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若無人,,其實是沒教養(yǎng) 作者|蒙鵬 在飛馳的火車上,,一位中年大媽鞋子一脫,散發(fā)著難聞的腳臭味,,歪坐在座椅上,,一只腳伸出座位來,一邊摳著腳丫,,一邊對著電話或是大聲唱山歌,,或是大聲武氣的說話。山歌從上車唱到下車,,腳丫也從上車摳到下車,。周圍的人休息不能休息,路過也得側(cè)身,,但中年大媽仿佛視而不見…… 這種情形,,梁實秋先生給做了歸納,叫做“旁若無人”,。 其實,,旁若無人可不止這些。比如,,在封閉的電梯里,,擠滿了人,某個中年瞇著眼睛,,做著深呼吸,,一口一口地吸著紙煙,陶醉在煙草的味道里,,完全沒有看到,,在他的身旁就有“禁止吸煙”的標志。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圖文無關(guān),。 又比如,,“在電影院里……在你聚精會神的靜坐著看電影的時候,,會忽然覺得身下坐著的椅子顫動起來,動得很勻……大概是輕微地震罷?左右探察震源,,忽然又不顫動了……毛病大概是出在附近的一位先生的大腿上,。他的足尖踏在前排椅撐上,繃足了勁,利用腿筋的彈性,,很優(yōu)游的在那里發(fā)抖……”(梁實秋《旁若無人》) 再比如,,在某個公共衛(wèi)生間里,某個男子跑進來,,急匆匆解決了,,又急匆匆跑出去,也不管方便的時候?qū)χR桶沒有,,更不管馬桶旁邊那“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便后請沖沖”等提示。 請恕筆者不能一一舉例了,。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旁若無人者有以下特點。首先是自我陶醉,。不管是列車上的中年大媽,,還是電梯里的男人,抑或是電影院里的“顫動者”,,他們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不顧及身邊人的感受,也不會想到顧及身邊人的感受,。 再是眼睛普遍不好,。對于“請保持安靜”“禁止吸煙”“便后請沖沖”等友情提示,就像眼睛蒙上一層皮,,或者就是他們的視覺真空,,或者干脆裝著沒看見。不知者無罪嘛,。有了這“近視”的缺陷,,反倒是一塊“金字招牌”,合適的時候不妨拿出來亮亮,。 旁若無人者都有一肚子歪理,。有的是“我開了錢,愛這么樣就怎么樣”,,比如火車上那位中年大媽,。有的是“礙不著別人”,比如電梯里吸煙的男子,。有的是“你管不著”,,比如電影院里的“顫動者”……這套歪理,足以讓他們打敗百分之九十的“敵人”,。 若是遇到較真的,,非要跟他們理論一番,,旁若無人者就會拿出自己的殺手锏。那無非是大嗓門,,或者是胡攪蠻纏,,再加上一肚子歪理齊上陣。較真者往往落荒而逃,。因為他們要臉,,旁若無人者往往是不要臉的。 “人不要臉,,鬼都害怕,。”更何況是人呢,。 對于不要臉的人,,道德約束是不起作用的,友情提示更是會適得其反,,讓其勃然大怒,。唯一的辦法是懲罰和教訓(xùn),讓其長點記性,。 關(guān)鍵是,,你說他違反公德,那是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你要說他違法,,那也不至于。因此,,對于這類人,,實在是“沒法子的事情”。 這類人,,就是郭春柏老師所說的“爛人”,。說白了,就是缺乏教養(yǎng),,就是爛德行,,就是自私自利。教養(yǎng)是成長環(huán)境長期作用的結(jié)果,。要想改變,,非是一朝一日之功。因此,,同旁若無人者做斗爭,,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