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公眾號追著兩部劇在寫,,一部《流金歲月》,一部《上陽賦》,,前者夸的多,,后面這部罵聲更響。說《上陽賦》不好主要有兩點,,1:什么年代還在拍大女主瑪麗蘇 2:群嘲章子怡的“少女感”,。講真,,拿筆的手是真的情不自禁,,這就來下場Battle。這兩天看到有不少專業(yè)影評號,,主要嘲笑這部劇的劇情“男不男女不女”,,既不是男人們權(quán)力的角斗場,也不是女人們宮闈內(nèi)的波詭云譎,。很多留言說,,“權(quán)謀不如《瑯琊榜》,宮斗不如《甄嬛傳》”,,我們想說:沒必要嘛~不是所有穿上古裝的劇,就必須放在一起評個你高我低的,。我們只是觀眾,,又不是評委?!渡详栙x》沒說過自己是《瑯琊榜3》,、《甄嬛傳2》,更不存在新版舊版的問題,,每一部劇的上映,,背后都有和它一連串相關(guān)的原著、演員,、導演,、公司、資本,、社會環(huán)境...實在沒什么可比的,。 而且,原著《帝王業(yè)》是有一條架空歷史的愛情主線的,,《上陽賦》按理說是一部古偶,。說到偶像劇,,本來就容易有超乎常理之外的想象劇情,不然為什么不叫紀錄片,。偶像劇的關(guān)鍵詞是“緊湊+浪漫的劇情,;帥氣男主+美麗女主”,需要做到能夠滿足大眾的情感訴求,、對于羅曼史的向往...查資料的時候看到有人總結(jié)為什么觀眾會迷戀偶像劇,,原因有三:劇情有勾心斗角卻不乏浪漫,“愛”為主題,; 演員美,,觀感愉悅; 人們生活節(jié)奏快,,壓力大,,偶像劇正好可以宣泄他們的壓力,適當幻想,,放松一下心情,。 原著《帝王業(yè)》里“她與他并肩佇立于權(quán)力之巔,進則風刀霜劍,,退則萬丈深淵,。”作為一部古偶,,《上陽賦》是做到了浪漫的,。而且,章子怡和周一圍很養(yǎng)眼啊,,反正他們倆的糖,,編輯是磕到了。鑒于《上陽賦》的主演陣容和制作班底,,如果非要給它一個細分定位,,我們倒覺得這是一部“成年人能看的偶像劇”。首先它服化道過硬,,消費升級了的成年觀眾,,不會因為太不考究的畫面而棄劇,;其次,,劇情雖有“理想化”之嫌,但主角也算是“經(jīng)歷風雨才見彩虹”,,不是打個響指的功夫,,好事就齊刷刷出現(xiàn)在眼前的那種;感情線也沒有什么霸道總裁壁咚這種橋段,,對于30+女性,,一個像豫章王一樣有勇有謀,、尊重女人的男性角色,是有魅力的,。而且,,看偶像劇的人,爽點不就是你看到劇中兩個人發(fā)生火花的同時,,自己的想象空間被打開的那一瞬間嗎,?往生活中代入的時候,劇中豫章王這種有能力有擔當?shù)男蜗?,總比“我要讓所有人知道,,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來的...有盼頭吧?越往后看你會發(fā)現(xiàn),,《上陽賦》里的“大女主”“瑪麗蘇”情節(jié)也并不是一句簡簡單單“所有男人都愛我”,。而且,所謂的大女主戲,,精髓是在于一個女人如何在遇到生活給她的一道道難關(guān)時,,做出選擇。越是混亂的外部環(huán)境,、越多挑戰(zhàn),她的選擇越能說明她是“大女主”還是“小女孩”,。在這部劇里,,“她既是蕭綦的妻,也是蕭綦的友,,是蕭綦的后盾和力量”,,這個“大女主的三觀”還是能夠和當代社會共振的。 再往深說,,如此看不下去“大女主”“瑪麗蘇”劇情,,除了看膩了,也可能是對這種“不勞而獲”的好事懷有的敵意藏不住了,。畢竟到了生活中,,一個漂亮女人從高墻上掉下來,接著她的不會是王子,,往往是水泥地面,。大家現(xiàn)在也沒那個浪漫心思,從偶像劇中為自己的996生活填補些什么,,反而抓住了其中的一些“不合理”,,把自己對現(xiàn)實的不滿打上了彈幕。可能相比較“甜”,,大家更需要發(fā)泄,。我們當年看偶像劇的時候,,也不曾這么較真地去揪過劇情,當年幾個男人愛上同一個女主,,觀眾也不曾反感如此,。每一部劇都有當時社會折射的影子,而我們的反應(yīng)就更能代表這個社會的集體聲音,。當一個娛樂產(chǎn)品投入到了“大眾”這片水潭,,激起一片水花,這些水花就是大眾價值取向,。怎么說呢,,這部劇初上時,大眾對于它所消費的點,,包括章子怡的少女感在內(nèi),,都讓人覺得不怎么友善。作為王家衛(wèi)和李安的忠粉,,《臥虎藏龍》和《一代宗師》看了無數(shù)遍,,包括《藝伎回憶錄》在內(nèi),如果你認認真真看章子怡的電影超過十遍,,你會發(fā)現(xiàn)她的演技厲害在哪里,,這里不多講。換到《上陽賦》,,每每章子怡在畫面上出現(xiàn),,就覺得這個女人實在是為了熒幕而生的,骨相絕美,。而且這部劇起碼看到現(xiàn)在服化道還不垮,,章子怡的造型,從衣服到妝發(fā),,從配飾到場合,、場景,都配得起片頭里的那幾個名字,。
有人說《帝王業(yè)》追溯起來應(yīng)該是南北朝時期,,而魏晉時期的婦女服裝,都以寬博為主,。對襟,,束腰,衣袖寬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擺綴有不同色的緣飾。章子怡在劇中的戲服,,論起細節(jié)來也不輸 這套“家居服”,,牙色很有中國的古韻,想起了那一句“衫薄映凝膚”,。而且相比較在外穿的衣服,,顏色更為清麗、低調(diào),,但是細看材質(zhì),,比一旁的婢女正裝的材質(zhì)都要好,也說明了阿嫵的主人地位,。 看了劇的人都知道,,阿嫵愛喝酒,魏晉南北朝時期,,兩漢經(jīng)學崩潰,,個性解放,玄學盛行,?!安蝗顼嬅谰疲环w與素”,人們講究風度氣韻,,服裝輕薄飄逸,,很有飄飄仙人感~ 南北朝時期的女子發(fā)型,多為高髻上插步搖首飾,,這種發(fā)式早在漢代出現(xiàn),,魏晉后再度流行,成了當時女子的主要發(fā)型,。而步搖與步搖冠為常見裝飾,章子怡在劇中的很多發(fā)飾都相當考究,,像這一套白玉首飾,,搭配茶白色的衣衫,突出的是這位豫章王妃的高雅,,非一般胭脂俗粉,。 這個場景就更是美,望族小姐的閨房里裝飾的顏色竹青,、胭脂,、黛藍色,小姐的睡衣緞面茶白色,,足能看得出她出身高貴,,并且品位出眾。這么多美物可看,,不知為何非要跳戲出來說章子怡的年齡,,待在戲里不美好么,? 最讓人沒想到的是,初初上線,,討論的熱點竟然是章子怡的“少女感”,?講真,這部劇能被拿出來講的東西實在很多,,哪怕挖一挖服化道呢,,實在不應(yīng)該一面倒壓在了章子怡的少女感上。同為寫稿人,,想必服化道不是不想挖,,而是不好挖,畢竟中國古典服飾史也不是人人能寫,,而且關(guān)鍵是,,肯定沒有“章子怡的少女感”來的流量高。 “少女感”這三個字,,作為一個生產(chǎn)內(nèi)容的媒體來說,,已經(jīng)反胃了。這個概念被生拉硬扯了太多次,,而且大多是“如何保持少女感”“xxx50歲了依舊有少女感,,她贏了!”....諸如此類沒什么營養(yǎng)價值的觀點,。但是一說到女明星,,從《如懿傳》的周迅到《浪姐》,什么都要和“少女感”這三個字產(chǎn)生聯(lián)系,,不然影響流量似的,。而且,前幾日章子怡自己發(fā)的那條微博,,看看評論也是有一種“沒明白要吵什么但是我要吵”的感覺,。一部這么大制作的電視劇,上線之后一面倒的壓在了自己的少女感上,,我要是章子怡,,我也會想說“你們能不能看看別的”。網(wǎng)上說章子怡在劇中求皇帝舅舅的時候很像妃子討喜,,這么說的人腦子里都裝著點什么東西.... 因為章子怡40+,,演少女就尷尬;因為章子怡沒有把演14歲少女的機會給了年輕演員,,她就尷尬,。首先,如果真是因為一個40歲的女明星沒有給新演員機會,那就說這個事兒就好了,,不要硬拿著誰的“少女感”來扯,。其次,大眾想當然地,,把少女感這件事年齡化,,然后對應(yīng)的是——儀態(tài)、表情,、眼皮垂不垂,、臉垮不垮去說她符合不符合少女感,這有必要么,?章子怡的微博,,其實仔細看看她也沒說錯,“我知道我自己的年紀...我是本本分分去塑造角色”,,從頭到尾她就是要演出王儇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變成女人的過程(而且原著中,,王儇早死),那的確由一個演員來演更能表達那種對比性,。對于年齡不符人物形象這件事Battle地那么那么有理有據(jù),,也是因為,大眾和演員之間的距離已經(jīng)被打破了,。綜藝和社交媒體將明星的生活放大,,如果你不是太熟悉章子怡的日常、婚姻生活,,你可能也不會代入感那么強,。綜藝與社交媒體的存在,稀釋了演員的神秘感和距離感,,而我們和藝術(shù)作品之間,,是需要距離的。當年劉曉慶演《武則天》,,沒人嘲笑她的少女感,,但是如果把《武則天》放在今天,這件事也真的不好說,。 強烈建議《上陽賦》出周邊產(chǎn)品,劇中的道具都精致且符合場合用度,,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電視劇是大眾傳播,,而在之前的幾十年,大眾傳播是單向的,。觀眾,、讀者是被動角色,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大眾傳播逐漸成為了雙向,,爭議就開始產(chǎn)生了,。當我們今天看劇的40%精力都在看彈幕的時候,你對于一部作品的討論,,就很容易是那些作品之外的事情,,為什么?因為容易被討論,。聊聊《帝王業(yè)》這部原著,?有門檻;聊聊服化道,?中國古典服裝太難聊了,,有門檻;那么,,聊聊明星,,聊聊臉垮不垮,則是一件相對沒有門檻的事情,。只不過,,不要忘記這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時代,我們的選擇也在影響創(chuàng)作,,如果有一天演員都更加介意一部劇創(chuàng)作之外的事,,那我們只能看到越來越多雷同、不出錯的作品,,這個現(xiàn)象,,現(xiàn)在還不夠明顯嗎?借此,,作為一家時尚媒體,,我們還想再說一遍,“少女感”本身不是一個年齡層面的概念,,它是一個性格層面的概念,。“少女感”說的是一種帶著“真”,能夠隨時讓自己感到快樂的狀態(tài),,這個概念絕對不是與年齡掛鉤的,。因此,也沒必要用這個點去和年齡偏大的女明星做連線題,,這的確是一種“不合理消費”,。說一個40+的女人不“少女”,如果說的是皮囊,,那廢話,;如果說的是性格,,你又不認識她。即便,,40+的章子怡在劇中的表演和“少女形象”有所出入,,那就說戲就好,不必把章子怡在生活中的年齡,、她為什么接戲,,是不是為了掙錢這些混在一起談,而如果你是帶著這樣的偏見去看一部戲,,你也很難不挑刺,。最后,再說說周一圍飾演的蕭綦,。劇中的周一圍,、劉蕓,甚至是賈一平和史可,,都是《演員的誕生》第一季出現(xiàn)過的演員,,而張叔平、葉錦添,、菲利普·樂素,、梅林茂就更不用說了,沒有章子怡的名字,,大家也見不到這些名字湊一起,。從這個角度看,章子怡的戲外的本事還是了得的,,而邀請周一圍做男主,,《演員的誕生》第一集章子怡就說過了。周一圍飾演的蕭綦的的確確有那么幾個鏡頭,,是覺得有點用力過猛,。但是不得不說,正如不懂得女人的年齡美,,我們也不太習慣欣賞中國男人的性感,。有句話說:人都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產(chǎn)物,我們不懂得欣賞女人的年齡美,,可能也因為普遍上了年齡的女人,,不怎么美;我們不懂得欣賞男性的魅力,,也許因為普遍身邊的男性,,也沒有什么魅力。沒有身邊參照物,,熒幕上的形象就很難有共鳴,。《帝王業(yè)》里的蕭綦,是“亂世里的英雄,,困境中的天神”,,戰(zhàn)場上殺伐決斷,武藝高強,,但又不是一屆草莽,;在外嚴肅冷酷、不茍言笑,,卻把所有的細膩溫柔都給了阿嫵,。這樣的男人,我們真的,,不會評價?。?/strong>說他什么,?男神,?戰(zhàn)神?好帥,?好MAN,?也就這樣了吧,褒義的詞不多,,貶義的詞就更少了,,“大直男”、“油膩”...但凡用力過猛了就是油膩,,多倆字都說不出來,。頻頻打上彈幕的字,只讓我們看到逐漸統(tǒng)一的審美,。不吃那么多“造謠洗腦包”,,也不帶什么“資方洗錢”節(jié)奏,畢竟我們也真的不是什么大佬,,我們就是觀眾而已,。吃個香噴噴的外賣,關(guān)了彈幕好好看看劇,,日子那么苦了,,有糖磕就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