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被稱為“凝固的音樂”,,中國古代建筑就是“凝固的古典音樂”,。中國古建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成就,,也是重要的藝術(shù)欣賞對象。要想欣賞建筑藝術(shù),,就需要了解建筑的一些知識,,比如古代建筑的建造方式、結(jié)構(gòu),、裝飾等,。屋頂就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建筑立面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那遠遠伸出的屋檐,、稍有反曲的屋面、微微翹起的像鳥兒展翅樣的屋角等多種形式的變化,,加上燦爛奪目的琉璃瓦,,使建筑物產(chǎn)生獨特而強烈的視覺效果和藝術(shù)感染力。古建筑屋頂?shù)男问蕉喾N多樣,,而且具有嚴格的等級,。下面就來看一看中國古代建筑屋頂主要有哪些樣式。 廡殿式廡殿式屋頂是四面斜坡,,有一條正脊和四條斜脊,,且四個面都是曲面,又稱四阿頂或五脊頂,。其前后兩坡相交處為正脊,。可分單檐和重檐兩種,,重檐廡殿頂是中國古代建筑中最高級的屋頂樣式,,只有皇家宮殿中的重要建筑以及廟宇中最主要的大殿方可使用,著名的如北京故宮的太和殿,。 北京紫禁城內(nèi)宮殿那么多,,但是用廡殿頂?shù)慕ㄖ挥型獬蟮钐偷睢⒌酆髮媽m乾清宮及坤寧宮是重檐廡殿頂,,可見廡殿頂?shù)牡燃壷摺?/span> (重檐廡殿頂) (單檐廡殿頂) 歇山頂歇山頂?shù)牡燃墐H次于廡殿頂,。它由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組成,,故稱九脊殿,。其特點是把廡殿式屋頂兩側(cè)側(cè)面的上半部突然直立起來,形成一個懸山式的墻面,。歇山頂常用于宮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園林中,,也有單檐、重檐的形式,如北京故宮的保和殿,、天安門城樓就是重檐歇山頂。 (天安門城樓為歇山頂) 懸山頂懸山頂又稱為挑山頂,,這種屋頂一共有五脊二坡,。由于屋頂是伸出山墻之外的,并且是由下面伸出的桁來承托住,,所以挑山之名就是由此而來的,。 硬山頂硬山式屋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這種屋頂造型的最大特點是比較簡單,、樸素,,只有前后兩面坡,而且屋頂在山墻墻頭處與山墻齊平,,沒有伸出部分,。明、清時期及其后,,硬山式屋頂廣泛地應(yīng)用于我國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硬山式屋頂是一種等級比較低的屋頂形式,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廟建筑中,,幾乎沒有硬山式屋頂,。同時正因為它等級比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瓦筒,更不能使用琉璃瓦,。 懸山頂和硬山頂都是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組成,,那怎么區(qū)分呢?很好區(qū)分,,就看屋面與山墻的關(guān)系,。懸山頂建筑的側(cè)面屋頂部分是懸在山墻外面,而硬山頂屋頂側(cè)面是與山墻齊平的,。 硬山頂建筑等級最低,,根據(jù)清朝規(guī)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懸山頂或硬山頂,,另外宮殿佛寺中的配殿或者廂房常用硬山頂,。我們農(nóng)村的房子都屬于硬山頂。 卷棚頂卷棚頂又叫做元寶脊,,屋面雙坡相交處沒有明顯的正脊,,而是全部做成弧形的曲面。一般是用在園林建筑中,例如頤和園中的諧趣園,,它的屋頂形式全部都是卷棚頂?shù)男问健?/span> 攢尖頂無正脊,,只有垂脊,只應(yīng)用于面積不大的樓,、閣,、亭、塔等,,平面多為正多邊形及圓形,,頂部有寶頂。根據(jù)脊數(shù)多少,,分三角攢尖頂,、四角攢尖頂、六角攢尖頂,、八角攢尖頂,,此外,還有圓角攢尖頂,,也就是無垂脊,。攢尖頂多作為景點或景觀建筑,如頤和園的郭如亭等,。在殿堂等較重要的建筑或等級較高的建筑中,,極少使用攢尖頂,而故宮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壇內(nèi)的祈年殿等卻使用的是攢尖頂,。攢尖頂有單檐、重檐之分,。 穹窿頂又稱圓頂,,一般從外觀來看屋頂為球形或多邊形,如伊斯蘭教清真寺中的天房,。室內(nèi)頂部呈半圓形,,就可以叫做“穹窿頂”。此外,,蒙古族的蒙古包等圓頂?shù)拿窬?,也可以歸為穹窿頂建筑一類。 盝頂是一種較特別的屋頂,,屋頂上部為平頂,,下部為四面坡或多面坡,垂脊上端為橫坡,,橫脊數(shù)目與坡數(shù)相同,,橫脊首尾相連,又稱圈脊。盝頂在古代大型宮殿建筑中極為少見,。 圓劵頂又稱“拱頂”,。是一種用磚或土坯砌筑的半圓形的拱頂房屋,或是兩間,,或是三間,,或是數(shù)間相連,在我國山西一帶出現(xiàn),,外形圓潤優(yōu)美而又給人完整與統(tǒng)一之感。 十字脊頂十字脊頂是由兩個屋頂呈九十度垂直也就是十字狀相交而成,,可以是懸山式,,也可以是歇山式?!肚迕魃虾訄D》中就有很多民居采用十字脊頂,,其山面多采用懸山頂。后來宋代的《金明池奪標圖》就出現(xiàn)了歇山式的十字脊頂,,即四個山面都是歇山式,,故又稱“四面歇山頂”。十字脊頂建筑典型代表有北京角樓,、閱江樓,、光岳樓、金陵大學(xué)鐘樓(今南京大學(xué)北大樓),、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教學(xué)樓等,。 更新于 2020-03-11 打開美篇查看全文 |
|
來自: 竹翠蘭馨 > 《建筑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