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洞摩崖題刻位于麗水青田縣高市鄉(xiāng)石門洞風(fēng)景區(qū) 南北朝至現(xiàn)代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門洞旗鼓兩峰壁立,,對峙如門,,唐代列為道教第十二洞天。據(jù)說劉基就是從這里出山,,輔佐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 石門洞在麗水和青田之間,麗水汽車東站有開往青田的汽車,,途經(jīng)石門洞,,車次很多。下車后,,買完門票到甌江邊坐船,,擺渡到對岸,進入景區(qū),。景區(qū)不是很大,。 景區(qū)渡船 下船后,便看到迎面山崖上有兩副“石門洞”題刻,,上面魏書,,題書人及年代無考。下面三字為民國二十三年青田縣縣長鄭邁所題,。 石門洞匯集歷代文人墨客之佳作,,共有摩崖碑刻105處,其中摩崖題刻共有80處,,碑刻共有25通,。摩崖題刻主要分布在石門洞旗鼓兩山有16處;瀑布龍?zhí)蹲筮叺摹霸露础?4處,,碑刻25方,。摩崖碑刻形式有題名、詩題,、題記,,以正、隸,、魏,、行、草,、篆各種書體兼?zhèn)?,摩崖碑刻?nèi)容主要以贊美石門飛瀑的壯觀與石門洞天的幽奇,。 從南北朝謝靈運的詩刻《石門新營》及《石門最高頂》開始,唐朝許嶠《游石門山》,、張愿《石門山瀑布八韻》等4處,。宋朝葉清臣題記、沈括題記等31處,。元朝鄭原善《觀石門瀑》詩刻,、曹用題記等6處。以及明清歷代題記碑刻,。 民國時當過浙江,、江西省長的魯滌平楷書:山水清音。 清代文學(xué)家書法家徐樹銘的隸書“石門洞天”,。 清代林惠臻的隸書“泉分清濁”,。 清代方亨咸的魏書“石門”; 清書畫家宋作梅題的“登云槁”。 曾任湖廣,、兩廣總督,、體仁閣大學(xué)士、江浙巡撫的阮元題刻,,阮元曾三次游玩石門洞,,并留下了三處摩崖題刻,另二處在飛瀑下的月洞里,。 有兩處“石門飛雨”,。 有些題刻儼然“到此一游”的古代版。 民國二十二年重建的劉文成公祠 距瀑布不遠處的碑廊 明萬歷劉正亨題“飛瀑”碑刻,,字徑1.5米,,是石門洞字體最大的題刻了。 清代蒼?!度悦鳌繁?/p> 清覺羅吉慶《仙境》碑 明嘉靖四年進士王道的《飛泉》,,清張潤《亙古流光》碑及張青藻《觀瀑》碑。 石門飛瀑 瀑布旁有一個半月形石洞,,名為月洞,,這里有六十多處題刻。 這里的題刻密度很大,,字體普遍偏小,,不同年代的會出現(xiàn)相互疊壓,且本人不通詩文,,雖然知道有謝靈運,、沈括等名家題字,但真心找不到,。后來才知道沈大人把字題到了六七米高的地方,。 這應(yīng)是元泰定時期的題刻。 月洞內(nèi)的阮元題刻,。 |
|
來自: 木香草堂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