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父親 薛振堂(山西) 至今,,我還保存這一條父親親自為我做的槐木扁擔,,就連扁擔上的鐵鏈、鐵鉤都是父親親自安上的,。每每用它挑東西,,總能回想起父親那慈祥的顏容,回想起父親勤勞,、艱難的歲月,。 父親是一個木匠,但他這個木匠與別的木匠不同,,他只做兩樣他最拿手的東西,,一樣是扁擔,一樣是锨把,。 你不要小看這兩樣農(nóng)具,,在父親眼里,扁擔和锨把就是他做的最好的工藝品,,他在這兩樣東西上傾注了畢生的心血,,研究了一生,琢磨了一生,,直到臨終,,他還沒有放手,一直做著,,做著,。 父親做的扁擔確實好,可以說在同行里首屈一指,,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集市上,人們買扁擔,、锨把,,都先找他,也知道他買東西的地方在哪里。 父親做的扁擔和锨把,,大多數(shù)是國槐木的,。這種槐樹,木質堅硬柔韌,,做成扁擔挑東西負重耐用,,一條扁擔最少可以條150公斤東西。挑上東西,,扁擔忽悠忽悠地上下閃動,,讓人覺得輕松舒服輕快。做成锨把,,硬朗結實,,不容易斷裂。 別看父親沒文化,,是個農(nóng)民,,他對做扁擔和锨把可是做絕了,。先是買槐樹,,他看準一株樹,就知道能做多少條扁擔,,多少根锨把,。人們說,他的眼睛很“毒”,,絕不會走眼,。當他決心要買一棵樹的時候,要對這株樹進行目測,、手量,,然后再雙手合抱一下,就知道樹有多高,,周長有多少,,能解幾塊板子,每塊板子能有多寬,,能做幾條扁擔,、幾根锨把。他算計準了,,就給樹主一個準確的價格,。一般情況下,樹主都不與他討價還價,,知道他不會少給錢的,。 那時候還是生產(chǎn)隊時期,每天要出工勞動。父親大都是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和晚上工作,。為了趕集市賣貨,,從春天開始一直到入冬,他都把生產(chǎn)隊為牲口割草的活計攬下來,,這樣比較自由一些,,憑著勤快,他多年來做到了做活,、割草兩不誤,。 陪伴父親的是一輛小平車、幾把大小的鋸子,、鑿子,、推刨和幾把大小斧頭。這些都是他做扁擔,、锨把的必需工具,。父親走路很快,他那雙大腳板,,一個小時能走十多里路,。為了買到好槐樹,跑遍了方圓50多平方公里的村村落落,。 當時,,河津縣城以北只有兩個村鎮(zhèn)有集市,一個是南午芹,,一個是樊村,。每個村一個月有6天集市,共12個,。父親為了銷售扁擔,、锨把,絕不錯過每一個集市日,。為了趕會,,有時候貨物做不出來,他整夜整夜的加班,。他做的每一條扁擔,,每一根锨把,都要制作到自己的心上,,都要打磨地光滑精致,,扁擔要標注上下,锨把要標注上大頭小頭,,以便人們使用的時候順手舒服,。 就因為父親是做扁擔和锨把的木匠,,就因為父親做的扁擔、锨把質量好,,人們喜歡,,所以,父親當時在河津北坡農(nóng)村一帶很有名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給人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惦念,。 【作者簡介】薛振堂,,男,山西省河津市人,、教育工作者,。河津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副秘書長,,河津市地方志文化研究會特邀研究員,。2016年,入編《中國教育界名人大辭典》,,部分作品入編于中宣部《黨建》雜志,、山西省委組織部《前進》雜志等。作品散見于人民網(wǎng),、鳳凰網(wǎng),、黃河新聞網(wǎng),、中國文學網(wǎng),、《作家時代》、《中國文學》,、《文學月刊》,、《中國教育報》、《中國楹聯(lián)報》,、《北方作家》,、《星星.散文詩刊》、《微篇小說》,、《你我他》文學,、《映山紅》文學季刊、《文學藝術家》,、《中國魂》,、《九仙湖文學》、《故土》文學,、《詩詞世界》,、《炎黃詩學》,、《鵲華》詩刊、《華夏詩刊》,、《中國農(nóng)業(yè)科技報》《山西日報》,、《山西晚報》《河東文學》、等全國各類報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