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從曲阜坐高鐵去北京,,五百多公里的路程,兩個小時零七分就能到達,,既快又舒適,。望著車窗外飛馳而過的風景,作為一名入路三十年的火車司機,,我不由心生感慨,,想起了那些火車上的經(jīng)年往事。 1991年9月,,我坐著火車來到濟南鐵路司機學校求學,。那時候的火車還是綠皮火車,160多公里的路程要兩小時四五十分鐘才能到,,而且火車上擁擠不堪,。如果趕上春運暑運,行李架上堆積如山,、過道里人擠人,,寸步難行,有時連座位底下都躺著累極了的旅客,。上學那三年的寒暑假期,,我坐綠皮車都坐怵了。 1994年我畢業(yè)分配到兗州機務段,,成為一名蒸汽機車司爐,。那個時候,蒸汽機車技術(shù)條件比較落后,,作業(yè)環(huán)境艱苦,,駕駛室只有4平方米左右。乘務組由司機,、副司機,、司爐三人組成,活動空間非常小,。因為駕駛室前被巨大的蒸機鍋爐擋得嚴嚴實實,,司機要把半個身子探出左邊車窗才能瞭望運行前方,。我負責投煤,讓鍋爐產(chǎn)生足夠蒸汽使機車保持動力,。列車只要不停輪,,我手中的鐵鍬就要不停地揮舞投煤。兗州至臨沂區(qū)段170公里,,我和副司機兩個人輪流燒火,,平均一趟車要投八九噸煤,如果遇到刮風下雨,,投十一二噸煤也很正常,。 那時,由于蒸汽機車司機室密封不好,,一到冬天,,冷風就會從四面八方直往脖子里灌進來。夏天更是難熬,,在酷熱的三伏天開蒸汽機車,,如同置身蒸籠,即使什么都不干也是一身汗,。直到后來更換為內(nèi)燃東風4型機車,,工作環(huán)境才干凈寬敞不少,司機室里也可以直接觀察到運行前方的線路情況,。再后來,,電力機車更是高端,車上空調(diào),、冰箱,、電水壺應有盡有,乘務員都是穿著制服系著領(lǐng)帶,,與蒸汽機車時代的“黑油包”相比簡直恍如隔世。 隨著鐵路跨越式發(fā)展,,蒸汽機車早已經(jīng)珍藏在博物館里,,向人們展示著那段傳奇歷程。現(xiàn)代化流線型的內(nèi)燃機車,、電力機車也在不斷更新?lián)Q代,,還有以追風速度而舉世矚目的“復興號”,中國鐵路進入高速時代,。 自2008年第一條京津城際鐵路建成通車起,,我國織就了世界上最發(fā)達的高鐵網(wǎng)。至2020年底,,12年間全國高鐵里程達3.8萬公里,,長度世界第一,;商業(yè)運營時速350公里,世界最高,。一項項不斷刷新的記錄,,激蕩起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愛國豪情。 如今,,高鐵建設(shè)依然如火如荼,,魯南高鐵也即將通車,到時候我們古城兗州也會有一座嶄新的高鐵站,。站在二十樓頂?shù)奶炫_上,,正好看到架起的高鐵橋梁跨過京滬線泗河大橋上下兩層交叉延伸,這兩條建成通車時間相距113年的鐵路線,,在泗河上空穿越而過,,亙古流淌的河水見證著兩個時代火車相匯時用鳴笛完成的莊重敬禮! 坐著高鐵看中國,,既是一場視覺盛宴,,也是一段心靈的旅程。中國鐵路日新月異的背后,,是偉大祖國高速發(fā)展的縮影,,更是我們一代代鐵路人前赴后繼、開創(chuàng)美好和諧新生活而執(zhí)著付出的忠誠演繹,! (作者: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濟南西機務段 賈廣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