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 名〕蘆茅根、葦根,、葦莖,、蘆頭?!瞾?lái) 源〕為禾本科蘆葦屬植物蘆葦Phrgmites Communs Trin.的根狀莖,。 〔成 分〕根莖含薏苡素、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天門冬酰胺,、淀粉等,。全草含β-香樹(shù)精、蒲公英賽醇,、蒲公英賽烯酮,、菜油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另含多量維生素B1,、B 2,、C及苜蓿素等。 〔作 用〕 一,、歷代經(jīng)驗(yàn) 1.清熱生津: 《名醫(yī)別錄》: “主消渴客熱”,。 《日華子本草》: “治寒熱時(shí)疾煩悶,妊孕心熱,,并瀉痢人渴”,。 《玉楸藥解》: “清降肺胃,消蕩郁煩,, 生津止渴……治噎噦懊??”,。 2.清熱止嘔: 《藥性論》: “能解大熱,開(kāi)胃,,治噎噦不止”,。 《唐本草》:“療嘔逆不能下食、胃中熱,、傷寒患者彌良”,。《本草原始》: “治干嘔霍亂”,。 3.解毒消癰: 《醫(yī)林纂要》 “能滲濕行水,,療肺癰”,。 《天寶本草》: “清心益腎……瘡毒……”。 4.利尿通淋: 《名醫(yī)別錄》: “止小便不利”,。 《山東中藥》: “治浮腫”,。 5.解毒作用: 《日用本草》: “解河豚魚(yú)毒”?!侗静菝审堋罚骸敖饩贫?、魚(yú)蟹中毒”。 二,、近代研究 1.抑菌作用:體外試驗(yàn)證明對(duì)溶血性鏈球菌有抑制作用〔1〕,。 2.溶解結(jié)石:能溶解膽結(jié)石〔2〕。 〔性 味〕甘,,寒,。歸肺、胃經(jīng),。 〔功 效〕清熱生律,,止嘔除煩,消癰解毒,,利尿,。 〔主 治〕熱病發(fā)熱,心煩口渴,,胃熱嘔噦,,肺癰,齒衄,,鼻衄,,小便赤澀等。 〔臨床應(yīng)用〕 1.外感風(fēng)熱:發(fā)熱,、口渴,、咳嗽、痰黃稠,,類似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及某些上呼吸道感染,常配伍金銀花,、連翹,、桑葉、牛蒡子,、薏苡仁,、冬瓜仁等,方例《銀翹散》(方見(jiàn)金銀花),。 2.肺熱癰膿:如肺癰肺痿,,咳吐膿痰,,腥臭,痰中帶血,,或消瘦,、骨蒸潮熱、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類似于肺膿瘍、肺壞疽,、支氣管擴(kuò)張癥等,,常配伍桃仁、冬瓜仁,、薏苡仁,、赤芍、牡丹皮,、地骨皮等,,方例《葦莖湯》。 3.胃熱嘔噦:嘔吐,、口干,、 心胸?zé)灥龋愃朴诩毙晕改c炎等,。單用有效,,常配伍竹茹、生姜汁,、半夏、黃連等,,方例《蘆根飲》,。若胃陰虛者宜加知母、 石斛,、 麥冬,、地骨皮等滋養(yǎng)胃陰藥,方例《加味蘆根飲》,。 4.痿痹發(fā)熱:發(fā)熱,、雙下肢痿痹不用。多指小兒麻痹前期和麻痹期,。常配伍忍冬藤,、連翹、淡竹葉,、赤小豆等,,方例《蘆根湯》,。 5.預(yù)防麻疹:近年用蘆根配伍綠豆、黑豆等,,用于預(yù)防麻疹方有效,。 6.河豚中毒:?jiǎn)斡锰J根1斤搗汁,也可用干者煎服,。 此外,,尚可用治淋癥,近用于治膽結(jié)石的方中,。 〔用 量〕 30~100克,,丸散酌減。 〔用 法〕生用,。 〔禁 忌〕中寒便溏者不用,。 〔附 方〕 1.葦莖湯(《千金方》):蘆根、薏苡仁,、桃仁,、冬瓜仁。 2.蘆根飲(《千金方》): 蘆根,、 竹茹,、生姜汁、粳米,、半夏,。 3.加味蘆根飲(驗(yàn)方):蘆根、麥冬,、地骨皮,、生姜、茯苓,、石斛,、陳皮、知母,、花粉,、甘草。 4.蘆根湯(驗(yàn)方) ,,鮮蘆根,、忍冬藤、連翹,、淡竹葉,、牛蒡子、荊芥、淡豆豉,、薄荷,、桔梗、甘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