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蘋果將Mac產(chǎn)品線從IBM PowerPC換為Intel處理器后,在這15年的時間里,,也已經(jīng)從此前相對專業(yè)化的小眾產(chǎn)品,在2020年實現(xiàn)了PC市場出貨量排名第四(根據(jù)Gartner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的表現(xiàn),。然而熟悉蘋果移動端產(chǎn)品的朋友或許還記得,早在幾年前官方就開始高調(diào)地宣傳他們的各種自研芯片,,并且不時會將iPhone與iPad芯片與PC處理器進行性能方面的對標,。這意味著什么?很顯然,,正如外界此前一直傳言的那樣,,Mac再次換芯將只是時間問題,。終于,,在2020年6月23日舉行的WWDC上,,蘋果方面公布了Apple Silicon,并確認將于兩年內(nèi)實現(xiàn)從Intel到自研處理器的遷移,。隨后在11月11日凌晨,,Mac系列首批搭載Apple M1芯片的三款新品也正式迎來亮相,。盡管此次在外觀方面,無論MacBook Air,、MacBook Pro,還是Mac mini都沒有發(fā)生太多的變化,,但憑借著M1芯片所帶來的出色表現(xiàn),,也使得其很快就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在此次蘋果推出的三款Mac系列新品中,,相比于需要再配備顯示器與鍵鼠的Mac mini,,以及市場定位更高的MacBook Pro 13英寸,毫無疑問起售價僅為7999元的MacBook Air有著相對更低的使用成本,。再加上與新款MacBook Pro幾乎一樣的核心硬件配置,,也使得其在使用體驗上并沒有太大的差異,。此次我們?nèi)咨钅玫降囊舱荕acBook Air的8GB+256GB入門版本,,其在芯片方面最大的差異,就在于圖形處理器為7核,,而高配版本及MacBook Pro 13英寸與Mac mini則均為8核圖形處理器,。由于我們手頭正好有一臺2017款的MacBook Pro 13英寸入門版,,并且此前一直在作為日常工作用機,因此在此次的評測中也會將用其作為參考基準,,來看看升級后的MacBook Air到底帶來了哪些改變,。由于此次蘋果方面并未對MacBook Air進行外觀方面的改變,,因此在沿用此前老款機型模具的情況下,,外觀方面可能是這篇評測中幾乎最沒有太多可說之處的地方,。事實上自2008年2月MacBook Air亮相以來,,盡管歷經(jīng)了多次的產(chǎn)品升級,但其在外觀方面一直都保持著極高的延續(xù)性,。首先,,新款MacBook Air的機身尺寸為21.24*30.41*1.61((最厚處)cm,重量為1.29Kg,,與上代機型完全保持一致,,與上上代相比則僅僅只有最厚處多出0.05cm,,重了0.04Kg,。毫無疑問,這樣的體型差異在如果不是我們告訴你,,可能絕大多數(shù)朋友在實際使用中都很難察覺到差異,。外觀方面,無論是A面,、B面,,還是C面,新款MacBook Air都很難與上代機型找出明顯的差異,,同樣是經(jīng)典的楔形設計,機身前端在厚度上更薄,。并且在上代機型中用于取代蝶式鍵盤的剪刀式結構也得以延續(xù),因此鍵盤手感上也有著極為出色的表現(xiàn),,事實上在長達數(shù)周的使用后,,我們甚至認為新款MacBook Air的鍵盤表現(xiàn)值得超過90分的高分。作為日常使用過程中最長時間接觸到的屏幕,一塊好的屏幕對于筆記本電腦產(chǎn)品來說自然也是尤為重要的一個部分,,而在MacBook系列機型上,,這點一直以來也都有口皆碑。此次新款MacBook Air同樣使用的是一塊13英寸具備2560*1600分辨率的LED背光IPS屏幕,,可提供最高400尼特亮度以及原彩顯示技術,并且還加入了對P3廣色域的支持,。但屏幕觀感這點在評測中我們很難無法通過圖片進行展示,,所以強烈推薦大家去線下店進行實際體驗,,也只有這樣才能得到這塊屏幕的真實觀感。相比我們手頭的這臺2017款的MacBook Pro 13英寸,新款MacBook Air無論在屏幕邊框還是機身尺寸上,,兩者都有著幾乎一樣的表現(xiàn),差異則僅僅只是在機身造型,、鍵盤,,以及接口數(shù)量方面,。看完了并沒有太多改變的外觀部分,,接下來我們就將關注點放到此次新款MacBook Air上最受外界關注的焦點——Apple M1芯片的具體表現(xiàn)上。首先我們來給出結論,,那就是雖然M1只是蘋果在PC領域推出的首款芯片,,但其在性能方面的表現(xiàn)對于絕大多數(shù)用戶來說顯然是足夠的。而對于目前在蘋果筆記本電腦產(chǎn)品線中定位最低的MacBook Air來說,,盡管此次我們的評測對象入門版機型在GPU方面少了1個核心,但其表現(xiàn)依舊可圈可點,。其實在我們?nèi)咨钸@篇內(nèi)容上線前,,網(wǎng)絡中就已經(jīng)充斥著眾多關于M1機型的評測,,無論是新款的MacBook Air、MacBook Pro,,還是Mac mini,,想必大家也已經(jīng)充分了解了其在各項測試軟件中的性能表現(xiàn)。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使用GeekBench 5.2.5與CINEBENCH R23等軟件,,來對這臺8GB+256GB的MacBook Air進行理論性能測試。首先是專注CPU理論性能的GeekBench,可以看到,,作為蘋果自研的首款PC處理器,,M1的原生單核性能已經(jīng)勝過了主頻高得多的Intel CometLake架構,,也勝過了同為移動端定位、技術上比CometLake更新的IceLake架構。而在多核方面,由于M1本身其實是“四大核四小核”的設計,,因此它與對手的八大核CPU設計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但從M1的性能能夠勝過六核的Intel Core i7-8700B這一事實來看,,它的四顆“小核”實際上也并不弱,。換而言之,,單論CPU效率,M1顯然已經(jīng)追平了當前主流的X86架構方案,。而在更注重實際負載,,以3D渲染作為測試方式的CINEBENCH R23中,,M1的相對性能水準就展現(xiàn)得更加清楚了,。首先,它的單核渲染性能僅次于當前Intel的最新TigerLake架構,,不僅勝過了9代和10代酷睿的CometLake,,也很有可能已經(jīng)超越了AMD的Zen2及Zen3,。但畢竟M1是一款TDP最高僅為15W的四大核四小核CPU,,相比于其他那些動輒幾十上百瓦功率的八核甚至十六核競爭對手,多核重負載應用顯然并非它的主要應用方向,。最后,通過MacOS上的Disk Speed Test,,我們也對新款MacBook Air的磁盤性能進行了測試??梢钥吹?,其所內(nèi)置的SSD讀寫速度分別達到了2815MB/s和2190MB/s,遠超當前筆記本電腦產(chǎn)品中常見的Intel 660P與英睿達P1等SSD,。由此可見,,蘋果對于自家產(chǎn)品的用料標準,,依舊是能夠讓我們放心的。在理論性能測試后,,我們來談談在實際的日常使用中,,這款MacBook Air所帶來的具體感受,。事實上由于macOS在系統(tǒng)優(yōu)化方面的出色表現(xiàn),,在此前一直使用2017款MacBook Pro的情況下,,我們在使用一些對性能要求不高的程序時,其實并不太能察覺到性能方面的提升,,但在例如Photoshop與Office等大型應用時,,就可以明顯感受到包括啟動時間和文件處理速度方面的大幅提升。除了CPU性能的提升和不輸給目前絕大多數(shù)集成顯卡筆記本電腦的3D處理能力外,,新款MacBook Air在熱量控制方面更是有著極為出色的表現(xiàn),。我們多次對其在日常辦公環(huán)境下的溫度進行了測量,也就是將其連接電源適配器,,外接顯示器與鍵鼠使用,,室溫為20℃的環(huán)境中,每天10小時左右的使用,,在幾乎每天下班關機時都很難感受到機身上的熱量,,而這一點相比此前使用的2017款MacBook Pro可以說是有著天壤之別。為了進一步探究新款MacBook Air的溫控表現(xiàn),,我們使用CINEBENCH R23對其進行了測試,。在室溫為20℃的情況下,測試前機身溫度最高的區(qū)域為25℃,,在將CINEBENCH R23多核測試連續(xù)運行2次后,,機身上發(fā)熱量最大的鍵盤區(qū)域上方中央部位溫度也僅為40.5℃。這樣的表現(xiàn)對于一款甚至并未配備主動式散熱風扇的筆記本電腦來說,,無疑可以稱得上是非常優(yōu)異的表現(xiàn)了,。事實上,盡管MacBook Pro在散熱風扇的噪音控制上已經(jīng)非常出色,,但是如果你追求在工作時的絕對靜謐,,那么采用被動式散熱卻依然有著不錯性能的MacBook Air顯然會更對你的“胃口”。根據(jù)我們的測試發(fā)現(xiàn),,新款MacBook Air在換用M1芯片后,,除了獲得更為出色的性能之外,得益于ARM架構的優(yōu)勢,,在能效比方面相比X86架構處理器也明顯有著更為突出的表現(xiàn),。續(xù)航方面,經(jīng)過我們多次的測試發(fā)現(xiàn),,這臺新款MacBook Air在WiFi信號良好,、屏幕亮度為50%并保持常亮、連接藍牙鼠標,,以及室內(nèi)溫度20℃左右的情況下,,正常使用瀏覽器、Office,、微信與QQ等常用辦公軟件,,在我們的工作時間(10:00至20:00)可以完全支撐下來,最終剩余電量則會在18%至26%之間,。并且在這一測試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幾乎感受不到其所發(fā)出的熱量,至少發(fā)熱并未在使用過程中造成任何的困擾,。這也就意味著新款MacBook Air能夠支持我們10個小時左右的連續(xù)日常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是當天或第二天往返的出差安排,,甚至連它的電源適配器可能都已經(jīng)不再需要單獨攜帶,。在前面的性能測試環(huán)節(jié),我們已經(jīng)為大家展現(xiàn)了新款MacBook Air的不俗表現(xiàn),,那么接下來我們就將用一款測試軟件,,也就是CINEBENCH R23來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壓榨”。這一測試開始前,,MacBook Air的電量為34%,,在連續(xù)分別運行3次單核與多核測試后,最終可以看到電量僅為1%,,消耗了33%左右,。為什么新款MacBook Air可以做到如此省電?事實上,,蘋果自研的處理器總是會有著與自家操作系統(tǒng)更好的優(yōu)化效果,。但更重要的問題在于,新款MacBook Air所使用的M1芯片標稱功耗僅為15瓦,,而它的最大功耗的確也就只有10~15瓦,。然而相比之下,如今的很多“低功耗”X86架構移動處理器雖然號稱15瓦的功耗,,但實際上在睿頻時峰值功耗可以高達35瓦,、45瓦,,甚至更高。更加糟糕的是,,由于傳統(tǒng)X86架構移動處理器往往需要比標稱功耗更高的電源供應才能充分發(fā)揮性能,,這也使得如今許多筆記本電腦廠商甚至是在有意將這種“超功耗”作為賣點,故意給15瓦的低功耗CPU提供45瓦,,甚至65瓦的供電,,使得其能夠更長時間維持睿頻頻率。這樣能不能提升筆記本電腦的性能,?當然可以,,但它的代價就是數(shù)倍的功耗,以及多少有些本末倒置的設計思路,。由于搭載了全新的M1芯片,,因此在Mac系列此次三款新機上市初期,,外界對于其在軟件兼容性方面也有著不少的猜測。事實上,,蘋果早已公布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相關措施,,而在這其中用于“翻譯”X86架構應用的Rosetta 2也受到了眾多關注。其實這一軟件只有在首次需要用到時才會出現(xiàn)安裝提示,,此后則不會再次出現(xiàn),。但既然是“翻譯”,自然就會遇到一些“口音”方面的問題,,所以Rosetta 2暫時還并不是一位全能型選手,,在遇到例如內(nèi)核擴展和部分涉及X86 CPU指令等情況時,就無法提供相應的功能,。因此在關于三款Mac系列新機有著一定軟件兼容性爭議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對于常用應用的測試也有著一定的必要性。在這一項目中,,我們選擇了在日常使用中較為常見的文檔處理,、圖片處理、社交軟件,、壓縮工具等應用進行了測試,。事實上其中絕大多數(shù)應用都已有針對M1芯片進行適配的版本,并能夠順利地進行安裝并使用,。僅有例如PhotoMill X等應用遇到了需要使用Rosetta打開的問題,,但在選擇了這一選項后也能正常運行。當然,,這并不是說現(xiàn)階段蘋果已經(jīng)完全解決了軟件生態(tài)的過渡問題,,事實上在我們的測試過程中,,同樣也遇到了兩個不大不小的麻煩。其一是在使用遷移助理將2017款MacBook Pro與新款MacBook Air進行數(shù)據(jù)轉(zhuǎn)移時,,就遇到了不能勾選應用程序的情況,,否則數(shù)據(jù)遷移將無法進行。但事實上由于CPU架構的改變,,應用本就有一定的概率會出現(xiàn)不兼容,,所以這一情況也在我們預料之中。有了這個軟件,,我們就可以讓新款MacBook Air兼容NTFS格式的硬盤了其次,,就是對于同時使用macOS與其他操作系統(tǒng)的用戶來說,搭載M1芯片的新款Mac系列機型在安裝Tuxera Disk Manager這類磁盤工具時會有一定的麻煩,,但好在通過一些方式依舊可以實現(xiàn),。并且我們也順利地將其安裝在了新款MacBook Air上,使得其能夠完美讀寫其他文件系統(tǒng)的移動磁盤及NAS,。盡管目前在兼容性方面,,搭載M1芯片的Mac系列新機還沒有達到盡善盡美的地步,但是蘋果還為他們帶來了新的驚喜,,那就是可以直接使用iOS/iPadOS中的眾多APP,。在電腦上點外賣、呼叫網(wǎng)約車,、玩手游……是不是想想就很令人愉悅呢,?目前在APP Store中進行搜索時,除了原本就有的Mac APP之外,,還出現(xiàn)了iPhone與iPad APP的選項,,雖然現(xiàn)階段并非所有iOS/iPadOS上的APP都可以使用,但顯然即便是這樣也給了用戶更多的選擇,。在我們看來,,由于蘋果對自身軟件生態(tài)的把控相對更為有力,因此隨著未來搭載Apple Silicon芯片的Mac系列機型越來越多,,軟件兼容性的問題勢必將會得到解決,,并且事實上官方此前就已經(jīng)啟動了為期兩年過渡計劃。所以即便現(xiàn)階段軟件兼容性問題還存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越來越多開發(fā)者的加入,,情況無疑將會向著好方面發(fā)展。想必許多朋友在看到我們?nèi)咨畹倪@篇內(nèi)容時會發(fā)現(xiàn),,這顯然并非M1芯片新款Mac系列機型的首批評測,甚至本文上線的時間已經(jīng)距離其發(fā)布過去了3個多月的時間。但事實上在我們看來,,作為換用自家芯片的首批機型,,更多的去進行實際使用,并將真實體驗帶給大家才更為重要,。在我們長時間的評測過程中,,新款MacBook Air所帶來的最大印象,莫過于其在能效比方面的出色表現(xiàn),。事實上在我們一些參與此次評測的同事看來,,搭載M1芯片的MacBook Air在一些使用體驗方面更像是一款iPad。而這一結論的基礎,,則來源于這款筆記本電腦產(chǎn)品無需關機,、翻蓋即用、超長續(xù)航,、極為出色的溫度控制,,以及零噪音等方面的表現(xiàn),與iPad系列機型幾乎完全一樣,。除此之外,,新款MacBook Air在性能方面的表現(xiàn)也讓我們感到了驚艷。事實上在筆記本電腦中實現(xiàn)更高性能的產(chǎn)品業(yè)內(nèi)并不少見,,但能夠在輕薄本中做到這一點顯然就鳳毛麟角了,更別說在性能測試環(huán)節(jié)中新款MacBook Air所帶來的出色表現(xiàn),,與目前市場上的同價位產(chǎn)品相比更是獲得了幾乎碾壓式的勝利,,并且這一切還是在機身內(nèi)部全靠被動式散熱設計所實現(xiàn),自然也就使得其比競品高出不知道多少個段位,。但大家要知道,,有著如此表現(xiàn)的M1還僅僅只是蘋果推出的首款自研PC芯片,而根據(jù)目前各方面的信息來看,,蘋果將來不僅僅會有M1,、可能還會有A15、會有M1X,,會有基于自研芯片的工作站,、一體機、甚至是服務器產(chǎn)品,。如此看來,,M1其實可以看作蘋果一個全新發(fā)展階段的里程碑,而新款MacBook Air則可能是對于大多數(shù)消費者而言,,目前體驗M1芯片最合適的設備之一,。 對于三星來說,換用谷歌智能手表系統(tǒng)或許還有更多的想法,。 對于以游戲作為主營業(yè)務的網(wǎng)易來說,,有這個想法可能還不如推出好產(chǎn)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