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交往時,要保持適當的距離,,這能為彼此的溝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基礎。 有心理學家做過實驗,,在空曠的大型閱覽室里,,當里面只有一個人在閱讀時,,心理學家就會走進去坐在他身旁看他的反應,,結果大多數人都會起身離開,,另找位置,因為他們無法忍受在這種空曠的空間里,,一個陌生人近距離靠近自己,,這樣會讓他們感到不舒服甚至不安全,。 這個感覺就叫心理距離效應,,也叫刺猬法則,,這個叫法來自生物學家的一個實驗,。 在寒冷的冬天,生物學家把一群刺猬趕到空曠的院子里,。這些刺猬凍得瑟瑟發(fā)抖,,它們很想靠在一起抱團取暖,但只要彼此靠的太近,,馬上就會刺痛對方,分開又會太冷,,于是它們小心翼翼的尋找最合適的距離,,在不刺痛對方的情況下盡量靠近。受此啟發(fā),,人們便用這個現(xiàn)象形容人與人接觸時,,需要尋找一個最佳距離的現(xiàn)象。 更好玩的是,有人把這種對心理距離的形容,,固化成了物理距離。這就是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在總結自我空間范圍時,,考慮交往雙方的具體關系親密程度和所處的情境,歸納出4種區(qū)域距離,,加以對應,,具體就是: 一 親密距離,。這是人在交往時的最小距離,,其近范圍在6英寸(約15厘米)之內,彼此間可能肌膚相觸,,耳鬢廝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味和氣息,。其遠范圍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間,身體上的接觸可能表現(xiàn)為挽臂執(zhí)手,,或促膝談心,,仍體現(xiàn)出親密友好的人際關系。這種距離僅屬于情侶,、夫妻或是極親密的關系,所處情境最好是在一些私密空間,,否則易引起他人側目,。因此,在人際交往中,,一個不屬于這個親密距離圈子內的人隨意闖入這一空間,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禮貌的,會引起對方的反感,,也會自討沒趣。 二 個人距離,。這是人際間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離,,已較少直接的身體接觸。個人距離的近范圍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間,,正好能相互親切握手,友好交談,。這是與熟人交往的空間。陌生人進入這個距離會構成對別人的侵犯,。個人距離的遠范圍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進入這個空間,。人際交往中,親密距離與個人距離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場合則使用社交距離。 三 社交距離,。這已超出了親密或熟人的人際關系,,而是體現(xiàn)出一種社交性或禮節(jié)上的較正式關系,。其近范圍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環(huán)境和社交聚會上,,人們都保持這種程度的距離,。社交距離的遠范圍為7~12英尺(2.1~3.7米),,表現(xiàn)為一種更加正式的交往關系。公司的經理們常用一個大而寬闊的辦公桌,,并將來訪者的座位放在離桌子一段距離的地方,,這樣與來訪者談話時就能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就增加了一種莊重的氣氛,。在社交距離范圍內,,已經沒有直接的身體接觸,,說話時,,也要適當提高聲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觸,。如果談話者得不到對方目光的支持,,他(或她)會有強烈的被忽視、被拒絕的感受,。這時,相互間的目光接觸已是交談中不可缺免的感情交流形式了,。 四 公眾距離。這是公開演說時演說者與聽眾所保持的距離,。其近范圍為12~25英尺(約3.7~7.6米),,遠范圍在25英尺之外,。這是一個幾乎能容納一切人的“門戶開放”的空間,,人們完全可以對處于空間的其他人,,“視而不見”,,不予交往,因為相互之間未必發(fā)生一定聯(lián)系,。因此,,這個空間的交往,,大多是當眾演講之類,,當演講者試圖與一個特定的聽眾談話時,他必須走下講臺,,使兩個人的距離縮短為個人距離或社交距離,,才能夠實現(xiàn)有效溝通,。 距離產生美,,在實際的人際交往中,無論是心理距離還是物理距離都需刻意留心,。因為從這些表現(xiàn)中,,可以快速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性格心境,、學識修養(yǎng)甚至是社會地位,。掌握距離感非常重要,,這可以成為你建立有效溝通的基礎和條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