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詩歌的國度,,這是因為中國人不論性別,,年齡,職業(yè),,提到詩歌,,都能脫口而出,而且中國詩歌的脈絡(luò),,一直都沒有斷絕,。 尤其是唐代,更被視作中國詩歌的代表時代,。唐詩的偉大之處,,在于誕生了李白、杜甫,、李商隱,、白居易、孟浩然,、王維等偉大的詩人,,還在于題材廣泛,幾乎寫盡了人間的一切,。 魯迅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作完”,,這句話頗有夸大的意思,,卻也真實表現(xiàn)了唐詩的偉大。 ?唐代不僅有男性詩人,,還有涌現(xiàn)出眾多的女性詩人,,這些女性詩人的存在,讓唐詩在剛勁之中增添了溫婉,,也在綺麗之中增加了直白,。 一般提到大唐女詩人,肯定會有薛濤,、魚玄機,、李季蘭等。這些女詩人能夠被世人記住,,除了才情,,還是因為風(fēng)流韻事。 今天說一位比較不為人熟知的女詩人,,她的名字叫姚月華,。 姚月華,,唐代女詩人,,今所存詩六首,雖然比不上名家作品,,但是質(zhì)樸純情,,也算得上是佳作。 相傳她因夢月落妝臺,,覺而大悟,,聰明過人,讀書過目成誦,,不久即能作文賦詩,。 ?且看這首詩: 與君形影分吳越,,玉枕經(jīng)年對離別,。 登臺北望煙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這首詩名字叫怨詩寄楊達,,楊達是人的名字,也就是姚月華思念的那個人,。 與君形影分吳越,,玉枕經(jīng)年對離別。曾經(jīng)與你形影不離,,如今卻分隔在吳越兩地,;曾經(jīng)共同用過的枕頭,如今只有我一個人用,,它見證了我們的離合悲歡,。 這兩句是非常大膽的描述,。也是題目之中“怨”字的由來,為什么會埋怨呢,?因為曾經(jīng)如膠似漆的兩個人,,如今天各一方,而女子的家鄉(xiāng)承受著離別之苦,。從埋怨中可以看出來,,楊達似乎是個負心人。詩人沒有直接點出這一點,,只是在字里行間透露一些,。 登臺北望煙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登上高臺望向你所在的北方,,煙雨繚繞,遮住了我的視線,;我只好望向天邊的月亮,,它是那樣的寂寥,惹得我淚流滿面,。 ?登高望遠,是古人最常見的一種寄托思念的形式,,這種形式反過來更是加重了情感,。詩人登高望遠,希望目之所及,,可以傳達自己的思念,,可是雨水泛起的煙霧,阻礙了詩人的目光,,她只能神情注視著月亮,,那種思念涌上心頭,最終化為了相思的淚水,。 月亮這個意象,,在古代經(jīng)常用到,最終被固定下來,,成為了思念的化身,。李白的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蘇軾的詞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些經(jīng)典名句已經(jīng)刻在了中國人的骨子里,成為了中國人精神的一部分,。 而這首少婦深夜寫下的相思詩,,經(jīng)歷了千年之后,依舊可以感動我們,,這就是詩歌的魅力,。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