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北榆南櫸”之說,,意為北方多榆樹,,南方多櫸木。故榆科榆屬植物,,在浙江并不多,,浙志列舉了9種,其中全省最為常見,,也是我個人頗為喜歡的,,是獨具特色的榔榆(Ulmus parvifolia)。 月湖公園的榔榆 談榔榆之前,先說說榆科榆屬的科屬長榆樹(Ulmus pumila),。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榆樹是和桑樹齊名的樹種之一。在不少成語之中,,桑,、榆連在一起使用,如“桑榆暮景”,。又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隅”是指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意為日落時陽光照至桑榆樹端,用以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榔榆的葉子互生 唐詩之中,,提到“桑榆”的作品也不少,。如初唐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里,即有“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的句子,。中晚唐詩人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中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則更為著名,。別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照射出的晚霞還可以漫天云錦,、燦爛迷人呢,,與曹孟德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有異曲同工之妙。 甬港北路二號橋的垂枝榆 北方榆樹常見無需贅言,,問題是寧波有沒有榆樹呢,?查浙江植物志,有記載說“全省平原地區(qū)普遍栽培,,尤以杭嘉湖平原最多”,,似乎浙江西、北部常見,,寧波并未被重點提及,,應(yīng)該也有,但小山尚未觀察到,。不過,,榆樹的變種—垂枝榆(Ulmus pumila L. 'Tenue')卻是比較常見的,二號橋附近的甬港北路兩邊,、兒童公園都有配置,。垂枝榆葉子脫光的時候,枝干彎曲盤旋,,形同龍爪槐,,及至互生、多鋸齒的葉子長出來,,便可和羽狀復(fù)葉的龍爪槐輕松區(qū)別開了,。 甬港北路二號橋的垂枝榆 浙江九種榆屬植物之中,多數(shù)分布在個別縣市,,唯有榔榆“全省各地均產(chǎn)”,,故在寧波多見。榔榆有很多別稱,,如小葉榆,、秋榆、掉皮榆,、豹皮榆,、撓皮榆、紅雞油等,。名字是了解植物的一把鑰匙,,從這些別稱之中,我們可以解讀出關(guān)于榔榆的很多信息,,從而更好地了解這種植物的突出特征,。 榔榆的葉子小而精致,秋季變色 榔榆之有小葉榆別名,,是和科屬長榆樹相比較而言的,,榔榆的葉子,多而繁密,,質(zhì)地相對更厚,,而尺寸只有榆樹二分之一左右,故稱小葉榆,。榔榆之所以被稱為秋榆,,是因為一般榆屬植物多在春天開花,北方人春日外出時,,總會摘點榆錢回去吃,,獨有榔榆花開在夏秋之際,,故曰秋榆。 榔榆樹皮 榔榆別名之中,,紅雞油最奇怪,,想來是指榔榆“傷口”流出的紅汁液,很多關(guān)于榔榆古樹的報道提到這一點,?!秶辆G化》2015年01期報道了陜西咸陽市永壽縣甘井鎮(zhèn)北五星村云寂院內(nèi)的一株榔榆,樹齡約1610年,,高約20米,,樹冠覆蓋面積240平方米。據(jù)說,,如此高大的榔榆,,全國僅存4棵,是林木中的“活化石”,。上世紀(jì)60年代,,鄰村一王姓村民試圖砍伐此樹當(dāng)柴禾,但在砍伐大樹主干時,,樹身流出血色汁液,,被嚇止?!妒咄韴蟆酚幸黄P(guān)于當(dāng)?shù)乩朴芄艠涞膱蟮?,題目就是“十堰房縣現(xiàn)3600歲古榔榆樹,流出樹漿如鮮血”,。 榔榆樹皮上常有斑斑點點 榔榆別名之中,,與樹皮相關(guān)的最多,如掉皮榆,、豹皮榆,、撓皮榆等都是。樹皮之與眾不同,,是榔榆最大的辨識特征,。掉皮榆、撓皮榆兩個名字,,說的是榔榆樹皮比較容易脫落,,且是不規(guī)則脫落,中國植物志的描述是“裂成不規(guī)則鱗狀薄片剝落”,。榔榆樹皮脫落的斑塊,,顏色深淺不一,與科屬長榆樹那種深縱裂明顯不同,,有點像蟲子咬出來的一樣,,斑塊形同大大小小的祥云,,又如獵豹皮毛之斑點,頗具藝術(shù)之美,,和法國梧桐,、豹皮樟屬于同一種類型。 姚隘路中間綠化帶的榔榆 榔榆生長階段不同,,樹皮顏色也不一樣。年輕的榔榆,,外層顏色灰白,,內(nèi)層米黃,看起來清新淡雅一些,。寧波中興路至福明路之間的姚隘路上,,道路中間隔離帶頗寬,布置有不少這樣的榔榆,。每次開車路過,,總不免多看兩眼,有次正好帶著相機(jī),,利用等候紅綠燈機(jī)會,,見縫插針拍了幾張圖片。 上海辰山植物園水生植物區(qū)的榔榆 年份較久的榔榆,,樹皮灰褐色,,內(nèi)層深黃,樹干好似鑄鐵生銹一般,,看起來非常結(jié)實,。榔榆在陸地和岸邊皆可生長良好,近水岸邊的榔榆,,基部還會生長出板根,,幫助固定主干,暢通呼吸,。我在上海辰山植物園水生植物區(qū)域,,就看到這么一棵板根明顯的榔榆(見上圖)。 榔榆翅果橢圓形 榔榆樹皮斑駁,,枝葉細(xì)密,,姿態(tài)優(yōu)雅,到深秋初冬,,葉子還會變色,,是一種非常好的觀賞樹種。比起榆樹,,其適應(yīng)性更強(qiáng),,分布更加廣泛,,華北、華東,、西南,、華南皆有。我就曾在武漢大學(xué)的荷花池邊,、溫州的江心嶼景區(qū),,以及前面提到的辰山植物園,遇見過不少有點年頭的榔榆樹,,每每看到它們,,頗有“他鄉(xiāng)遇故知”之感。 我印象最深的一棵榔榆樹,,在寧波月湖公園,。12月2日早晨,去共青路拍重陽木,。忽然發(fā)現(xiàn)近 梁?;芟?附近的大草坪上,一株大榔榆樹屹立于天地之間,,主干粗短卻頗為遒勁,,樹身多瘤狀突起,雖歷經(jīng)風(fēng)雨,,卻依然生機(jī)勃勃,,廣闊的樹冠,覆蓋了一大片草坪,,綠草地上,,秋葉滿地,樹上樹下,,都在黃綠之間,,一對戀人正在樹下親密拍照,場景十分美好,。 那一刻,,忽然感覺季節(jié)的變幻、生命的律動以及天人的和諧,,都在這一株榔榆樹上了,。 跟著草木 走過四季 關(guān)愛自然 敬畏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