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群雄系列之臧洪(下)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臧洪重大事件之四——受命出使劉虞,,半途袁紹留用初平二年(192)左右,張超沒有回到自己的地盤廣陵郡,,而是留在哥哥張邈的陳留,。看起來張超并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他派臧洪北上幽州聯(lián)絡大司馬,、幽州牧劉虞。 不曾想臧洪走到河間國,,正逢袁紹與公孫瓚交兵,,兩軍交戰(zhàn)激烈,,臧洪無法繼續(xù)前進。聽說臧洪在自己地盤上,,袁紹愛才之心頓起,,立即召見了臧洪,將其留在自己身邊,。不久青州刺史焦和去世,,袁紹便派臧洪接任。 這焦和是個大草包,,當初關東聯(lián)軍討伐董卓時,,青州黃巾軍趁亂而起,焦和不敢應戰(zhàn),,只會求神卜卦,,把平叛的希望寄托于神靈。于是乎青州局勢愈發(fā)混亂,,也造成青州黃巾愈演愈烈,,甚至多次襲擾徐州、兗州,。 臧洪接過這個爛攤子,,軟硬兼施,用兩年時間把青州治理得井然有序,,大規(guī)模的叛亂消失不見,。正是在臧洪的治下,青州逐漸成為袁紹的勢力范圍,。 讀到這里有人會發(fā)出疑問:臧洪明明是受張超派遣去見劉虞,怎么中途改換門庭加入袁紹陣營了,? 這件事要從三個方面看,。 第一,臧洪作為關東聯(lián)軍成立誓詞的宣讀人,,在一眾諸侯畏首畏尾時挺身而出,,表示他是心懷國家、忠于漢室的人,。臧洪的身上有著維護傳統(tǒng)秩序的強烈意識,。袁紹作為聯(lián)軍盟主,匡扶漢室的口號喊得山響,,臧洪在未識破袁紹真面目之前,,加入袁紹勢力無可厚非,在他看來只是換一種方式為挽救漢室做貢獻而已,。 第二,,袁紹父親袁逢對臧洪父親臧旻有提攜之恩,,某種意義上臧洪也是袁氏門人。在漢末亂局初期,,各種勢力之間還不是特別壁壘分明,,人才的跳槽非常普遍,只要不像呂布那種殺舊主的行為,,并不會受到道德上的指責,。 第三,張邈與袁紹矛盾之深眾所周知,,那么張超與袁紹肯定也不會走近,。作為張超的使者,臧洪落入袁紹手中自然情況不妙,??梢韵胍姰敃r臧洪其實沒有選擇空間,幾乎可以肯定袁紹不會放臧洪走,。當時張超畢竟也沒有什么危險,,臧洪無奈之下只能服從袁紹安排。畢竟青州刺史也是重要位置,,等于臧洪一躍升級成與原老板張超同級別的人物了,。 在袁紹與公孫瓚的爭斗中,公孫瓚也任命了自己的青州刺史田楷,。所謂“群盜奔走”,,實際是袁紹勢力在青州的不斷擴張,公孫瓚勢力不斷收縮的過程,。 就在袁紹與公孫瓚在青州拉鋸時,,兗州卻發(fā)生一件意外,呂布來了,。 臧洪重大事件之五——東郡太守興平元年(194年)夏,兗州突然局勢變幻,,各郡縣紛紛改旗易幟倒向呂布,,曹操只剩三座城池堅守。作為盟友,,袁紹自然不能無動于衷,派出臧洪前往兗州擔任東郡太守,,治所設在東武陽,。 需要注意的是在之前曹操任命夏侯惇為東郡太守,治所在濮陽,,隨著濮陽被呂布占據(jù),,曹操丟失了東郡,。袁紹派臧洪進入東郡,既可以牽制呂布幫助曹操,,又可以得到地盤上的實惠,,一舉兩得。 這里出現(xiàn)一個矛盾點,。袁紹明顯支持曹操,,而張超當然是呂布、張邈的同盟,,臧洪此時的內(nèi)心不知是何感想,。雖然此時臧洪還未與曹操、呂布之間的戰(zhàn)爭發(fā)生直接關系,,但遲早要面對如何對待張超的問題,。也許臧洪心中在默默地為張超祈禱吧,希望呂布能獲勝,,否則自己將不得不面對殘酷的抉擇,。這是臧洪加入袁紹之時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的局面。 從袁紹的角度,,早就把臧洪當做自己的屬下,,并不會有任何擔心之處。這很正常,,畢竟臧洪已經(jīng)為袁紹兢兢業(yè)業(yè)做了兩年青州刺史,,天下人都不會覺得臧洪還會與兗州之亂扯上關系。 然而,,事實總是與理論分析有偏差,。任何事件發(fā)展的走向,單靠理論我們確實可以得出貌似最合理,、最合邏輯的結論,,這便是理性。但現(xiàn)實結果總是有偏差,,甚至會南轅北轍,。因為人不是冷酷的機器,人的感情因素在任何事件中都有或大或小的影響,,這便是感性,。感性因素一旦突破臨界點,整個事件的發(fā)展方向將脫離理性軌道,。臧洪后來的作為,,便是絕佳例證。 興平二年(195),,曹操擊敗呂布重新掌控兗州,。張邈隨呂布撤往徐州,,張超則留在雍丘保護全家老小。曹操對張超當然恨之入骨,,派兵迅速將雍丘團團包圍,。 張超雖然自知在劫難逃,但整個家族都在這里,,也只能拼命撐下去,。張超對部下說道:“如今這種局面,只有臧洪會來救我了,,相信他一定會來的,。”當時袁紹與曹操關系緊密,,而臧洪又是袁紹部下,,明眼人都能看出這些關系,臧洪怎么可能違背袁紹來救援呢,? 張超也明白,,解釋道:“臧洪是天下少有的義士,終究不會違背初心,,一定會來的,。如果他沒有出現(xiàn),那必然是因為袁紹出面阻止,,使臧洪不能及時趕來,。” 所謂知己,,不過如此,。臧洪剛得知張超被曹操包圍,急的號啕大哭,,連鞋都來不及穿就命令手下部隊做好出發(fā)準備,,又跑到袁紹面前請求袁紹出面干預。
張超是張邈的親弟弟,,張邈又是袁紹欲除之而后快的人,,曹操則是自己的親密盟友,兩相對比,袁紹顯然不會為張超而得罪曹操,。可臧洪非常激動,,擺明了袁紹不支持,,自己就單干的態(tài)度。無奈之下袁紹將臧洪給關了起來,,不準他回到東郡,。 雍丘畢竟是小城,無法守太久,,三個月后曹操便攻破城池,,并將張超、張邈全家滅族,。 公平地說,,袁紹對臧洪其實很不錯,沒有因為他之前的激烈舉動進行處罰,,只等曹操滅了張超,,覺得事情已成定局,臧洪只能接受現(xiàn)實,,便把臧洪放了出來,,仍然官復原職。 臧洪重大事件之六——千言長信,,痛批袁紹袁紹希望兗州戰(zhàn)亂就此翻篇,可臧洪接受現(xiàn)實了嗎,?沒有,。史書原文“由是怨紹,絕不與通,?!?/strong> 興平二年(195)年底,剛回到東郡臧洪便宣布脫離袁紹自立,,公開斷絕與袁紹的一切來往,。 袁紹當然很憤怒,于是派兵進攻臧洪的治所東武陽,,很快將臧洪包圍,。臧洪確實是難得的人才,到東郡時間不長竟然深得人心,,面對袁紹大軍圍攻堅守一年,,仍然相持不下。 袁紹命陳琳寫勸降信一封,射入城中,。這個陳琳便是后來寫出著名的討曹檄文之人,,信中為臧洪分析了當前形勢,并對臧洪公然反叛的行為進行批評,。史書原文:“喻以禍福,,責以恩義?!边@是典型的袁紹做派,,勸降時還不忘以君臣之義指責對方。從這些小細節(jié)上能夠看出袁紹與曹操之間的差距,,當然這是另外的話題,,在此就不展開了。 陳琳的書信原文已不可考,,但臧洪的回信被《三國志》,、《后漢書》保留了下來,并附在臧洪傳記之中,。全文超過一千字,,詳細地講述了臧洪反叛的根本原因。 臧洪表示自己跟隨袁紹的原因是“當受任之初,,自謂究竟大事,,共尊王室?!币簿褪琼憫酥魈栒?,出于匡扶漢室之目的。 然而,,后來臧洪便發(fā)現(xiàn)袁紹并非真心匡扶漢室,,而是以此為旗號壯大自己的勢力。
這段話可謂一千幾百字長信之關鍵句,,點破了袁紹“欲一統(tǒng)山東”的實際目的,,并表明這是“主人”袁紹的目標,不是臧洪等“游士”的期望。 這里最后一句臧洪的意思是因為吸取前人的教訓,,自己才不會投降,,非要死戰(zhàn)到底。信中以三個有功于袁紹卻沒有得到好下場的人為例,,是因為看到他們的結局臧洪才認清楚袁紹的真面目,。這三個人分別是張景明、呂布,、劉勛。 景明是字,,張景明大名已不可知,,是當年幫助袁紹說服韓馥讓冀州的功臣之一,最后“旋時之間…受夷滅之禍”,。劉勛,,是虎牙將軍,在袁紹起兵之初給予了很大幫助,,最后“輙僵斃麾下”,。這兩人的事跡不詳,但也能看出袁紹剛愎自用,,濫殺功臣,。 還有呂布,“呂奉先討卓來奔,,請兵不獲,,告去何罪?復見斫刺,,濱于死亡,。”臧洪認為呂布殺死董卓本是功臣,,投奔袁紹后請求給他增兵,,就算不給也不至于獲罪,甚至還派人追殺,,差點就殺死了呂布,。 正是袁紹對待上述三人的態(tài)度,使臧洪冷了心,。 臧洪通篇信中尊稱袁紹為主人,,稱自己為仆人,貌似感恩舊主,,但通讀原文便能發(fā)現(xiàn)信中對袁紹指責極為激烈,,毫不留情面。所謂主仆稱謂,不過是對袁紹的一種諷刺,。最后還不忘提醒袁紹:北面還有張楊,、張燕、公孫瓚這些人虎視眈眈,,“北鄙將告倒縣之急”,,主人你可得多加小心啊,! 臧洪重大事件之七——死守孤城袁紹看了這封貌似感情真摯,實則陰陽怪氣諷刺自己的信,,當然怒火中燒,,馬上派兵加緊攻城。 東武陽城已被包圍一年,,城中糧食已經(jīng)消耗殆盡,,孤身奮戰(zhàn)的臧洪又沒有援兵可以期待,感覺到失敗已成定局,,臧洪對部下們說道:“袁氏無道,,圖謀不軌,又對我的舊主張超見死不救,。我臧洪出于大義必須去死,,但你們是無辜的,趁著城還未破,,帶著家小出城去吧,。”城中軍民紛紛哭著回應,,全都表示愿誓死追隨臧洪,。 糧食吃光了,守軍們就捉老鼠吃,,老鼠后來也沒了,,臧洪的主簿拿出私藏的三斗米,煮粥來給臧洪喝,。臧洪嘆氣道:“我怎么能自己吃?。 卑阎嗉铀匦轮蟪珊芟〉臓顟B(tài),,分給將士們充饑,。這讓然不夠吃,臧洪最后殺死了愛妾把肉分給了將士們,。已經(jīng)奄奄一息的人們不敢抬頭看臧洪的臉,,痛哭著分食人肉,。
已經(jīng)到人吃人的地步,守軍再也沒有力氣守城,。不久袁紹終于破城而入,,生擒臧洪。 袁紹素來好大喜功,,加上終于獲勝心情大好,,有意對臧洪網(wǎng)開一面。袁紹派人用許多帷幔布置了盛大的會場,,召集諸將見臧洪,。袁紹問:“臧洪,你真是太對不起我了,!今日如此,你服還是不服,?” 這種話一說,,大家都能看出袁紹有意給臧洪臺階下,如果臧洪服個軟,,完全能保住性命,,以后說不定還能東山再起。但臧洪都做到這個份上了,,顯然不會茍且偷生,,臧洪把袁紹狠狠地痛罵一通,最后喊道:“我就恨自己勢單力薄,,不能殺掉你為天下報仇,,服什么服!” 袁紹沒有辦法,,只能殺掉了臧洪,。人群中突然有人站出來痛罵袁紹,袁紹一看,,原來是臧洪的部下東郡丞陳容,。早先陳容被臧洪派出去,因故留在了袁紹軍中,,眼見主公慘死,,再也按奈不住,只求與臧洪同日而死,。 在場的袁紹部下們紛紛嘆息:“如何一日殺二烈士,!” 先前臧洪曾派出兩名部下突圍向呂布求救,,回來時得知臧洪已死,這兩人便沖入袁軍陣中戰(zhàn)死,,甘愿隨臧洪而去,。 結語臧洪作為三國時期的著名義士與割據(jù)勢力之一,,在兩部正史均有長篇傳記的情況下沒有被《三國演義》提到哪怕一次,,是不正常的。這當中有著顯而易見的原因,。臧洪的事跡是否值得稱贊雖有爭議,,但這個人本身有著非常鮮明的性格,放在小說中進行適當加工完全可以非常出彩,。 究竟為什么羅貫中對這樣的重要人物只字未提,? 筆者認為是為了突出小說的主要人物。畢竟臧洪在漢末群雄中有個近乎于獨一無二的特點,,那就是他與曹孫劉三家都沒有任何直接關系,。即便是他打算救張超勢必要與曹操為敵,但最終沒能成行,,兩人的關系中間被袁紹切斷了,。 如果突出臧洪反袁紹這段故事,與演義的故事顯得脫節(jié),,畢竟小說中的袁紹雖然很平庸,,但因為幫助過劉備,又對抗過曹操,,其總體形象仍然偏正面,。臧洪反抗偏正面形象的袁紹,會拖累劉備投靠袁紹的正當性,。 而且臧洪在正史中是天下間難得的義士,,既講仁義又忠于漢室又是一方諸侯,這個形象與劉備太過重復,。為了給主角之一劉備在前期增加戲份,,羅貫中杜撰了不少情節(jié),如果再寫臧洪,,會沖淡劉備的人物形象,。 反之,把臧洪從演義中拿掉,,也絲毫不影響主線故事推進,,不會影響曹操、劉備的情節(jié)走向,,那還不如干脆不寫,。 事實上臧洪的行為到底合不合適,、恰不恰當,在當時就沒有統(tǒng)一意見,。 需要注意的一點,,《三國志》中稱臧洪為義士并且特意大書特書,很重要的因素是臧洪反抗袁紹,,又沒有與曹操實際敵對,。曹操最有威脅的敵人當然是袁紹,官渡之戰(zhàn)后又用了足足七年才平定袁家地盤,,可見過程之艱難,。四世五公的袁氏影響力根深蒂固,所以反對袁紹是曹魏的政治正確,,必須長期宣傳,。陳壽成長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下,對臧洪的判斷必然受到影響,。
裴松之特意引用這段評語,,其實也在委婉的表達他的觀點。顯然,,裴松之與徐眾對臧洪的看法與陳壽毫無保留的褒揚有很大不同,。所以關于臧洪的爭議,古代與現(xiàn)代價值觀的差異不是主要原因,。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筆者在讀臧洪回復袁紹的信件中,臧洪通篇強調(diào)袁紹表里不一,,嘴上匡扶漢室實際暗藏野心,,而且對功臣不念恩情,,殺伐無度,刻薄寡恩等等,?;径荚谂u袁紹,至于張超,,幾乎沒有提及,。顯然臧洪心中也知道,雖然袁紹在為非作歹,,但張超干的事情也稱不上正義,。 所以說,,臧洪的義,,終究是小義,是為朋友兩肋插刀,,不愿同生但愿共死的俠義,。為了一位知己搭上全城百姓性命甚至做出,殺死愛妾分給將士籠絡人心這種道德綁架的事情,。東武陽幾千軍民之死,,臧洪難辭其咎。臧洪拋棄了匡扶漢室的理想與大義,,不顧一切為張超報仇,,將個人恩怨置于國家利益、君臣大義之上,,筆者個人并不認為值得贊揚,。 臧洪的選擇與結局令人遺憾,臧洪丟掉了性命,,袁紹失去了重要部下,,是雙輸?shù)慕Y局。臧洪的事跡已經(jīng)講完,,但漢末群雄仍將陸續(xù)登場,,感興趣的話就請點擊關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續(xù)更新的最大動力,,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