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 原道 Qzone 從秦朝建立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后,中國歷史上先后出現(xiàn)過兩個明顯的亂世,,那就是西晉后分裂的南北朝時代(包括五胡十六國),,與唐滅亡后的五代十國,這兩個時代驗證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它們從起初的分裂到統(tǒng)一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和原因,也有著亂世一些共同的特點,。
這兩個亂世很容易讓人混淆,,究其原因,無外乎就是時間短且王朝更迭頻繁,。從五胡亂華導致西晉滅亡的公元317年到隋朝建立的公元581年,,之間北方先后出現(xiàn)過十六個大小政權,北魏統(tǒng)一后與南方東晉滅亡后的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并立對峙,,合稱南北朝,。而五代十國從朱溫建立后梁的公元907年開始至宋朝建立的960年,其間中原地區(qū)經(jīng)歷了梁唐晉漢周五代的交替,,同時南方兩廣,、湖南湖北以及四川等西南地區(qū)有大小九個國家,加上太原地區(qū)建立的北漢政權,,共稱“五代十國”,。對于讀歷史的人來說,要記住和弄清這樣多的節(jié)點和事件,,確實要比其他朝代“亂”得多,。
我經(jīng)?;煜@兩個時期還有另外的原因:其一,,這兩個時期最后實現(xiàn)統(tǒng)一大業(yè),最具實力的王朝都是中原地區(qū)的“周”,。南北朝以“北周”為止,;五代十國以“后周”為終;其二,,這兩個亂世的重新統(tǒng)一,,都不是來自外部力量,均發(fā)于其內部政治中心實權掌控者的篡位,。北周外戚楊堅逼迫自己的外孫周靜帝禪位于己,。后周大將趙匡胤也是從自己本應輔佐的后周恭帝手中,,通過“陳橋兵變”,諸將“黃袍加身”奪得了帝權,。 其三,,兩個亂世之后的完全統(tǒng)一,都是在新朝建立后數(shù)年才實現(xiàn)的,。開皇十年(590年),,隋派使臣安撫嶺南,嶺南諸州悉為隋地,,隋文帝完成了全國統(tǒng)一,。宋太祖在滅亡了后蜀、南漢,、南唐后突然死去,,后由繼位的宋太宗趙光義完成統(tǒng)一。其四,,在他們統(tǒng)一的過程中,,均與南方一個國家的末代君王和他們秉具絕世美貌的后妃留下了一段傳奇,也可以說是共同譜寫了一曲亡國悲歌,。那就是被隋所滅的南朝陳后主與他的寵妃張麗華,,被宋所代的南唐李后主與他的愛妃小周后(此處又是周)。他們兩位后主都是亡國于虎踞龍盤的金陵石頭城,,又都以不同風格和成就的詩篇留名后世,,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在一起。陳后主同寵妃張麗華藏于金陵后宮胭脂井中,,后被隋將吊出處死,;李煜與小周后一同被俘入北宋汴京,攜手度過了三年屈辱的囚禁生活后先后抑郁而終,。陳后主所作的淫詞艷曲《玉樹后庭花》被稱為“亡國之音”,;而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后,他的詞從思想和境界上都提升了一個高度,,將其憂國憂民,,離家喪國的追憶和悔恨之情傾訴得淋漓盡致,奠定了他一代詞宗的地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等眾多的詞品佳作被后人傳唱至今,,伴隨著亡國之君的悲慘命運,追隨他們的兩位絕世美女也最終難逃“紅顏薄命”的人生結局,。
這兩個亂世還有一個突出的共同點,,就是標新立異的荒唐帝王多。歷史上各朝代的帝王中有窮奢極欲的、暴虐無道的,、荒淫無度的,,也有多年不理朝政的,但是這兩個亂世中的幾個帝王卻并不能簡單歸于此列,,他們以更讓人不可理喻的荒唐行徑和癖好,,被載入了史冊,也讓這兩個亂世吸引了更多后世人的目光和關注,。北齊的“亡國之君”高緯,,一生干盡荒唐之事,堪稱昏帝之“典范”,,他在位期間,,將自己的愛馬斗雞封爵賜號,地位等同于朝中大臣,。他寵愛婢女出生的馮小憐,,竟與其“坐則同席,出則并馬”,,還突發(fā)奇想地認為馮小憐為世間尤物,,不能僅由他一人獨享,竟命她脫去衣服,,躺在朝堂的案幾上,,供大臣們排隊觀賞,可謂荒唐至極,,為此唐代詩人李商隱有詩曰:“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玉體橫陳”的典故也由此流傳下來,。另一位南朝梁政權建立者,,梁武帝蕭衍,是歷史上唯一的“菩薩皇帝”,,他篤信佛教,,竟不顧及自己的身份,四次舍身同泰寺,,大臣們只得湊足錢財為他贖身,,一共花費四萬億錢,,造成國庫空虛,。五代十國時的荒唐皇帝也不少,如后唐皇帝李存勖寵伶人,經(jīng)常與伶人嬉戲,,伶人為其起一藝名曰“李天下”,。后晉建立者石敬塘為了謀求自保,向遼太宗求救,,打敗后唐軍隊后,,接受耶律德光的冊封為晉帝,向耶律德光行父子之禮,,稱“兒皇帝”,,并把雁門關以北十六州的土地獻與契丹,當時石敬瑭45歲,,耶律德光只有34歲,,可謂無恥之極,留下了賣土求榮的千古罵名,。后蜀皇帝孟昶“溺于聲樂”酷愛戲曲,,被稱“孟郎君”,也是一位頗受后世爭議的帝王,。
分析總結了兩個亂世這么多容易造成混淆的共同點,,再論一論它們的不同之處。首先,,這兩個時代對后世的影響和歷史意義不同,。兩晉南北朝(包括五胡十六國)時期,從鮮卑族拓跋部統(tǒng)一北方建立北魏政權后,,匈奴,、羯、氐,、鮮卑,、羌等北方民族糅合雜居,魏孝文帝時又南遷建都洛陽,,同漢族高門通婚,,進行漢化改革,鼓勵鮮卑貴族子弟學習漢族文化,,他的這些舉措進一步促進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發(fā)展,。同時,司馬氏政權南遷后,,與南方的士族階層相互扶持攀附,,隨著政局的穩(wěn)定,南方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商品經(jīng)濟,、文學藝術也得到了長足發(fā)展,,所以南北朝這個亂世,,是歷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對后世的影響深遠,。而五代十國的分裂是唐朝藩鎮(zhèn)割據(jù)現(xiàn)象的進一步惡化,借著唐末黃巢農(nóng)民起義的發(fā)展,,各地節(jié)度使軍事勢力相繼自立,,逐步形成了以北方中原地區(qū)為政治中心,其他地方割據(jù)政權林立的局面,,并未發(fā)生人口大規(guī)模的流動和融合,,也就沒有此特殊的意義。
另外,,站在歷史回望的角度,,也就是從他們統(tǒng)一之后的隋唐和宋朝的氣象和特征來對比,這兩個亂世所沿伸出來的思想和文化也有著明顯的不同,。我們知道,,北周武帝宇文泰進行過府兵制軍事改革,實行胡漢結合,,廣募關隴豪右,,賜漢官鮮卑姓氏,設立八大柱國和十二大將軍,,其中李虎(唐高祖李淵之祖父),,鮮卑貴族獨孤信、楊忠(隋文帝楊堅之父)等位居其中,,他們之間又進行政治聯(lián)姻,,獨孤信之眾女,長女嫁與北周明帝,,四女嫁與李虎之子,,七女嫁與楊堅,關隴政治集團漸次形成,,這就是緣何有“北方六鎮(zhèn)(北魏太武帝為鞏固國本設立的武川,、撫冥、懷朔,、懷荒,、柔玄六鎮(zhèn),為關隴豪右的發(fā)端)是王氣所聚之地,,走出了北周,、隋、唐三朝皇室,,左右中國三百年歷史”的說法,。簡單說,,就是隋朝和唐朝的開國者不但具有親屬關系而且都具鮮卑血統(tǒng),與北方少數(shù)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在他們所統(tǒng)治的王朝時代也具有少數(shù)民族豪放和包容的特點,,特別是到了唐代,,隨著戰(zhàn)亂的平息,政治的穩(wěn)定,,經(jīng)濟和國力明顯增強,,儒、道,、釋三教融合,,形成了海納百川、繁榮富足,、恢弘壯闊的大唐氣象,,滋育出了自由開放,不拘禮教的文化氛圍,,因此,,唐朝才會成為詩歌的國度,才會出現(xiàn)諸如薛濤,、魚玄機,、李季蘭等才情并茂,不入流俗的女校書,、女道士,;大唐的公主們才會顯露真性情大膽愛恨;才會容忍武氏登臨帝位,。而五代之中,,后梁與后周的創(chuàng)立者為漢人,宋太祖趙匡胤建立的大宋也是另一番景象,,宋太祖現(xiàn)身說法,,吸取后周武將篡奪帝位的教訓,先是“杯酒釋兵權”,,解除了開國功臣們對他可能造成的威脅,,改革軍制,使調兵權與統(tǒng)兵權分離,。然后重用文臣,,“與士大夫共天下”,一批諸如北宋五子,、朱熹等的理學家相繼出現(xiàn),,一批諸如范仲淹,、歐陽修、蘇軾等新科進士開始登臨歷史舞臺,,發(fā)揮他們治國安邦的聰明才智,,“存天理,去人欲”,,“三綱五?!睘閮热莸某讨炖韺W禁錮著宋人的思想,實現(xiàn)著對人民的管理和統(tǒng)治,,所以在大宋的朝堂上,、市井間彌漫著儒家“修身齊家平天下”的文人氣質,充斥著孝悌忠信的道德規(guī)范,,絕少發(fā)生牝雞司晨的現(xiàn)象,。這就是在兩個亂世之后各自所形成的完全不同的社會特性。
以上這些觀點,,是我個人的臆測和杜撰,,如果站在學術的高度來看也許純屬牽強附會,但是歷史就是在不斷的爭論和探究中才逐漸顯現(xiàn)出它的真面目,,就這一點來說,,像我這樣的胡寫亂猜也不失是一種深入學習和記憶的方法和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