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加皮》 (資料來源——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匯編) 別名——香五加皮,、北五加皮,、臭五加,、杠柳皮,、羊奶藤,、羊桃梢,、羊奶子。 藥科——蘿蘼科植物杠柳的根皮,。 產(chǎn)地——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等地,。 藥類——祛風濕強筋骨。 藥性——溫,。 藥味——苦,、辛,。 入經(jīng)——肝、心,、腎,。 功效——祛風濕,壯筋骨,,利小便,。 主治——心悸氣短,風寒濕痹,,風濕筋骨疼痛,,腰膝酸軟,浮腫,,尿少,。 現(xiàn)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筋骨軟弱,。 參治——腳痿行遲,,陰囊水腫,陰部濕癢,,皮膚濕癢,。 藥理——殺蟲,強心,,強腰膝,,鎮(zhèn)痛,升壓,,抗癌,,抗放射,抗膽堿酯酶,,抑制肉瘤,,加強心臟收縮,增強呼吸系統(tǒng)功能,,增加膽固醇含量,,增加腎上腺重量,增加腎上腺皮質(zhì),。 用法——水煎,,浸酒,丸劑,,散劑,。 用量——水煎(常量4.5~9克),外用(適量)。 禁忌——有毒(服用不宜過量),。不可作五加皮的代用品。血熱者忌服,,旰陽上亢者忌用,,陰虛火旺者慎服。 自渡子 |
|
來自: 自渡子 > 《常用中藥材(單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