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email protected]
大槐樹下的那些事 圖文作者 王向群 在華州區(qū)遇仙河的東邊,,有一個不大的村落,名叫瑞凝莊,。意為紫氣東來,,瑞氣聚集的地方。相傳此名由宋太祖趙匡胤所賜,,真實性雖無法考證,,卻也有了幾份神秘。
村里有一棵奇異,、碩大的槐樹,,有倆成人抱不攏之粗,。歷經(jīng)滄桑的深褐色軀干,猶如狂龍巨蟒般盤旋向上,。歷經(jīng)風雪的枝葉依然繁茂,,續(xù)寫著自強不息的精進風貌。 村里的老人講,,他爺爺?shù)臓敔?、爺爺?shù)臓敔斝r候看到的這棵大槐樹,就是這個樣子,。何時由何人栽種,,更是無據(jù)可查。有好心人在猜測,,是先有這棵樹呢?還是先有這個村莊呢,?
以莊命名的村落,非富即貴,。瑞凝莊在方圓幾十里內(nèi),,享有“地主村”的美譽。小商販喜歡來此兜售貨物,,是因為這里的人們隨和,、友善,不太喜歡討價還價,。只要貨物品質(zhì)好,,不影響做買賣,會在短時間內(nèi)銷售一空,。 村里住著百余戶人家,,主要以胡姓、吳姓為主,。據(jù)傳胡姓來自浙江黃崖,,元末官至陜西道臺,后定居于此,,經(jīng)營絲綢,、木材等,其商號“同盛興”名揚川陜,。明洪武年間,,吳姓祖先從江蘇常州遷至此地,苦心經(jīng)營,,積攢財富,,到解放前夕,與胡家不分伯仲。 村中有明清古民居10處,,保存完好有5處,。村東的娘娘廟、村南的財神廟,、村西的石牌樓及胡吳的宗祠等建筑雄偉壯觀,,可惜的是這已成為老人們久遠的念想。始建于明末清初的胡家大宅院,,是三座并排而立的四合院,,其以超群出眾的建筑藝術(shù),向絡(luò)繹不絕的慕名參觀者,,傾訴著昔日的輝煌,。 村南曾有一條連接我國東西的鐵路,名叫潼西(潼關(guān)——西安)鐵路,,是隴海鐵路的組成部分,,也是陜西境內(nèi)的第一條鐵路,。其命運如耀眼流星,,一閃而失。但輝煌的過去,,依然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時任陜西巡撫的曹鴻勛向清政府奏請籌辦潼西鐵路,。1931年,,時任陜西省主席的楊虎城將軍力主修筑鐵路。經(jīng)多方長期努力,,1934年,,鐵路開始由潼關(guān)向西安延伸。1935年,,潼西鐵路全段貫通,,隨即成為民生經(jīng)濟的大動脈。1966年10月,,因改線移至南塬腳下,,其歷史使命宣告結(jié)束。 修路之艱,,作用之巨,,影響之遠,只有親歷者,,方能感悟之切,。
修筑鐵路因就地取土,鐵路兩旁形成連片的低洼地帶,,以致于水田縱橫,,溝渠交錯,,有了“稻香蓮紅、魚腴鴨肥,、鳥語花香,、蛙鳴蛐叫”的美景。這樣的美景已成為我兒時的記憶,。 我家在村東頭,,出門抬頭就能看到那棵大槐樹。大槐樹下有條貫穿東西的村道,,也是村里的主干道,。昔日的主干道,很簡陋,。每逢下雨天,,路泥濘難行。有人說,,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地下就有多少個坑坑。
也就是這條村道,,曾留下過胡家,、吳家馬車壓碾過的痕跡,留下過明末闖王李自成部屬駐扎的身影,,留下過修筑鐵路人沉重的腳步,,也留下瑞凝莊人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軌跡…… 記得自己10歲的時候,,有次放學回家,,看見奶奶正與另一位奶奶相談甚歡,急忙上前問候,??吹轿遥齻儞]手告別,,各自回家做飯,。此時,奶奶告訴我,,剛才的那位奶奶是舊社會村保長的老婆,,村保長和他老婆對咱家很不好,爺爺奶奶受了不少苦,。
可在我記憶中的這位奶奶,,是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看到自己很熱情,總喜歡給一些小食物,。我尋思著今后如何與這位奶奶打交道呢,?正在做飯的奶奶卻說,萬惡的舊社會,,是沒有人性的社會,。不過現(xiàn)在挺好,大家是平等的,,成為了好街坊,。
大槐樹下的人是豁達的,是明事理的,。奶奶的話,,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善良的種子。 我的父親是位農(nóng)民,,卻是個不一般的農(nóng)民,。他是種莊稼的行家,也是趕車的好把式,。曾任生產(chǎn)隊長近十載,,用汗水和辛勞,帶領(lǐng)村民走出貧困,,告別“借糧度日”的歷史,,在當?shù)叵碛休^高聲譽,。母親是位教師,,在三尺講臺上,留下自己的執(zhí)著和精彩,。大槐樹下的兄弟姐妹,,甚至是夫妻及孩子都是她的學生,影響著一代代人的生活和命運,。 改革的春風吹進古老的村莊,,在平靜的湖水中激起一陣陣漣漪。我的姑父率先拉起一支建筑隊,,在臨近的村落中,,建起一幢幢房屋,也構(gòu)建起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我家的西鄰居搭建起火爐,,召集本村與鄰村的女娃、媳婦,,做起制造蜜棗的買賣,,一時風生水起,引來無數(shù)人羨慕的目光。刮棗聲,、歡笑聲與蜜棗的香氣交織在一起,,時常飄向我家院子,飄向大槐樹的上空,,飄向更加甜蜜的未來,。 而今,原隴海鐵路的橋洞得到利用,,在上方建起高貴大氣的仿古牌樓,,成為了當?shù)匾痪啊:掖笳阂驳玫叫蘅?,風采不減當年,。大槐樹也被保護起來,枝頭上掛滿了紅紅艷的平安符,、祈福帶,,增添了幾份喜慶。大槐樹下的村道,,已改為水泥路面,。家家戶戶的門前裝扮一新,栽上了各種各樣的植物,。每家門口都留有一個停車位,。村貌變了,經(jīng)濟發(fā)展了,,村民的精氣神也高了,。 全國敬老模范村、全國文明村,、中國傳統(tǒng)村落等榮譽接踵而至,,讓瑞凝莊成為新農(nóng)村建設(shè)中的翹楚,也成為休閑旅游中的新貴,。
我佇立在自家門前,,望著熟悉而又陌生的大槐樹,浮想聯(lián)翩,。是的,,瑞凝莊的歷史已融入大槐樹軀干中,充滿著厚重神秘,。瑞凝莊人的明天深藏在大槐樹枝葉里,,散發(fā)著勃勃生機。 瑞凝莊人一定會在村委會一班人的帶領(lǐng)下,,朝著“西有袁家村,、東有瑞凝莊”旅游品牌目標邁進,。熱情好客的瑞凝莊人一定會伸開手臂,笑迎天下客,,書寫新的傳奇和時代風采,。
我們順著大槐樹的粗壯軀干,透過枝繁葉茂的間隙,,一定能夠清晰地看到:一年一度的桃花節(jié)會如約而至,,千畝桃花會如期盛開,四方游人會結(jié)伴而來,,瑞凝莊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