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學不久,,很多朋友想讓我聊聊怎么才能成為一個學霸。 雖然我不是學霸,但是我特別仰慕學霸,,尤其是那種成績好,,長相好,人緣好,,家世好的學霸,。根本就嫉妒不起來啊,只能默默的仰望著人家,,期待自己下輩子能投胎成這個樣子,。 觀察過身邊很多學霸,他們的性格和方法不盡相同,,有些人是天天泡在圖書館孤燈枯坐的傳統(tǒng)學霸,,有些人是各項技能點滿分履歷特別漂亮的某社團主席,而有些人是social不離身的玩咖…而他們的學霸修煉過程,,都可以用一個公式來總結(jié),那就是: 學霸=興趣濃厚+智商卓越/天賦異稟+方法合適且高效+努力努力再努力,。 不過有過經(jīng)歷的人都知道哦,,有個詞叫做“開竅”。人人都聽過,,但是不一定人人都有幸經(jīng)歷這個過程,。那是種什么狀態(tài)呢?就是你知道在這個階段要做什么了,,并且不自覺的就去做,。并且越做越興奮,不完成任務就難受,。比如我曾經(jīng)段時間,,一天不背100個英語單詞,晚上就睡不著,。 也許天賦異稟不是我們自己可以決定的,,那其他的集中方式應該可以通過后天自身的努力來調(diào)節(jié)。 ▲ 拍張我的小書桌,,每天在這里可以工作到晚上11點,,動力滿滿。 1. 聊聊興趣 興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項研究對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首都的五所高校的1500名本科生(包括大一、二、三,、四年級在校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影響學業(yè)成績的方面,主要因素中以個人興趣和刻苦程度排在30%和36%,。興趣和意志外化的產(chǎn)物就是積極性,,在學一項新技能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有了孩子后,,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一個人的興趣是從小時候就開始展現(xiàn)的,。一個小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有非常大的好奇心,每天早上從起床那一刻開始,,就開始了一天的“探險”之旅,。他對時鐘的滴滴答答好奇不已,看到頭頂上運轉(zhuǎn)的電風扇也想拆解下來看看怎么一回事,。正是這種窮不盡的好奇心,,才迫使他去嘗試了解這個世界。興趣是我們最大的動力來源,。 我知道下面你會問我就是很喪啊,,我做什么都沒有特別的興趣! 那么看過來,,培養(yǎng)興趣有兩種方法,。 一是讓這件事情本身有趣起來。比如你喜歡看電視劇,,又想學英語,,那么就可以去看美劇來學英語。比如你喜歡玩游戲,,又想練習寫作,,那么就可以開一個關(guān)于游戲的專欄,和更多的人分享你的游戲心得,,隨著關(guān)注者數(shù)量的增加,,你的寫作動力和能力都會上升。 二是找一個有趣的人來陪你做這件事,。比如你可以拉上你最好的閨蜜一起跑步,,可以找一個考研群來度過這段孤獨的旅程,你也可以在減肥的微信群里搖旗吶喊,。有些旅程需要自己一個人去完成,,而有些旅程,同行者的陪伴會讓你更有興趣和力量(比如我,,其實我特別喜歡看大家在我微博下的留言,,你們經(jīng)常分享那么多勵志的故事,,我看了都會覺得之前自己的認識很膚淺。原來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我就是看著了大家的小興趣,才發(fā)現(xiàn)有那么多有意思的書,,好看的電影,,漂亮的照片,有意義的手帳),。 (歡迎大家都來積極打卡,,一起提升~) 2. 談談智商 很多人認為智商只是先天決定的,不能再更改了,。其實這是錯誤的,。 2012年發(fā)表在nature雜志上的一篇報道顯示,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心理學家對2000多人進行了多年跟蹤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人們在11歲的時候,智商一半決定于基因,。而到了到了七十歲,,基因只能決定1/4的智商和智力退化速度。這就意味著,,在出生時智商差不多的人,經(jīng)過一生的顛沛,,在他們老年的時候,,智商上可能相差已如云泥。近些年的表觀遺傳學的發(fā)現(xiàn)就可以解釋這種智商改變,。表觀遺傳學又稱 “表遺傳學”,、“外遺傳學”以及“后遺傳學”,說的就是在基因序列不發(fā)生改變的情況下,,基因功能的可逆的,、可遺傳的改變。 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做對大腦有益的腦力活動,,俗語里說大腦越用越靈,,不用會生銹,其實非常有道理,。比如常常接觸一個領(lǐng)域的東西,,那么相比其他人,學一項該領(lǐng)域完全新的技術(shù)也會快上很多,,因為大腦中對應的腦區(qū)已經(jīng)很靈活的,,隨時處在“戰(zhàn)備狀態(tài)”。 這里還有一個很多人容易忽略的點,那就是腦部的發(fā)育需要源源不斷的富足營養(yǎng)供給,。葡萄糖是大腦唯一的直接碳水來源,,而一些極端節(jié)食者會少吃很多碳水化合物以達到快速減肥的目的。愛因斯坦醫(yī)學院的研究人員讓老鼠節(jié)食之后,,發(fā)現(xiàn)老鼠的下丘腦的神經(jīng)元便開始吞噬自己的細胞器和蛋白質(zhì),。這也就是說,當大腦得不到充足養(yǎng)分供給的時候,,將會出現(xiàn)“自噬”的現(xiàn)象,。可見,,想要讓自己的智商節(jié)節(jié)攀升,,就需要豐富的營養(yǎng)供給和持續(xù)的腦力刺激活動訓練。 ▲ 出門度假的話也會帶著我全套的學習小工具,,晚上還是會稍微工作一小下,,不然心里不踏實。 3. 學學方法 方法永遠是懶人的福音,! 我一直告訴很多同學:要做一個巧妙偷懶的智者,,凡事若有通幽曲徑,就不必學海無涯苦作舟,。 學某項的技能的三個階段包括:知識面的大范圍填充,、反復訓練、時常自省,。 第一階段是覆蓋知識面,。 這一階段要求你可能要將一本特別難懂的大部頭書從頭到尾一字不落地看完,或者是把整章的視頻在一天囫圇吞棗地看完,。這一階段很難熬,,因為你的腦子里是一片霧水,很難從浩如煙海的信息中提取出真正有用的,。但是它幫助了你建立起知識的框架,,之后的步驟只是向里面填充血肉而已。 第二階段是反復訓練,,它能極大地促進你的知識理解,。 研究表明,如果你想更好地學習,,就需要即時的反饋,。所以做題后即使發(fā)現(xiàn)自己的漏洞,就是最好的辦法,。但是如果缺少第三個步驟,,你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題海戰(zhàn)術(shù),,效率低下。 第三階段是時常自省,。 不少同學在練習后都有記錄錯題本的習慣,,但他們往往記下之后不經(jīng)反省,就匆匆忙忙地去做別的訓練了,。這就導致了往往訓練了很久,,仍然心里沒底,但又看不確切還有哪里不懂,。 我建議大家在每一道錯題后問自己幾個問題:我為什么出錯,?我還有哪些知識點掌握不牢固?我該怎么提升這些知識點的掌握,?是記憶問題,、理解問題還是粗心大意?下次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就幾成把握完全繞開,? 我一直說學東西是一個自我認知,逐漸從一團迷霧到心知肚明,,知己莫若己的過程,。隨時對自己充滿疑問,就能更快地破除迷霧,。隨著不斷地深入理解知識,,你可能會周而復始地經(jīng)歷這三個階段,這就是所謂的溫故而知新,。 ▲建議拿個小本子記下來自己自己生活的小片段,,小感想。時時翻閱,,經(jīng)常思考。 4. 學習方法的差別 說了這么多,,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實際情況中,,我們和學霸差別最大的地方基本上半個小時就能分別出來:
那么如何克服這些毛病呢?其實我自己也走了很多的彎路,。最后發(fā)現(xiàn): 1. 首先你要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持白天精神高度集中,。 我也曾經(jīng)三更半夜學習,覺得夜深人靜無人打擾,??蓳Q回來的就是入睡困難,這個問題曾經(jīng)困擾我很久很久,。最后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精神衰弱,,晚上9點躺下,,凌晨2點可能還在清醒。 2. 其次你要學會如何集中精力進行忘我的學習,。 這個其實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太太難了,幾乎是所有腦力工作者的阻礙,。 你可以關(guān)閉手機,,但是你很難不用電腦。就算你把電腦也擱置在一遍,,可依然心心念念會不會錯過什么著急的郵件或信息,。就算你什么事情都沒有,可是大腦依然天馬行空的飛啊飛,。飛了沒有一會兒,,大腦精力耗盡,極度疲勞,,但是書只翻了兩頁,。 我之前和大家介紹過幾次番茄鐘,這個也是我最近一直堅持在用的,。手機app和電腦都有很多,,隨便下一個就行。 適合精力很難集中,,注意力碎片化的人群使用,。其實自己在手機上設(shè)定好一個鬧鐘也行,效果是一樣的,。開始可以從20分鐘開始設(shè)定,,這個時間適合很久沒有學習,開始熱身找感覺的時候使用,。比如20分鐘專注,,鬧鐘不響,絕對不看手機和郵箱,,也不要打開無關(guān)的網(wǎng)頁,。放心吧,沒有哪個電話和信息20分鐘不回復就是世界末日的,。然后休息5分鐘,,這樣30分鐘是一個循環(huán)。每4個循環(huán),,就是2小時可以休息15-20分鐘,。 這樣慢慢訓練,直到你聽到鬧鐘響起來的時候,,還意猶未盡,,還想學習,。這時就延長到25,30,,40分鐘,。我現(xiàn)在可以集中精力1小時,就是這樣慢慢訓練的,。 我用的app 叫做“極簡番茄鐘”,。沒有To do list之類,就是到時間響鈴,。默認時間是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每4個循環(huán)休息15分鐘。我有時候連續(xù)工作1個小時,,就會把時間稍微調(diào)整一下,。花6塊錢就能解鎖所有的聲音,,比如在雨天,,在教室里,在海邊等各類背景音樂,,不錯,。 3. 你要學會排除雜念。 很多時候你越知道自己完成很多任務,,越容易在各個事物之間快速轉(zhuǎn)換注意力,。換句話說,就是出于神游態(tài),,很難將精力集中到手頭的工作中,。 我最喜歡做的就是深呼吸。就是伏在案前,,閉著眼睛,,慢慢深吸氣再緩緩吐出來。假裝自己處在一個很簡單的環(huán)境中,,忽略掉周圍的噪音和人群,,也忘記那些好玩的事情。腦海里只想著眼前的工作,。幾個深呼吸,就能很快的回過神來,。 4. 你要注意排解掉過度的壓力,。 我在寫論文或者讀書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用白噪音來集中注意力或者一些沒有歌詞的輕音樂也行,。 喜歡在晚上工作或?qū)W習的都知道,,過于安靜的環(huán)境會讓人產(chǎn)生緊張的感覺,。我有段時間在晚上趕博士畢業(yè)論文,很容易有種越寫越絕望,,讓人進入死胡同的錯覺,。但在周圍有白噪聲播放的情況下,就容易獲得放松,、專注的體驗,。 一般大多數(shù)都有田野、小溪,、海浪,、雨、山水等聲音選擇,,我自己是特別喜歡聽篝火的聲音,,會讓人有種暖融融的感覺。心一旦安定下來,,做事效率就不知不覺高了很多,。 5. 善于在早晨寫長遠計劃。 這個是我最近一周才開始做的,,我不知道學霸們會不會這么做,,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感覺能提升自己的興奮度,。 就是在早晨開始想象或者列清單,。其實是一個大腦發(fā)散的過程,我會寫下近期或者遠期的計劃,,或者就是你腦子里突然蹦出來的那些有意的想法,。這些小小的想法不知道以后會不會實現(xiàn),但是寫出來讓我覺得很釋放,,或者說我內(nèi)心深處有了一束晨光般的明亮和溫暖,,并且這一天我會過的充實和開心,因為人生又有了新的追求和方向,。 ▲ 早晨寫下的亂七八糟,,別笑我。但是能讓我一天都挺有動力和方向的,。 6. 擁有正確的時間管,,分清主次做事。 時間管理理論的一個重要觀念是,,應該有重點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時間集中地放在處理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上,,這樣可以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大家都知道我有訂計劃的習慣,。我一直在堅持著把to-do-list上的任務按照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組合分成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包含的是一些緊急而重要的事情,無法回避也不能拖延,,必須首先處理優(yōu)先解決,。被囊括在這個象限里的任務包括下午要召開的重大學術(shù)會議,后天要進行的重要專業(yè)考試,。 第二象限的事件不具有時間上的緊迫性,,但是,它對于我們意義重大,。如一個有出國計劃的同學提前準備他的雅思,、一個即將畢業(yè)的會計學生準備CPA考試等等。而這個象限里的事,,也是被拖延癥影響最深的,。普通人和學霸牛人的區(qū)別就在于,學霸們能夠甄別出第二象限里事情的重要程度,,并按照實際情況制定計劃,,按部就班地去完成。而普通人要么就是計劃過于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最終半途而廢,要么就是一拖再拖,,明日復明日,。 第三象限的事是那些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因此這一象限的事件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就如同你的朋友喊你打一局游戲,,一些無謂的電話等等。這些并不重要的事,,往往占據(jù)了我們很多寶貴時間,,擠壓了我們第一、第二象限的時間空間,,讓我們生活的節(jié)奏完全紊亂,。 第四象限的事件大多是些瑣碎的雜事,沒有時間的緊迫性,,沒有任何的重要性,。刷新聞、看短視頻,或者是浪費時間與人在網(wǎng)絡上爭論,,做完這些事后我們往往感到非常空虛,,因為我們的潛意識里也知道——第四象限里的事,,大多數(shù)沒有任何意義。 我觀察身邊的學霸牛人后,,總結(jié)出他們的行為模式是這樣的: 1.優(yōu)先處理第一象限,,同時要按重要性(即根據(jù)自己的人生目標和人生規(guī)劃衡量這件事的重要性)來區(qū)分一四象限。 2.投資第二象限可以得到最大回報,。第二象限的事情很重要,,而且會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 3.縮小,,甚至是逃離第四象限,。我們經(jīng)常會跌進第四象限而無法自拔,而且這些一旦做起這些毫無意義的事,,就像跌入了一個時間黑洞那樣,,喪失完成第二象限的事的一切動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句話:“如果給我 1 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 55 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么,。” 而常常自問努力為何無果的人,,大多數(shù)都是把努力耗在了過早地開始回答問題上,。很多人在都在說我很努力了,我已經(jīng)只睡4-5個小時了,。盲目付出了很多,,最后回頭一看,又怪犯錯成本太高,。 所以建議大家在競爭激勵,,壓力過大的生活中,要非常努力,,卻不能閉眼不看題,,做無用功。付出十分的努力,,并且要不斷的調(diào)整方法和計劃,,才能像學霸一樣學習和生活。 希望上面的tips可以幫到你們,!^-^ · 好文推薦 · |
|
來自: 毛毛蟲_Clair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