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就是這么神奇,,有時簡單幾個方塊字,就會構造出一個意蘊無窮的迷人世界,。 “杏花春雨江南”可為絕佳例證,。三個詞,,六個字,,單看很普通,組合在一起,,卻威力驚人,,立刻會引發(fā)出無窮無際的聯想。特定空間、特定節(jié)氣的許多經典景象,,如草長鶯飛,,花紅柳綠,白墻黛瓦,,煙雨迷蒙,,山似眉峰,江水如藍,,諸如此類,,瞬間浮現腦海。甚至可以說,,要找出比這更好的句子來形容江南春日之美,,有點困難。 然而,,我又時常疑心這句詩有誤,,杏花是否該替換成桃花呢?桃花在江南隨處可見,,杏花卻似乎沒有見過,。作為工作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幾十年的江南人,在江西沒見過杏花,,沒吃過杏子,,在寧波同樣如此。江南有杏花么,?或者古時候有,,現在沒有? 后來,,我查了該句的出處,,人家元代詩人虞集明明白白就是這么寫的??汕?,這位作者也是江西人,生于才子之鄉(xiāng)撫州崇仁,,為元詩四大家之一,。他在一闕寄給朋友浙江仙居人柯敬仲的詞《風入松》中,寫下了“憑誰寄,、銀字泥緘,,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边@樣的句子。 浙贛兩省地域相鄰,物候相近,,“杏花春雨江南”應該是他們兩人關于家鄉(xiāng)的共同記憶吧,,故被詞人用來作為“鄉(xiāng)愁”的意象代表,這和晉人張翰的“莼鱸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叭松F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虞集的言外之意,,是想用張翰這句警語,安慰被讒言落職的柯敬仲,。 后人不一定記得全詞,,但這六個字,卻被廣為流傳,,甚至成為很多書,、畫、印,、文的重要題材,。著名畫家徐悲鴻就曾自題一聯“白馬秋風塞上,杏花春雨江南”,,一雄奇陽剛,,一秀麗溫婉,可謂絕對,。詩人余光中在其散文名篇《聽聽那冷雨》之中,,也闡發(fā)了此一意蘊。如果說張若虛是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倒全唐”,,那虞集則是憑這六個字“橫絕千古”,。 在江南,杏花和春雨,,好似一對佳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前代一些著名詩人的作品里,,亦可印證這一點。南宋陸游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寫的是臨安杏花?!翱妥庸怅幵娋砝?,杏花消息雨聲中”,是陳與義的名句,,曾得到宋高宗激賞,,寫的是湖州杏花。而南宋詩人釋志南的“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直接就把二月春雨喚作杏花雨了。 北方農歷二月,,“春雨貴如油”,,描繪杏花的作品,少了雨的濕潤,,倒是多了些月光的輕盈,。東坡先生知徐州時,寫過一首《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詩曰: “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萍,。”在他筆下,,人與花與月,,都是有生命的,杏花飛簾,,明月入戶,,主動來找詩人,詩人欣然赴約,,攜客置酒踏花影,,醉舞于杏花之下,場面實在太美,,難怪人家稱他為“坡仙”,。陳與義另一名作《臨江仙·憶昔午橋橋上飲》,有“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之佳句,,亦是描繪月下杏花。 在古代文學作品里,,杏花是南北皆有的,。那么當代呢?之所以會提出懷疑,,估計很多人和我之前一樣,,因為不認識杏花,,以至于視而不見。現實之中,,分不清桃李梨櫻梅杏的人十有八九,,故曰無杏花。另一方面,,可能真沒見過,。我和不少園林界專業(yè)人士聊過,他們都說,,南方園林很少用杏花,,因而南方城市人要想在自己的城市見到杏花,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寧波,,杏樹也是有的,不過多在鄉(xiāng)間,。2018年3月份,,去寧海茶山看二葉郁金香,回程路過龍?zhí)洞?,瞥見路邊人家院子里有幾株紅萼白花的花樹,,初以為江梅,轉念一想,,花期不對,,此時梅花早已落盡,甚至有些已枝間有子初成了,。于是停車觀察,,當看到花朵背面反折的萼片,才知道原來這不是江梅,,就是我苦苦尋覓多年的杏花,,那一刻真是欣喜異常,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應該就是這樣吧! 車繼續(xù)往象山方向行駛,,去往另外一個目的地,。在路邊一個村落,又看到了兩樹粉色云霞,,這又是什么呢,?細細觀察,居然還是杏花,,顏色比龍?zhí)洞宓母計善G,。不知是品種不同而致花色有異,?還是花開不同階段而導致顏色有變? 忽然想起,,古人“紅杏枝頭春意鬧”,、“一枝紅杏出墻來”之“紅”,也許就是這種淡淡的粉紅,,不是我們平常以為的那種深紅、大紅,。詩人楊萬里對杏花之色,,有十分經典的描述:“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彼位兆凇堆缟酵ぁけ毙幸娦踊ā芬灿芯拭枋觯骸安眉舯?,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毙踊ǖ念伾秃帽冉^色佳人的臉頰,,白中帶粉,,粉里透白,是那種自自然然的美,。 在北方,,杏花卻是城鄉(xiāng)常見樹種,輕輕松松就可以遇見,。2018年6月去煙臺出差,,在毓璜頂公園附近一戶人家院子里,看到一株果實初黃的大樹,,主人告訴我這就是杏樹,。春天在寧波初識杏花,夏天就在煙臺看到杏實了,,還有比這更開心的事情么,?前段時間出差河南,在漯河市舞陽縣一個村落走訪,,看到好些農家小院里的高大杏樹正含著紫紅色的花苞,,在藍天麗日下非常引人注目,可惜沒帶相機,。返程那天早晨,,我信步走到沙澧公園,,忽然偶遇十來株頗有些年份的杏樹,且二三株正芳華初綻滿樹如雪,。這個意外驚喜讓我猝不及防,,趕緊跑回賓館去取相機,留下了一些滿意的圖片,,算是為這次河南之行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在寧波城區(qū),我只在鄞州公園東南角的梅樹中間,,看到一些杏樹,。這也是那次茶山之行后的新發(fā)現。認植物就是這樣,,一旦熟悉了,,它們也就隨處可見了。不知是園林工人搞混了,,還是有意為之,,里面梅杏比例幾乎各半,倒為我觀察杏樹提供了不少便利,。這三年來,,我年年留心觀察,期待一睹盛況,,拍點春雨杏花之類的圖片,,但這些杏花總是開得稀稀疏疏,今年亦然,,連拍張像樣的花枝都很困難,,殊為憾事! 也許杏樹是歸屬于鄉(xiāng)村的,,它們習慣了在村頭,、在河岸、在院落自由自在生長,,不喜歡城市的喧囂,,不習慣這樣被圈養(yǎng)著。說來也是,,離開了鄉(xiāng)野自然的杏花,,還是那“春雨江南”的杏花么? -----the end--------- 跟著草木 走過四季 關愛自然 敬畏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