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 來源產(chǎn)地 來源產(chǎn)本品為木蘭科植物望春花.,、玉蘭或武當(dāng)玉蘭的干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開放時(shí)采收,,除去枝梗,,陰干。 多栽培或野生于闊葉林中,。分布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貴州,、陜西等地,。 別名辛矧、侯桃,、房木,、辛雉、迎春、木筆花,、毛辛夷,、姜樸花 【原形態(tài)】 落葉喬木,高6-12m,。小枝黃綠色或淡棕黃色,,光滑或近梢處有毛;冬芽卵形,,苞片密生淡黃色茸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2cm,,基部有托葉痕,;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18cm,,寬3.5-6.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全緣,,表面深綠色,光滑,,背面淡綠色,,沿脈有疏毛,?;ㄏ热~開放,單生枝頂,,稀腋生,,呈鐘狀,直徑6-8cm,,白色,,外面基部帶紫紅色,芳香,;外輪花被3,,萼片狀近線形,長約為花瓣的四分之一,;中,、內(nèi)輪花被各3,匙形,,長4-8cm,,寬約2.5cm;雄蕊多數(shù),在伸長的花托下部螺旋狀排列,;雌蕊多數(shù),,排列在花托上部。聚合果圓筒形,,稍扭曲,,長8-13cm;(艸骨)(艸突)木質(zhì),。種子倒卵形,。花期2-3月,,果期9月,。 性味功效 《中國藥典》 辛,溫,。 歸肺,、胃經(jīng)。 散風(fēng)寒,,通鼻竅,。用于風(fēng)寒頭痛,鼻塞,,鼻淵,,鼻流濁涕。 《中藥大辭典》 性溫,,味辛微苦,。" 入肺、胃經(jīng),。 祛風(fēng),,通竅。治頭痛,,鼻淵,,鼻塞不通,齒痛,。 《中華本草》 辛,;性溫 歸肺;胃經(jīng) 散風(fēng)寒,;通鼻竅,。主鼻淵;風(fēng)寒感冒之頭痛,;鼻塞,;流涕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 ,,3-10g,宜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搐鼻,;或以其蒸餾水滴鼻。 【注意】 凡氣虛人忌,,頭腦痛屬血虛火熾者忌,,齒痛屬胃火者忌。 氣虛之人,,雖偶感風(fēng)寒,,致諸竅不通者,不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