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席要用搜瓜,,掖刀子,,碾砣子。編席有一個程序,,起頭,,收邊,折邊,,窩角,,掖邊。雖是楊師傅自己編席,,可是需要家人合作,,他的兒子踩著碾砣子軋篾子,女兒搜篾子,,整理篾子,,媳婦幫著窩角收邊掖邊。勤快的顧桂英幫著打掃屋子,、院子,,也偶爾替替手,趁著師傅吃飯,,她一邊啃著自帶的玉米窩窩頭,,一邊上手揣摩編席的難點關(guān)鍵點,經(jīng)過一個月的觀摩實踐,,她終于掌握了整個的編席流程,,也明白了工具的制作特點。 她回到家里如法炮制,,搜瓜是一段直徑五厘米的棗木圓木,,曲面上鑿出兩三道弧形凹槽,槽里插上一塊刀片,,刀刃朝向搜瓜一端,,葦子通過就礪開一道口子。掖刀子狀似勺子,,比勺子更長更尖,,便于翹起席紋,,能續(xù)上掖上折邊的篾子頭。連肖明山也學會了買葦子,,集上的葦子飽滿挺括節(jié)骨分明,,直徑不小于50毫米才適合做篾子,這樣的葦子做出的篾子,,成色金黃,,有光澤,彈性好,,編出的席子,,越用越發(fā)亮,褐紅色越深,,很像竹子皮,很受客戶青睞,。 自從顧桂英帶來了編席技術(shù),,肖明山的院子不再沉寂,屋里屋外的勞動場面十分熱鬧,,顧桂英挑選葦子,,肖玉芬搜篾子,整理篾子,,肖明山踩著碾砣子軋篾子,,然后是顧桂英開始盤腿坐下來編席。時間長了,,肖玉芬也學會了編席,。為了編席,白天上坡的肖明山,,剛到家就要忙著軋篾子,,晚上點著煤油燈,肖玉芬經(jīng)常熬到雞叫頭邊才肯睡下,。有一次肖承均一覺醒來,,聽姐姐和娘還在說話,一邊趁著油燈編席子,。 顧桂英很會鼓舞人心,,說玉芬辛苦編席,將來出嫁多給她做兩床被子,,油燈昏黃里還暢談過年時買什么,,吃什么。談到家里有一頭豬,,可以出一掛下貨,,若干好肉,,今年過年會很豐盛。當娘的話,,一下點燃了肖承均的饞念,,就如前年時,他一躍而起,,拿起鐮刀,,砍向躺著睡覺的大豬,豬的身軀大他好幾倍,,它只是哼哼,,并不起來。母親,、姐姐還有父親聞聲趕來,,把他哄著抱出豬圈,笑著說:“明天就殺豬吃肉,,就明天”,。 這一次他忍住了,他已經(jīng)有些羞恥心理了,,也能管得住一些自己的情緒,,于是他裹好被子蒙住頭,使勁咬住被角,,默默地聽著娘和姐姐隱隱約約的談話,。忽然,娘叫他:“過年了,,吃飯了”,,一碗香噴噴的粉皮豬肉湯,端到了他的面前,。 第二天早晨,,肖承均才知道這只是一個夢。而前年殺豬的事情也淡忘的差不多了,,好像記憶中的春節(jié),,不曾狠吃一頓豬下貨,沒有過豬肉豐盛的時候,,后來他問娘,,娘說:“那頭豬賣了錢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