時相約兒子事后來接母親:“你不接,,我不死”,。這一別,各自經(jīng)歷了漫長的人世。黑發(fā)分離,,白首重見,。 《等著我》用了當下時空穿插人生過往的手法,。羅京民扮演的老年鐵蛋,,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拜師帖中的秘密,開始了對母親新一輪的尋找,。由陜北而北京而西安,,終于得償所愿。 在尋找的過程中,,抗日戰(zhàn)爭時期,,抗美援朝時期,計劃經(jīng)濟時期,,改革開放時期的片段陸續(xù)閃回,。鐵蛋一家可謂滿門忠烈,他的父親,、繼父,、未婚妻、養(yǎng)子中的老大,,都在保家衛(wèi)國中獻出了生命,。鐵蛋本人可謂至善至情,他在物資極其匱乏的情況下,,養(yǎng)育了三個孤兒(流浪兒),,為他們撐起家的方舟。 走過人生苦旅,,他的信念來自家訓:好男兒,,自食其力站著生;大丈夫,,以身許國不畏死,。1945年,父親在送情報的前夜寫下了給兒子的遺書,,那種明知兇險也要冒死一搏的勇氣令人欽佩,,那種幼子在側而不能將其養(yǎng)大的愧疚讓人心痛。 鐵蛋和母親的雙向?qū)ふ覐奈赐V?。只是,,母親的尋找被一場“全員犧牲”的戲樓爆炸事件阻斷,天大地大不知何往,。鐵蛋的尋找被三個孩子絆住,,為了填飽他們的肚子,不得不停下來埋頭苦干。他用一生踐行了家訓,,也把孩子們都培養(yǎng)成了好男兒和大丈夫,。 母子相見時,不是嚎啕大哭,,而是“拉勾上吊”的情景再現(xiàn),。這舉重若輕的一筆,人世間的大悲苦和大歡喜都在其中了,。 短短4集,,難得做出了不同年代的質(zhì)感:過繼文書中的“定不面”,朝鮮戰(zhàn)場上的“光榮茶”,,物資匱乏時的“雞蛋票”,,網(wǎng)絡時代的“直播帶貨”,都有高度的濃縮感,。陜西皮影戲的高亢唱腔,,華陰老腔的悲涼曲調(diào),也很好地助推了劇情氣氛,。 迷你劇無法講述長篇故事,,要么以核心事件帶出人生百態(tài),要么以片段閃回串接漫漫時光,?!都业婪f穎》前兩部更接近于電影,但到了第三部就不一樣了,。 (3)《大考2020》花開兩朵 《大考2020》內(nèi)置了兩個新的主題:抗疫和脫貧,。這是貫穿2020全年的命題,抗疫是不期而遇的遭遇戰(zhàn),,脫貧是既定方針的收官戰(zhàn),。兩個主題就無法用電影結構來表現(xiàn),而電視劇卻可以是單元式的,,可以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講述,。 剛剛走出新聞就進入文藝的書寫,從個體敘事走向集體敘事,,這就使得《大考2020》有了時代報告劇的影子,,也有了編年體信史的樣貌。 這部劇保留了與前兩部共同的主題:對家風,、家訓的深入探討,。不同的是,前兩部劇聚焦于優(yōu)秀家風的傳承,,而這部劇在此基礎之上,,也對不良家風進行了反思和修正,。 牛犇扮演的老中醫(yī)董國梁一家是良好家風的代表,信奉:開方莫問貧富貴賤,,救一命有貴千金,;行醫(yī)不懼瘴癘瘟疫,治一病乃濟蒼生,。而且,,董國梁的身份不是“爺爺”,而是“外公”,,這可以視為男女平權時代中對家風傳承的一種有意識的兼顧,。 邱運鵠扮演的李婆婆一家則是不良家風的代表。他們家三代同堂,,李婆婆比較自私,喜歡耍賴,;李婆婆的兒子李榮光比較偏執(zhí),,行止懶惰;李婆婆的兩個孫男,,老大李家葵又懶又賴,,老二李家盟又滑又賴。只有孫女李家惠具有健全的現(xiàn)代人格,,同時受到師父董國梁的家風熏染,。 抗疫的段落是悲情的。董國梁的老伴和女婿先后染病去世,,他收斂悲傷繼續(xù)懸壺濟世,。脫貧的進程是艱難的,董國梁的外孫歐陽超以第一書記身份入駐白家村,,從兩個層面展開工作: 扶貧先扶志,。就要將“釘子戶”李婆婆一家身上的懶賴二氣打掉,拉著拽著扶著背著他們奔小康,。這個過程中既有荒誕喜劇上演,,也有陳年恩怨的真相大白,可謂五味雜陳,。 扶貧要扶智,。貧窮的根源往往不是懶惰,而是思路打不開,,致富無門道,。歐陽超中醫(yī)世家出身,帶來了經(jīng)濟作物黃精,。黃精藥理上可以“調(diào)和五臟,,堅強骨髓”,,經(jīng)濟上可以行銷全國,土里生金,。 最后,,正確的家風引領村民脫貧致富。錯誤的家風處處碰壁,,不得不改弦更張,。實際上,李家也并非從來家風不正,,而是在遇到困難時沒有遵循祖訓,,更在偶發(fā)因素推動下沿著錯誤道路愈行愈遠。 現(xiàn)實是最好的老師,,悔悟是覺醒的開始,。李家葵從倒塌的老屋中搶出了已經(jīng)蒙塵的家訓牌匾,意味著對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回歸,。而忠犬“大老黑”為救他而倒在老屋的瓦礫下,,意味著修正錯謬需要付出代價。 三部劇三種家風,。不管哪種家風,,總要包含兩方面的規(guī)訓:一是自我修養(yǎng),二是兼濟天下,。在《回家》中,,勤巧作是自我修養(yǎng),擔道義是兼濟天下,。在《等著我》中,,自食其力是自我修養(yǎng),以身許國是兼濟天下,。在《大考2020》中,,不懼瘴癘瘟疫是自我修養(yǎng),治一病乃濟蒼生是兼濟天下,。 如今,,我們剛剛取得了抗疫的階段性勝利,打贏了脫貧攻堅戰(zhàn)的關鍵一役,,之后仍有無數(shù)的艱難任務需要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只要實現(xiàn)政治上的民主,,經(jīng)濟上的富足,,也需要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回家》像暖心的紅茶,,《等著我》像濃情的烈酒,,而《大考2020》像厚味的高湯,。《家道穎穎》系列既是幫助我們繼承優(yōu)良家風,,破解現(xiàn)實問題,,也是在重述傳統(tǒng)文化,完善當代中國人的精神建構,。希望這套劇能做成長期的季播劇,,與我們相伴而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