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泄瀉 一,、概念 泄瀉是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糞質(zhì)稀薄或如水樣為特征的一種小兒常見病。本病以2歲以下的小兒最為多見,,夏秋季節(jié)發(fā)病率較高,。其病因以感受外邪、內(nèi)傷飲食,、脾胃虛弱為主,,病變在脾胃,基本病機為脾虛濕盛,。西醫(yī)稱泄瀉為腹瀉,,發(fā)于嬰幼兒者稱嬰幼兒腹瀉。 二,、診斷要點 (一)診斷依據(jù) 1.有乳食不節(jié),、飲食不潔,或感受時邪病史,。 2.大便次數(shù)增多,,每日超過3?5次,多者達10次以上,,呈淡黃色,,如蛋花湯樣,或黃綠稀溏,,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惡心,、嘔吐、腹痛,、發(fā)熱,、口渴等癥狀。 3.本病按病情分為輕型,、重型,。 輕型:起病可緩可急,以胃腸道癥狀為主,。食欲不振,,可伴有輕度嘔吐,、溢奶,大便次數(shù)每次一般在10次以下,,大便形狀變稀薄,,無脫水及全身中毒癥狀,多在數(shù)日內(nèi)痊愈,。 重型: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輕型加重轉(zhuǎn)化而成。腹瀉嚴重,,大便每日10次以上,,可伴有明顯的嘔吐,此外還有如小便短少,、體溫升高,、煩渴神疲、皮膚干癟,、囟門凹陷,、目眶下陷、啼哭無淚等脫水征,,以及口唇櫻紅,、呼吸深長、腹脹等酸堿平衡失調(diào)和電解質(zhì)紊亂的表現(xiàn),。 4.按病程可分為:急性腹瀉,,病程<2周;遷延性腹瀉,,病程2周?2個月,;慢性腹瀉,病程>2個月,。 5.大便鏡檢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細胞,、紅細胞。 6.大便病原體檢查可有致病性大腸桿菌等,,細菌培養(yǎng)陽性,,或輪狀病毒等病毒檢查陽性。 (二)鑒別診斷 痢疾大便稀,,有黏凍或膿血,,便次增多,里急后重,,腹痛明顯,。大便常規(guī)檢查紅細胞、白細胞均增多,,可找到吞噬細胞,;大便培養(yǎng)有痢疾桿菌生長,。 三、辨證論治 (一)治療原則 泄瀉的治療,,以運脾化濕為基本法則,。實證以祛邪為主,根據(jù)不同的證型分別治以清腸化濕,、祛風(fēng)散寒,、消食導(dǎo)滯。虛證以扶正為主,,分別治以健脾益氣,、溫補脾腎。泄瀉變證,,總屬正氣大傷,,分別治以益氣養(yǎng)陰、酸甘斂陰,、護陰回陽,、救逆固脫。本病除內(nèi)服藥外,,還常使用推拿,、針灸等方法治療。 (二)分證論治 1.常證 (1)傷食瀉 證候:大便稀溏,,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或如敗卵,,脘腹脹滿,,便前腹痛,瀉后痛減,,腹痛拒按,,噯氣酸餿,或有嘔吐,,不思乳食,,夜寐不安,舌苔厚膩,,或微黃,,脈滑實,,或指紋滯,。 治法:消食導(dǎo)滯。 代表方:保和丸,。 基本處方:山楂(焦)12g,茯苓9g,半夏(制)8g,神曲(炒)6g,萊菔子(炒)6g,陳皮3g,連翹3g,。 (2)風(fēng)寒瀉 證候:大便清稀,,中多泡沬,臭氣不甚,,腸鳴腹痛,,或伴惡寒發(fā)熱,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脈浮緊或指紋淡紅,。 治法:疏風(fēng)散寒,化濕和中,。 代表方:藿香正氣散,。 基本處方:大腹皮3g,白芷3g,紫蘇3g,茯苓3g,半夏曲6g,白術(shù)6g,陳皮6g,厚樸6g,桔梗6g,藿香9g,甘草5g。 (3)濕熱瀉 證候:大便水樣,,或如蛋花湯樣,,瀉下急迫,量多次頻,,氣味穢臭,,或見少許黏液,腹痛陣哭,,食欲不振,,或伴嘔惡,神疲乏力,,或發(fā)熱煩鬧,,口渴喜飲,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或指紋紫滯,。 治法:清腸解熱,,化濕止瀉。 代表方:葛根黃芩黃連湯,。 基本處方:葛根12g,黃芩6g,黃連6g,甘草3g,。 (4)脾虛瀉 證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瀉,,時輕時重,面色萎黃,,形體消痩,,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緩弱或指紋淡紅,。 治法:健脾益氣,,助運止瀉。 代表方:參苓白術(shù)散,。 基本處方:白扁豆6g,白術(shù)9g,茯苓9g,甘草9g,桔梗6g,蓮子6g,人參6g,砂仁6g,山藥9g,薏苡仁6g,。 (5)脾腎陽虛瀉 證候:久瀉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見脫肛,形寒肢冷,,面色恍白,,精神萎靡,睡時露睛,,舌淡苔白,,脈細弱或指紋色淡。 治法:補脾溫腎,,固澀止瀉,。 代表方: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 基本處方:人參9g,白術(shù)6g,干姜3g,附子3g,炙甘草6g,肉豆蔻6g,補骨脂15g,五味子3g,,吳茱萸3g,大棗3枚,。 2.變證 (1)氣陰兩傷 證候:瀉下無度,質(zhì)稀如水,,精神萎靡或心煩不安,,目眶及前囟凹陷,皮膚干燥或枯癟,,啼哭無淚,,口渴引飲,小便短少,,甚至無尿,,唇紅而干,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苔,,脈細數(shù)或指紋淡紫。 治法:益氣養(yǎng)陰,,酸甘斂陰,。 代表方:人參烏梅湯。 基本處方:人參6g,蓮子3g,炙甘草3g,烏梅9g,木瓜6g,山藥15g。 (2)陰竭陽脫 證候:瀉下不止,,次頻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蒼白,哭聲微弱,,啼哭無淚,,尿少或無,四肢厥冷,,舌淡無津,,脈沉細欲絕或指紋青紫,直達命關(guān),。 治法:挽陰回陽,,救逆固脫。 代表方:生脈散合參附龍牡救逆湯,。 基本處方:人參9g,麥冬9g,五味子6g,附子3g,龍骨9g,牡蠣9g,白芍3g,炙甘草3g,。 四、中醫(yī)適宜技術(shù)治療 (一)挑刺療法 挑刺四縫,,適用于傷食泄瀉,。 (二)艾灸療法 取穴:足三里、中脘,、神闕,。 操作:神闕可用隔姜灸,足三里,、中脘艾條溫和灸,,每日1?2次。適用于脾虛瀉,、脾腎陽虛瀉,。 (三)推拿療法 1.運板門、運內(nèi)八卦,、補脾經(jīng),、清大腸、揉中脘,、摩腹,、揉天樞、揉龜尾,,適用于傷食瀉,。 2.清脾經(jīng)、清胃經(jīng)、清大腸,、清小腸,、退六腑、揉天樞,、揉龜尾,,適用于濕熱瀉。 3.補脾經(jīng),、推三關(guān),、補大腸、揉外勞宮,、揉臍,、推上七節(jié)骨、揉龜尾,、按揉足三里,,適用于寒濕瀉。 4.補脾經(jīng),、補大腸,、推三關(guān)、摩腹,、揉臍,、推上七節(jié)骨、揉龜尾,、捏脊,,適用于脾虛瀉。若久瀉不止加按揉百會,,腹脹加運內(nèi)八卦,,腎陽虛加補腎經(jīng)、揉外勞宮,。 5.平肝經(jīng),、搗揉小天心、掐揉五指節(jié),、開天門,、猿猴摘果、補脾經(jīng),、補大腸,、摩腹、推上七節(jié)骨,、揉龜尾,,適用于驚恐瀉,。 6.揉外勞宮、推三關(guān),、摩腹,、揉胳、揉龜尾,,適用于風(fēng)寒瀉,。 (四)穴位貼敷 丁香2g,吳茱萸30g,胡椒30粒。共研細末,,每次1?3g,醋調(diào)成糊狀,,敷貼神闕穴,、涌泉穴,,每日1次。適用于風(fēng)寒瀉,、脾虛瀉,、脾腎陽虛瀉。 (五)其他療法 1.中藥灌腸療法黃芩,、黃連,、葛根、生甘草,、敗醬草等量,,濃煎40m1,分2次,保留灌腸,,適用于濕熱瀉,,此法可避免小兒服用苦寒中藥,減少胃腸刺激,。赤石脂,、禹余糧、五味子,、蓮子,、訶子、石榴皮等量,,濃煎40m1用于保留灌腸,,分2次,5?7日為1個療程,,適用于慢性腹瀉脾虛瀉,、脾腎陽虛瀉。 2.中藥足浴療法鬼針草30g,蒼術(shù)15g,白術(shù)15g,。煎藥2000m1倒入浴足盆中,,浸泡雙足,每日1?2次,連用5?7曰,。適用于各種泄瀉,,并可配合足部穴位按摩。 3.中藥熱奄包療法吳茱萸15g,木香10g,藿香20g,厚樸20g,陳皮15g,。封包后用微波爐加熱至50°C?60°C,外敷于神闕,,每日1次,7?14日為1個療程,。適用于各型腹瀉,,尤其是伴有嘔吐、腹脹者,,但對于濕熱瀉需要內(nèi)服藥物配合治療,。 4.中藥熏蒸療法黃芪、黨參,、蒼術(shù),、藿香、佩蘭,、香薷,、厚樸等量,煎取藥液后置于浴桶內(nèi),,全身熏蒸治療,,每日1次,5?7日為1個療程,。適用于脾虛瀉,、風(fēng)寒瀉。 五,、藥膳食療 (一)麥芽山楂飲適用于傷食瀉,。 原料:炒麥芽10g,炒山楂10g,陳皮5g,紅糖適量。 制法:水煎飲服,。 (二)白術(shù)山藥扁豆粥適用于脾虛瀉,。 原料:炒白術(shù)6g,懷山藥10g,扁豆6g,粳米30g。 制法:先將炒白術(shù),、懷山藥,、扁豆煎取濃汁,和粳米煮成稀粥服,。每日2次,。 (三)芡實蓮子扁豆粥適用于慢性泄瀉。 原料:芡實10g,蓮子(去心)6g,扁豆6g,粳米30g,。 制法:將上述原料共煮成粥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