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與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相遇 真幸運(yùn) 電影《囧媽》是徐崢導(dǎo)演的“囧”系列第四部電影,,電影主要講述母與子的關(guān)系從相愛相殺到彼此理解的過程。 或許是因為這個特殊時期,,也可能是導(dǎo)演本身就沒有將主線聚焦到喜劇上,,總之在我看來,電影中喜劇的成分并不是很濃烈,,倒是多了一些悲涼,。 影片中主角母子相處的劇情也很真實了,,尤其是母子吵架的片段,,太讓人感同身受了。 電影的一開始是主角徐伊萬和老婆張璐鬧離婚的片段,。張璐將貓送到徐伊萬家,,囑咐徐伊萬不要像上次一樣喂罐頭,,要按時給貓喂貓糧,從這點可以看出,,夫妻倆顯然已經(jīng)分居一段時間了,。 之后的劇情可以看出,徐伊萬之所以遲遲沒有簽字離婚,,是因為還愛著張璐,。只是徐伊萬不知道該怎么去表達(dá)自己的愛意,他習(xí)慣了被愛“控制”也習(xí)慣了“控制”愛,,所以他通過離婚協(xié)議中'不平等條約’的方式去控制和維持這段已經(jīng)走到盡頭的婚姻,。 破碎的婚姻,來自原生家庭的投射,。 徐伊萬拿出早先給張璐買的一只臺燈讓張璐帶回去,,但是張璐表示自己并不喜歡這只臺燈,從一開始就不喜歡,,只是徐伊萬覺得她喜歡,。 電影中有這樣一段話:“你心里面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yīng)該喜歡什么,,討厭什么,,該說什么樣的話,你全部都設(shè)定好了,。你為什么要鍥而不舍的改造我呢,?都這么多年了,你難道還沒意識到我不是你想要的那個人嗎,? ”而同樣高度相似的一段話,,徐伊萬也在火車上說給了媽媽。 心理學(xué)上認(rèn)為,,孩子獲得愛與被愛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來自父母,,所以孩子長大后如何去愛別人,如何去獲取別人的愛,,與父母有很大的關(guān)系,。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徐伊萬對張璐的愛與母親對他和父親的愛高度相似,充滿歇斯底里和“控制”,。母親盧小花和父親走到一起,,婚后生活并不幸福。母親在親密關(guān)系中長期得不到滿足,,但是獲取愛是一個人的本能,,也是一種基本的需求,,所以她便通過改造配偶來滿足自己對“理想丈夫”的幻想。從中去獲取想要的愛和滿足,,同時也是通過對丈夫的“控制”來滿足內(nèi)心深處的不安全感,。 在丈夫去世后,在不安全感的驅(qū)使下,,盧小花又不自覺的開始改造兒子徐伊萬,。所以,母親盧小花對兒子徐伊萬的愛也充滿著“控制”,。 在火車上,,徐伊萬應(yīng)該吃幾塊紅燒肉,臉上的肉應(yīng)該橫著長還是豎著長,,什么時候要孩子,,膀胱幾點鐘排水 ,都要按照她的要求來,,必須符合她的設(shè)定,。 徐伊萬對張璐的愛和母親對父親和自己的愛很相似。 母親對丈夫和兒子的愛,,也投射到了兒子和兒媳的婚姻中,。 所以為了維持已經(jīng)破碎的婚姻,徐伊萬也首要選擇了“控制”而不是改變自己,。 徐伊萬知道張璐難以放棄當(dāng)初夫妻倆共同研發(fā)的“暖霸”,,才有在離婚協(xié)議中,徐伊萬不同意“暖霸”一半所有權(quán)歸張璐,,拒絕簽字,。徐伊萬試圖通過“暖霸”專利來留住張璐的人,卻沒想過這樣并不能留住她的心,。 這就是所謂的去“控制”愛,。 然而張璐并不是一個喜歡被“控制”的人,她敢于放棄和追求自己,。所以面對徐伊萬的做法,,張璐決定去開拓美國市場,從而退出中國市場,,間接滿足徐伊萬在離婚協(xié)議中的需求,,順利離婚。當(dāng)徐伊萬得知張璐的想法后,,想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破壞張璐在紐約的競標(biāo),,讓張璐沒法擴(kuò)展到美國市場,只能留在中國,只要張璐留在中國,,他就能夠通過“暖霸”專利維持這段婚姻。 現(xiàn)實中也有人如此:因為我愛你,,所以我想盡辦法來改變你,,讓你符合我的需求,這樣我就更加的愛你,,但是我從來沒想過,,你愿不愿意。 所以,,最終徐伊萬和張璐還是離婚了,。 一個充滿控制欲的母親塑造了一個想要逃離的兒子 后面經(jīng)過一系列意外,徐伊萬最終和媽媽一起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火車,,徹底失去了去美國的機(jī)會,。 而在這一路上,徐伊萬和母親的爭吵也一直持續(xù)不斷,。 母親在徐伊萬發(fā)語音的時候,、睡覺的時候、發(fā)呆的時候,,不斷的給徐伊萬喂小番茄,、零食、雞蛋······定時讓兒子喝小米粥,,各種有機(jī)果汁,;制止徐伊萬吃最后一塊紅燒肉;甚至連應(yīng)該多久排水都已經(jīng)給徐伊萬安排好了,。 在火車上的六天六夜里,,“什么時候生孩子”、“吃什么”,;“喝什么”,;“該做什么”等等問題,讓徐伊萬幾乎奔潰,。 電影的情節(jié)中和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非常的接近:很多時候,,我們都被父母的“我是為你好”而束縛著,而我們之所以被束縛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也深深的愛著他們,! 火車上,,徐伊萬又和母親爭吵了起來。爭吵中,,母親希望兒子能夠少喝點酒,,接著告誡兒子不能總是在外面和其他女人接觸,并詢問和張璐不生孩子是不是就是因為這個······整個過程中兒子和母親的思維完全沒有在一條線上。 徐伊萬試圖讓母親少管自己,,但是母親的一句:“我是你媽,,我不管你,誰管你啊,。”完敗徐伊萬,!電影中母親的愛充滿著強(qiáng)烈的控制欲。 而兒子為了逃離母親的控制,,長大后很少和母親互動,,也很少回去看看母親;回家更多時候也是在工作,,常常忽視需要被關(guān)注的母親,;偷偷將一盆小番茄從火車上一個一個扔了下去;面對母親的反對,,刻意和俄羅斯女孩兒接觸,。這一系列行為猶如一個叛逆期的少年,不論是和母親作對還是忽視母親的愛,,都是為了逃離控制,,渴望獨立。 于是影片中,,在火車上的六天六夜里,,出現(xiàn)了一個充滿控制欲的母親和一個迫切想要逃離的兒子。 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是接納和尊重 很多時候,,像影片中那樣母與子的沖突場景比比皆是。 不同的是現(xiàn)實中這樣的場景會持續(xù)很久,,有些人甚至會爭持一輩子,。 而影片中隨著兒子徐伊萬歇斯底里的和母親盧小花的一次吵架把劇情推向另一個轉(zhuǎn)折點,也是母親與兒子開始相互理解的開始,。 內(nèi)容是這樣的: 伊萬:我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啊,,不是你養(yǎng)的寵物狗啊,! 媽媽:你瘋啦,,你怎么可以跟媽媽這樣講話呀?,! 伊萬:對,,我今天就是要大聲說出我的心里話,我受夠了跟你呆在這個包廂里,,受夠了你的教導(dǎo),,受夠了你的強(qiáng)迫癥,還有你的疑心病。我告訴你吧,,你所有的小番茄全部都是我扔掉的,,包括那個盆兒。 媽媽:你是不是酒精燒壞了腦子,,你跟你爸一個德行,! 伊萬:我知道我爸為什么老是愛喝酒了,就是因為你什么事情都管著他,,你管他吃,,管他喝,,管他怎么交朋友,,管他調(diào)工作的事,我記得很清楚,,當(dāng)年你沖到他的單位里面去,,在那個廣播站對著大喇叭跟所有人喊,你們所有人不要跟徐翔交朋友,,不要到我們家里來,,不要跟徐翔喝酒。你當(dāng)年就是這樣對他的,。 媽媽:你知道你爸喝完酒是怎么發(fā)酒瘋的嗎,? 伊萬:對,他就是太壓抑,,他不自由不幸福,。 媽媽:他不幸福我就幸福嗎? 伊萬:他壓根不是喝酒喝死的,,他被你氣死的,!” 最后這一句話深深刺痛了母親的心,母親關(guān)起門來失聲痛哭,。 她想不明白為什么她如此愛兒子,,處處為他著想,他居然會說出如此傷人的話來,。其實這也是許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也會有的困惑,,也常常因此痛心。 這也是來自孩子的反抗和叛逆,。 之所以因此,,這意味著兩件事:第一,孩子有了獨立意識,,長大大了,,開始慢慢的塑造自己,成為自己;第二,,父母給孩子的空間太小了,,他覺得壓抑了。也有可能是父母以一種不恰當(dāng)?shù)姆绞角秩肓撕⒆拥氖澜?,從而激發(fā)了孩子的反抗,。這時候孩子可能會想:為什么我都這么大了,他們還像對待小孩子一樣對待我呢,?為什么他們總是管著我,,從來也不愿意來了解我想要什么,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呢,? 劇中徐伊萬的行為就猶如一個正值青春期的少年,,讓母親痛心,哀傷,。 而母親之所以痛心,,是因為兒子的反抗和逃離讓她無法掌控,讓本就沒有安全感的母親很難再從孩子身上索取到被愛的安全感,。最后,,痛苦過后,母親決定提前獨自下車,,一個人走向未知處,。 當(dāng)徐伊萬發(fā)現(xiàn)時,心中的恐懼,、慌張,、后悔讓他無法冷靜,他發(fā)了瘋似的到處尋找母親,。當(dāng)在一處森林的雪地里找到獨自坐在木樁上的母親時,,徐伊萬充滿悔恨,連聲向母親道歉,,說“我錯了,!”其實和父母的每一次爭吵后,孩子會比父母更加的悔恨,。因為相比之下,,孩子對父母的愛一點也不比父母對孩子的愛少,甚至還要多余父母,。 曾經(jīng)有一位家長這樣向我說過:“我和孩子吵架后,,我生氣的扇了他一巴掌,然后我們就各自回房間了,,當(dāng)爸爸去安慰他的時候,,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還在生氣嗎,?’?!?/span> 其實我接觸的很多案例中都曾表明,,當(dāng)孩子和父母爭吵后,很多時候孩子會比父母更加悔恨,,也更快妥協(xié),。 所以,請你堅信,,很多時候孩子比你愛他還要愛你,! 所以劇中,當(dāng)徐伊萬找到媽媽時,,早就沒有了叛逆的樣子,,此時的他就是一位極度害怕失去母親的孩子。 相比母親的獨立離開,,徐伊萬的瘋狂尋找似乎更加表明了,,相比父母來說,,孩子更害怕失去父母,! 而盧小花面對兒子的道歉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知道了你是我的兒子,,但是你也有你的人生啊,,我管你管多了,對不起,!” 至此,,母子兩人釋然了。 后面,,在母子倆遭遇黑熊危機(jī)時,,母親為了救兒子,拼命的吸引黑熊的注意,,希望能夠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兒子的逃生之機(jī),。 由此可見,在孩子想要逃離的背后,,是一個不惜放棄生命去愛他的母親,。 父母愛孩子是一種本能,但是如果父母的愛變成了一種控制的時候,,就會讓愛失去原本的意義,,這時候的愛對孩子而言,更像一種綁架,! 當(dāng)危機(jī)過后,,徐伊萬陪著母親去參加了演出,,當(dāng)母親的歌聲響起,看到舞臺上那個美麗且優(yōu)雅的女人時,,他才發(fā)現(xiàn)原來母親也曾擁有美麗的年少純真,,也一直都有夢想······ 許多時候,在沒有人父為人母的時候,,我們都會低估父母的承受力,,父母其實也會有很多的脆弱,也會承受許多生命難以承受之重,。 影片似乎給我們一個這樣的啟示: 父母只是一個人的其中一個身份,,褪去父母的光環(huán),他們也有美麗的夢想,,也曾擁有熾熱的青春和年少,。 劇中,母親盧小花和兒子徐伊萬因為這一段俄羅斯旅程達(dá)成了和解,,媽媽不在充滿控制,,兒子不在處處逃離。 那么現(xiàn)實生活中呢,? 還有多少人因為缺少這樣一段旅程還在愛中互相掙扎,? 劇末,母親睡前說道:“我的伊萬是個大人了,。” 這份滿足感,,或許是許多做父母渴望的。父母希望孩子長大,,卻忘了其實孩子每一天都在長大,,而很多時候只是父母還沒習(xí)慣和適應(yīng)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 其實當(dāng)我們接納孩子變化和成長,、尊重他的獨立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他比你想象中還要強(qiáng)大。 文章作者: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