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這個名字是在春秋時期才改稱的,,以前還有很多名字,天下第一山,、五岳之首,,是從古至今是最讓人熟悉的泰山別名了。僅是有名有姓的詩人,,對于泰山歌詠的詩詞,,就有近千種之多,其中有三個和泰山有關(guān)的歷史人物,,更是著名到了世人皆知,,他們曾經(jīng)在齊魯大地上,上演過哪些故事,,吸引著世世代代的關(guān)注,。 五岳之首,、五岳之長,泰山的這些別名,,究竟是怎么來的,,南北朝時候的《藝文類聚》和三國時代《三五歷紀》都有盤古開天地的記載,算是最早的相關(guān)記錄,。說是最初的時候,,天和地混沌盤古就生長在里面,一萬八千年間,,盤古站立于天地之間,,天是逐日升高有一丈,地每天也是加厚一丈,,盤古每天也是長高一丈,,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不知道過了多少年,,盤古終于躺倒在地上,之后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就化為了四極五岳。 四極五岳中的五岳是指的五座山,,分別以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命名的五座山,東岳正是泰山,。一說泰山,,老是想起來老丈人,妻父被稱為岳父,、岳翁、妻母也被稱為岳母,、泰水,,據(jù)說是來自于唐朝《酉陽雜俎》里的一個故事。唐玄宗到泰山封禪時,,擔任封禪使的丞相,,順便把他女婿也帶去了,結(jié)果在宴會上被唐玄宗發(fā)現(xiàn)了,,就過去問他,,丞相的女婿不好回答,唐玄宗身邊的宮廷藝人代他回答說:“此泰山之力也,!”唐玄宗心照不宣,,便蒙混過去了,老丈人的稱呼此后就有了很多跟泰山相關(guān)的叫法,。扯遠了,,言歸正傳。 東方是萬物交替初春發(fā)生的所在,,東岳泰山又被稱作五岳之首,??刺┥降臍v史記錄,能夠回溯到中華歷史最早最早的記錄,,作為五岳之長,,泰山同時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中國古代有一項大禮是在這里完成的,,這一項禮儀或者說大典就叫做封禪,。 封禪兩個字里的封,是指的在泰山上筑土為壇來祭天,,來報天之功,,叫做封。禪則是指在泰山下面的一個小山上面,,找一塊平地來表帝之功,叫做禪,。封禪是中國古代帝王在即位之初,,或者是在太平之最,在泰山舉行的一次祭告天地,,祈福納祥的封禪大典,。 封禪在泰山舉行,除了泰山是五岳之長的原因以外,,還有另外的一個因素,,泰山也是神仙們居住的地方,同時也是修煉之人理想的修煉之地,。在泰山流傳的仙人故事也不少,,掌管萬物的東岳大帝,、天山玉女碧霞元君、玉帝夫人王母娘娘,、武靈神泰山石敢當,,還有湯巫散仙崔文子等等。 關(guān)于封禪的傳說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代,,在上古三代封禪的著名帝王有伏羲,、神農(nóng)、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和周成王等等,。但是關(guān)于先秦時代是如何進行封禪的,由于史料匱乏,,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不得知了,。從秦漢到明清,先后有十三代帝王登上泰山封禪,,或者是祭祀,。其中著名的帝王就包括秦始皇、漢武帝,、唐高宗,、唐玄宗等等都曾經(jīng)在這里進行過封禪。 泰山作為五岳之首,,山頂?shù)钠嬗^也是一絕,,泰山頂端的景色也是非常美的,岱頂海拔大概是一千五百多米,,其中最為矚目的四大奇觀,,分別叫做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還有云海玉盤。如果選其中兩來說的話,,先說旭日東升,,描述的是泰山日出的壯觀景色,一輪旭日騰空而起,,突然地噴射出萬道霞光,岱頂觀日,,歷來是為人們所向往的,,很多文人墨客也都為之傾倒,。 另外一個奇觀,云海玉盤,,則是在泰山夏天雨后初晴時,,從?岱頂看上去會發(fā)現(xiàn)眼前云海茫茫,就像是一個玉盤懸在天地之間,,這個時候,,泰山的群峰都是隱沒在云霧之中的,只有在山頂浮出云端,,陣陣山風也是讓云海漂浮,,每個山峰都是時隱時現(xiàn)。人們經(jīng)常感慨,,如果能在岱頂看到云海玉盤,,仿佛就是置身仙境一樣。 既然說到泰山頂部的景色,,一定要提的一個地方,,就是泰山的祖廟了,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岱廟,。歷代帝王登臨泰山的時候,,都必先到岱廟來進行祭拜,岱廟始建于秦漢時期,,在唐宋的時候也多次進行過修葺,,如果現(xiàn)在到廟里面,可以看到古木參天,,漢柏院里面有五株漢柏樹,,相傳這五棵柏樹都是漢武帝親手種植的。 除此之外,,岱廟里還可以看到碑刻林立,,從秦朝到清朝的碑刻,一共有一百六十多塊,,其中秦刻是最為出名的,,《泰山秦刻石》是首部紀功刻石,首書作者是秦朝宰相李斯,,泰山刻石,,很多非常熟悉的著名的帝王名字,也會一起被提起,。 在文人墨客中,,有兩位非常著名的詩人,也是說到泰山時一定要提起的,這兩位就是后代所稱的詩仙和詩圣,。詩仙就是李白了,,在天寶元年也就是七百四十二年的四月份,當時李白曾經(jīng)來到過泰山,,在這期間做了很長時間的逗留,,并且寫下了一批關(guān)于泰山的作品。 比如非常著名《游泰山六首》里面寫有:“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在李白關(guān)于泰山的眾多作品中,,還有一批是酬贈之作,,就是寫給他人的詩歌,其中就像《送范山人歸泰山》里面就有描寫泰山景色的:“高高至天門,,日觀盡可攀,。云山望不及,此云何時還,?!?/span> 現(xiàn)在說到描寫泰山的詩句,一定會提到的便是《望岳》,,其中最膾炙人口的一句莫過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薄锻馈返淖髡哒窃娛ザ鸥?。提到杜甫的詩歌,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杜甫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沉郁頓挫,,但是這一首《望岳》則不然,,厚實唯美,說到《望岳》這首詩時,,往往會說這首詩是典型的大唐氣象,。 《望岳》這首詩是杜甫在開元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三百七十五年所寫的,,這個時候的杜甫到洛陽迎進士,,結(jié)果落第而歸,正好在途中漫游齊魯,,登上泰山,,就寫下了這一首詩。當時的杜甫只有二十四歲,,也正是一位心懷大志,,抑郁有所作為的青年才俊,,在結(jié)尾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凌云壯志,。 從《望岳》這首詩也可以看出來,,杜甫非常崇尚儒道,結(jié)尾兩句是化用了《孟子盡心上》中的兩句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一句膾炙人口的名句,,讓人們每每讀起時,,都能想到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泰山綿延山脈的北邊是濟南,,南邊是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 曲阜是魯國的國度,關(guān)于孔子生平的記載,,和泰山是分不開的,。剛剛提到的在《孟子盡心上》中就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還有在《禮記》中也曾經(jīng)寫到過,,孔子過泰山側(cè)有婦人哭于墓者慨嘆苛政猛于虎,。很多關(guān)于孔子生平非常經(jīng)典的記錄,還有故事都是圍繞泰山展開的,。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當年登泰山,并不是為了游覽風景,,正是為了封禪,。除了封禪以外,孔子在泰山一帶,,也從事政治活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春秋時期齊魯兩國的一次會盟,這一次會盟也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會盟的地點正好是在泰山東側(cè),,萊蕪境內(nèi)的夾谷,史上又稱作夾谷之會,。 夾谷會盟究竟是做了什么,,這個就要從當時的環(huán)境政治背景來說起了。魯定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四百六十九年,,孔子在這一年是五十六歲,當時孔子官拜大司寇代理了國相事務(wù),。治理魯國三個月就顯出了成效,,且政治清明,。魯國逐漸地強大,也使齊國非常的不安,。 當時齊國在位,,君主是齊景公,齊景公就采納了大夫黎鉏等人的意見,,邀請魯定公在夾谷聚會,,黎鉏是想用武力讓魯國屈服。魯定公答應(yīng)了赴會,,孔子作為司寇,,也跟隨著魯定公一起赴會,當時孔子就提出一個方針,,叫做“有文事者必有武備”,,也是調(diào)集了軍隊隨行。 會面開始之后,,雙方離地,,齊國的一位管事官員就上前請示道,請奏四方之樂,,齊景公就回答道可以,,這里面就有一個問題了。四方之樂指的是蠻夷雜樂,,齊國樂隊的成員,,就手拿著矛戟盾劍等等武器,亂哄哄地涌上臺,,這種做法是故意的,,要錯亂禮節(jié),還要向魯國君臣示威,。 孔子見當時情況不對,,就幾步跨上了土臺的臺階,盡管的緊急情況,,孔子也沒有忘記應(yīng)該有的禮儀,,土臺最高處是國君席位所在,大臣是不可以擅自上去的,??鬃釉陔x臺上還有一個臺階的位置停下來。然后,,大聲喝道:“兩國國君正在莊嚴相見,,為什么會有這種野蠻的歌舞?”齊景公被孔子如此指責,,也是覺得面子上非常掛不住,,就示意樂手們退下,。 過了一會兒,齊國要求演奏宮廷雅樂但是上場的人卻是一些諸如倡優(yōu),,就是一些耍雜技逗樂的人,,以此來羞辱魯定公??鬃舆@時候又邁上臺階,,大聲說:“戲弄諸侯者,要依法斬首,?!庇捎诳鬃討B(tài)度嚴正,并且一言一行都符合禮節(jié),,軍事上也有充分的準備,齊景公就匆匆地結(jié)束了會面,。 夾谷會盟之后,,齊景公回到齊國,就把手下的大臣們大大地責備了一番,。齊景公就說:“孔子引導他的國君要遵循古人的禮儀,,你們卻指導我學習蠻夷的陋俗?!饼R景公回去也是為了掩飾曾經(jīng)有的一個陰謀,,表示夾谷之會真的是為了謀求友好,并且也是對于自己失禮之舉來謝過,,就歸還了以前侵占魯國的汶陽田,,現(xiàn)在那里還有一個叫“謝過城”的遺址。 由此看來,,夾谷會盟充分的顯示了孔子的外交才干,,還有政治才能。當時齊國擔心,,有了孔子為政的魯國必然強大,,夾谷會盟之后第四年,齊國就搜羅了很多美女送給魯國國君,,以此想要消磨魯君的意志,,同時也離間魯君和孔子的關(guān)系。果然魯國君主就怠慢于政事,,且輕薄之態(tài)躍然欲出,。孔子見到魯君如此荒唐,,就帶領(lǐng)弟子離開了他精心治理,,且初見成效的魯國,。 孔子途中經(jīng)過泰山以南的龜山,正好看到了夾谷會盟之后,,齊國歸還的汶陽田,,不由得心中感慨,就創(chuàng)作了一曲《龜山操》,,《龜山操》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古琴曲,,有四句唱詩:“予欲望魯兮,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大意是說,,想眺望魯國,,可龜山遮掩著它,無法望到,,想把龜山搬走,,可手里連把斧柄也沒有,能把龜山怎么樣呢,? 等到了十多年之后,,魯國的君主已經(jīng)是魯哀公,哀公曾經(jīng)派遣使者用重金來迎孔子返校,,當時孔子在各地奔走,,漂泊了十四年,閱歷也是更加的深廣,,當時魯國外有入侵,,內(nèi)有爭權(quán)之患,叫孔子回國,,實際上哀公也是事出無奈,,孔子這時已經(jīng)是六十八歲的高齡,壯年在奔波中已經(jīng)過去了,,在老年的時候,,回國心情也是十分復(fù)雜。 在孔子路經(jīng)泰山登高遠望的時候,,就不禁感慨,,就寫下了一首詩作。這首詩作就叫做《丘陵歌》,?!肚鹆旮琛窔v代記傳是孔子所作,但是沒有可考證的文字,,如果真的是孔子所作,,這也是孔子第一首專門引用泰山的詩歌,。 孔子一生和泰山有關(guān)的最后一段故事,則是在《孔子家語》中記錄的一首歌,,后世又稱為《曳杖歌》,。這首歌之叫做《曳杖歌》,是孔子有一天早晨起來時,,背著手拖著手杖,,然后在門前唱著歌說:“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意思就是說泰山要崩塌了嗎?棟梁要腐朽了,,沒有才智的人將要凋零了嗎,?孔子唱歌之后就進了門。 這時候恰巧子貢聽見了,,則回答說:“泰山要是崩了,,我將仰慕誰?梁壞了,,我將依靠誰,?這人如果凋謝了,我又要效法誰,?先生恐怕是生病了?!本涂觳阶吡诉M去,。孔子說這一段話,,也是看到自己的年事將近,,之后是真的臥病在床,七天之后便去世了,,享年七十二歲,。 說到泰山,人們自然會想到齊魯大地,,齊魯大地也是作為中華禮樂的發(fā)源地,,泰山在歷朝歷代中的地位是無法比擬的,有關(guān)于泰山的典故,,還有哲思也都很多,。在秦王嬴政即位之后,秦國日益強大,,為了鞏固政權(quán),,定了驅(qū)逐外族的政策,當時的丞相李斯,,冒死進諫說了一句話:“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意思就是說,,泰山正是不拒絕任何細小的土壤才能夠高大,,李斯以此來告誡嬴政,治理國家需要海納百川的胸懷,,嬴政聽完也是非常的感動,,就收回成命,并且廣招天下的人才賢士,,最終統(tǒng)一六國,,成就了帝業(yè)。 泰山不讓土壤,,這句話也成為了告誡世人禮賢下士,,虛懷若谷的典故。除此之外,,自古以來中原還有一句說法,,就是泰山安,四海皆安,,泰山如果安定,,四海之內(nèi)也都安定。歷朝歷代從秦皇漢武到清朝帝王,,都曾經(jīng)的登臨泰山或者封禪或者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還有像剛剛提到李白,、杜甫等等非常著名的文人墨客,,對泰山更是推崇仰慕,并且紛紛前來游歷,,題詩作詞,。 說到這兒,突然想到一句,,雖然并不是指泰山,,但是卻和泰山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一句話,這句話正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贊美孔子的一句名言,,同時也是引用了《詩經(jīng)》中的一句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意思是說品德高尚,就像巍巍高山讓人仰慕,,光明言行就像通天大道使人遵循,,雖然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是心里也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說完這些故事,,不知道你是否有一種感覺,泰山不僅是一座山,,更是一種精神象征,,讓人心向神往,同時還有各種的敬畏,。泰山的歷史,,無論是歷代的帝王封禪,還是古人泰山不讓土壤的虛懷若谷,,都是世人心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一種精神境界,。 有關(guān)于泰山在歷史中和那些著名人物有關(guān)的故事,,暫時就為分享到這里,本來沒有想寫秦始皇的,,是想要單獨寫一個篇章,,考慮到到很多老鐵會想要先睹為快,于是多寫了幾句,,以后有機會了再專門去寫他的故事,。 與泰山相關(guān)更多的故事,,歡迎老鐵們補充,,正在寫一個關(guān)于帝王登基大典的作品,好聽有趣的故事會被采納引用的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