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雨欣侃藍領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哦,。 (打開音樂,,韻味不同呦!) 《燕歌行》 唐·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并稱為“大李杜”,李商隱和杜牧則是“小李杜”,。中唐詩人元稹和白居易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作品風格相近,因而被并稱為“元白”。山水詩人謝靈運和他本家的另一位詩人謝朓并稱為“大小謝”,。高適和岑參擅長寫邊塞詩,并且都是此中翹楚,杜甫在詩中把他們倆并稱為“高岑”,。岑參的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句廣為流傳,而高適最出名的一句詩大概就是《別董大》中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了。 《燕歌行》是高適的代表作之一,近人趙熙稱其為“高適詩中第一大篇”,。在詩的序言中高適說明了這是一首和詩:“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边@位張公指的是唐朝名將,時任幽州節(jié)度使的張守珪,。 唐朝詩人經(jīng)常借漢朝之事來表達對本朝的看法,比如李頎的《古從軍行》,。《燕歌行》的第一句“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其實是指唐朝東北邊境上燃起了狼煙,揚起了塵土,唐朝的將軍離開了家,要去邊境上與敵人作戰(zhàn),。 高適對東北邊塞的軍事一直很關心,當時的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立下了戰(zhàn)功,仕途有所得意,。之后,張守珪又逼迫平盧軍出兵契丹,先勝后敗。張守珪大概是怕上面責怪,報喜不報憂,隱瞞了敗績只上奏了戰(zhàn)功,。張守珪的一個幕客為了拍馬屁,寫了一首《燕歌行》歌頌張守珪的軍功。高適看了之后,有感而發(fā),落筆寫下了這一首同名詩,。 一般都認為高適寫這首詩是為了諷刺張守珪,但確切來說,高適是對事不對人,就這件事發(fā)表了他的看法而已,。詩的真正主旨,意在譴責將領得意忘形,驕傲輕敵,使得敗績連連,士兵和當?shù)匕傩斩急谎昙?身心受到了極大的痛苦。這種事自古有之,有些將軍為了自己的仕途,不管土兵的生死,只會一味用蠻力,。漢武帝時期,貳師將軍李廣利對大宛的一戰(zhàn)就犯了類似的錯誤,不過錯不全在李廣利,漢武帝因李夫人的緣故急著給李廣利弄個職位比較高的官當當,于是不管他是不是這塊料,給他一批兵馬就讓他向玉門關出發(fā)了,結果頭一次攻城輸?shù)煤軕K烈,。可惜了那些死去的土兵們,全都成了李廣利加官進爵的墊腳石了,。 自古男兒熱血,常以保家衛(wèi)國為己任,。誰家出了一位比較厲害的將軍,祖孫三代都會享受到他的榮耀,如漢朝大將霍去病,即便年紀輕輕就戰(zhàn)死沙場,但因為他的赫赫戰(zhàn)功,幾千年后的今天,還是有不少他的忠實崇拜者,。高適也覺得,男兒本就該騎馬縱橫天下,殺匈奴,保家國,。若能一舉獲勝,將士們的士氣也會隨之高漲,豪氣萬千。 然而戰(zhàn)爭是無情的,勝利可以用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謀劃去換來,但失敗往往會出人意料,。若實力相差太大,失敗還能接受,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今天敗了未必明天不會成功,。就怕有些將軍只會尋歡作樂,到了要上場殺敵的時候,把全部的擔子扔在士兵們身上?!皯?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就是個鮮明的對比,士兵們在戰(zhàn)場奮勇廝殺,狂沙卷鮮血,將軍們卻在營帳里喝酒賞月,看美人翩翩起舞,。無論怎么看,這都是一種極大的諷刺。三歲小孩都知道,一場仗能不能打贏,不能完全靠士兵,為啥人家衛(wèi)青,、霍去病能打勝仗李廣利就不能?將軍如何指揮,如何統(tǒng)籌,這在戰(zhàn)場上都是十分關鍵的,。像高適詩中所寫的,將軍貪生怕死躲在營中享樂,只讓士兵去拼命,士兵們本身就憋了一肚子氣,打仗時怎么可能發(fā)揮出最好的水平,。 戰(zhàn)爭打贏了,功勞大多是將軍的,除非表現(xiàn)特別突出的士兵才能晉升,。他們在邊塞常年見不到家鄉(xiāng)親人,一旦上戰(zhàn)場,很有可能今生再也無法回鄉(xiāng),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他們家中的妻子正日思夜想,盼星星盼月亮等著他們回去,誰能料到是這樣的結局呢?若將軍和士兵能齊心協(xié)力,同仇敵愾,,就像《詩經(jīng)·王風·無衣》所唱的那樣,“豈日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雖敗猶榮。 所以在詩的結尾,高適感嘆了一句:你沒看見拼殺在戰(zhàn)場有多慘烈,現(xiàn)在我還思念著用兵如神,愛護戰(zhàn)士的李將軍!這位李將軍指的是西漢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李廣,。李廣出生戎馬世家,祖上乃是秦朝大將軍李信,。在當時,李廣是公認的勇將,一生不知打了多少勝仗,為時人敬佩。值得一提的是,李廣為官清廉,愛兵如子,對受傷的士兵常常親自慰問,關懷備至,。因此士兵們都自愿跟隨李廣出生入死,士氣十足,。得將士們?nèi)绱藫泶?他能立下那么多戰(zhàn)功也就不奇怪了,。 可惜,幾千年來能出多少個李廣?不是誰都有李廣那樣的心胸和謀略的。烽烽火狼煙中,軍行萬里,黃沙吞血淚,。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
|
來自: acerbookstore >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