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有這樣幾句俗話:“棒頭下面出好人”,,“樹不砍不成材”。這說明,,在家庭教育中,,于適當(dāng)?shù)臅r候給孩子來點(diǎn)“殘酷”教育很有必要。 所謂“殘酷”教育并不殘酷,,它是家長有意識地采用貌似“殘酷”的手段來加深對孩子教育印象的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 這里有三個例子: 其一,“絕食”效應(yīng),。我舅是家庭教育的好手,,不光是自家的,,就是左鄰右舍的小孩都服他管教。大多數(shù)時候他都是因人,、因事施教,,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但對我表哥的一次教育卻是“殘酷”的,。那時,農(nóng)村物質(zhì)疲乏,,農(nóng)活又忙,,放學(xué)回家的表哥總?cè)轮燥垱]菜。表哥吵菜已不是一次兩次了,,道理總是說服不了他,。這一次表哥一吵,舅索性將飯菜全部收入櫥柜鎖了起來,,絕了表哥的食,。到了第二天早晨,表哥實(shí)在餓得受不了了,,對舅說:“爹給我飯吃,,我再也不吵菜了。”打這以后,,表哥真的從來不吵沒菜,,見什么吃什么,身體一直長得棒棒的,。 其二:“禁閉”效應(yīng),。這是我的親身經(jīng)歷。小女兒兩三歲時,,比較調(diào)皮,。大年初一,親戚們相聚在一起玩玩牌,??尚∨畠嚎傇谝慌該v蛋,不是拿了這個的牌就是抓了那個的牌,,哄也哄不住,。在里屋看書的我,為了讓親戚們好好聚聚,,只好出面干預(yù),。我將小女兒一把抱起來,放進(jìn)喂牛的后屋,關(guān)起了她的“禁閉”,。本來怕牛的小女兒嚇得不得了,,一個勁地喊:“爸爸,放我出去,,我不看牌了,。”其實(shí),當(dāng)時我就站在門外,,一步也沒離開,,是故意嚇唬她。就這一次,,給小女兒的印象特別深,,以后大人們無論干什么再也不見她搗亂了。 其三,,“體罰”效應(yīng),。侄女的小男孩特別的逗,可不管你怎么撩撥他他都不罵人,。問侄女何以如此?侄女說:“我最聽不得小孩罵人,,所以對他密切關(guān)注,,當(dāng)他第一次罵人的時候,毫不留情地也是有意識地給了他一巴掌,。”原來就是這一巴掌起了作用,。看起來這是關(guān)鍵的一巴掌,。 以上三例說明,,“殘酷”教育是可行的。這是因?yàn)樾『τ诘览硭贫嵌?,有時候即便懂理也不一定講理,,而是任著性子來。有時候,,你給他講理,,他便提出非“理”要求,甚至得寸進(jìn)尺,,條件一次比一次苛刻,。你若滿足,無疑是對小孩壞習(xí)氣的滋長,。 “殘酷”教育也是一種家教藝術(shù),。運(yùn)用“殘酷”教育方式,就要講究藝術(shù),注意場合和程度,。只有這樣,,才能使“殘酷”教育恰到好處,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使“殘酷”教育真的殘酷無情,,那是十分有害甚至是危險(xiǎn)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