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Artlib線上展覽 | 大千世界——張大千藝術(shù)展

 弘雅書房 2020-12-23

大千世界——張大千藝術(shù)展

 —

The Boundless Universe:Art Exhibition of Chang, Da-Chien

前言

張大千先生是20世紀中國畫壇的藝術(shù)巨匠,,是在國內(nèi)外都具有典型性與影響力的藝術(shù)大師,。他不凡的人生經(jīng)歷與卓越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為世人所矚目。本期展覽分為“汲古出新”,、“臨摹敦煌”,、“推陳出新”、“大風堂收藏”四個單元,,通過張大千的作品與收藏系統(tǒng)地展示其一生的藝術(shù)成就,。帶您走進“大千世界”!



01

 汲古出新 


1919年張大千拜曾熙,、李瑞清為師,,學習詩文、書畫,。二人同時也是著名的鑒賞家,,并與上海著名收藏家狄平子、龐萊臣等人交往頗深,,加之張大千本人亦熱衷收藏書畫名跡,,因此他得以開闊眼界,長期近距離領(lǐng)會古代繪畫中的奧妙,。其早期作品以模仿石濤為門徑,,遍學王蒙、盛懋,、吳鎮(zhèn),、唐寅、仇英,、徐渭,、陳淳、陳洪綬,、董其昌,、弘仁、髡殘,、八大山人,、梅清、任伯年等人,。在追摹前人作品時,,真正做到了學古,、融古、化古,,所作“臨仿作品”許多都與原作難分真贗,,足見他對古人作品的觀察之細、領(lǐng)會之深,。

20世紀40年代之后,,在山水畫方面,張大千以學習元代王蒙為門徑,,繼而開始追慕五代董源、巨然的畫風,。以體悟黃山,、華山、雁蕩山,、峨眉山,、青城山之自然變化為楔入點,以高遠,、平遠的圖式和獨特的筆墨技法為手段,,形成了一種嶄新的、充滿古意的山水畫風格,。在花鳥畫中,,他一方面追求宋代院體富麗金碧的風格,一方面也多作大寫意潑墨荷花和“沒骨”花卉,。在人物,、走獸作品中則兼取敦煌藝術(shù)與五代兩宋繪畫特點,以極富力量感的線條和驚艷的色彩塑造形象,,與之前清新簡淡的風格相比產(chǎn)生了很大變化,。

張大千從文人繪畫、宮廷繪畫,、宗教繪畫甚至民間繪畫中汲取營養(yǎng)廣收博覽,,加之其個人的藝術(shù)領(lǐng)悟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得作品能夠集古人之大成,,并有所創(chuàng)新,。因此到了20世紀60年代左右,張大千才能夠開創(chuàng)出以潑墨,、潑彩技法為特征的嶄新畫風,。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秋山蕭寺圖  1940年

126cm×56cm  紙本設(shè)色

該作品作于1940年,王蒙山水的氣質(zhì)特征卓然再現(xiàn),,松秀厚透,,極為得法,。這類作品既體現(xiàn)了大千的習古歷程和繪畫淵源,同時也是傳統(tǒng)繪畫名跡如何得到再闡釋和再利用的絕佳例子,。王蒙,,字叔明,號黃鶴山樵,,是元代第一書畫大師趙孟俯的外甥,,善詩文、書法,,工畫山水人物,,從外祖趙孟俯風韻中來,又參酌唐,、宋諸名,,更以董源、巨然為宗,,變古創(chuàng)法,,自立門戶,為“元四家”之一,,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王蒙對張大千一生的藝術(shù)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張氏曾大量臨摹王蒙之作,,時間長達十年之久。在歷代大師當中,,王蒙是張大千花時間最長且研究臨摹最徹底的,。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仿石濤山水圖

紙本設(shè)色

此畫是張大千所繪仿石濤筆意圖,圖中有一位仗竹高士,,高士于樹叢高山之中,。有石濤筆意。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仿石溪燕山圖  1937年

115cm×50cm  紙本設(shè)色

此圖為張大千仿古佳作,。作者仿清初四僧之一的髡殘的筆法描繪了兩位長者持杖站立在一山崖上觀瀑,,只見遠山高聳入云端,林木蔥郁,,一道懸瀑沿山勢三折跌落,,濺起陣陣白霧。畫面構(gòu)圖飽滿,,層次分明,,遠景、中景,、近景的刻畫一絲不茍,。筆觸細致,,多用焦墨短筆點簇,墨色交融,??钍稹岸〕笪逶路率廊藢懷嗌饺燮偎瓢倨吚祥L兄方家雅教。大千張爰時借居昆明湖上聽鶴館,?!?鈐朱文“張爰”、白文“張季”,、白文“大風堂”,、朱文“山水姻緣等于婚媾”等印。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仿石濤山水

張大千用了近半生的時間學習石濤,,其仿的石濤與真跡毫無二致,,活脫脫“石濤復生”。他這種惡作劇,,不知使多少著名的畫家、收藏家,、鑒賞家上當,。張大千造石濤的假畫,在上海還瞞過了著名畫家黃賓虹,。


張大千收藏了多件石濤書畫,,他曾對自己的朋友說,“收藏石濤真跡最多時約五百幅”,。這其中,,張大千以假換真的例子想必有不少。
畫家葉淺予說,,“張大千是所有中國畫家中最勤奮的,,把所有古人的畫都臨過不止十遍?!睍嬭b賞家,、史論家傅申評價張大千:“他是身上拔一根毫毛,要變石濤就變石濤,,要變八大就變八大,,要變唐伯虎就變唐伯虎?!?/p>


但作為一位書畫大家,,張大千的特別之處在于師古而不拘泥于古,成就自己的風格,,他把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書畫融匯貫通,,形成了自己的境界,以致于被徐悲鴻譽為“五百年來第一人”,。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仿王蒙青卞隱居圖  1949年

163cm×51.3cm  紙本設(shè)色

此畫之創(chuàng)作靈感源自王蒙《青卞隱居圖》,,現(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張大千于1919年在上海收藏家狄葆賢處觀賞這幅珍品,,留下深刻印象,。1949年夏天,即他離開中國大陸前夕,,根據(jù)王蒙《青卞隱居圖》的構(gòu)圖創(chuàng)作此幅《臨青卞隱居圖》,。1950-51年張大千旅居印度大吉嶺,得到羅家倫大使多方幫助,,成功在當?shù)嘏e辦畫展,。張大千得悉羅家倫大使熱愛中國書畫,特以此作贈與羅家倫大使,,感謝他熱誠幫助,。羅家倫亦為此題詩贊揚,并且珍藏至今,。

此畫與2008年佳士得春季拍賣中《臨王蒙夏山高隱圖》同是大千抗戰(zhàn)后成都時期(1944-1949)的作品,,屬仿古寫生后期,已漸達揮灑自如的境界,。

大千1927年初游黃山以來,,不斷游歷名山勝境,,擷取自然靈氣來描寫所見的景物。在敦煌的兩,、三年期間,,他藉臨摹來認識及熟悉,,以至掌握古人之繪畫語言,,達成心手相合的訓練。張大千曾說:“畫山水一定要實際,,多看名山大川,,奇峰峭壁,危巒平坡,,煙嵐云靄,,飛瀑奔流,宇宙大觀,,千變?nèi)f化,,不是親眼看過是不上了筆尖的?!痹谂R摹王蒙的同時,大千沒有一筆一樹的去模仿,,在構(gòu)圖的章法安排,,筆墨的疏密濃淡,光影之明暗對比,,布局之走向,,設(shè)色之秾艷亮麗等,無不細心致力,,絕不是依樣照抄,,反而再創(chuàng)造了另一種的王蒙風韻。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仿王蒙林泉清集圖  1946年

56cmx140.7cm  紙本設(shè)色

大千三臨《林泉清集》,,構(gòu)圖基本相若,,位置變化差異甚微。本幅與首臨本相距僅半年,,他對山樵筆墨技法掌握更趨熟練,。全畫以墨為主,僅于樹干、房舍,、及雅集高士衣服上敷施淺赭,,其色調(diào)淡雅,見文人逸致,。在布局與筆法上極得王蒙畫中結(jié)構(gòu)重巒疊嶂及皴法縝密細如牛毛的特色,,于山體肌理及前沿松樹枝干針葉的刻劃上。更窮盡其神髓,。選材則精挑舊楮,,其紙質(zhì)細潤,光滑如鏡,,略泛微黃,,下筆順暢不滯,發(fā)墨淋漓不黯,;既師法前賢,,則所呈色澤沉穩(wěn)內(nèi)斂,燥猛之氣全消,,古意滲溢紙上,,益收牡丹綠葉之效。畫家心思之細巧,,于此盡見矣,!

鈴印:張爰,、大千居士,。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巫峽清秋  1935年

76cm×37.7cm  紙本設(shè)色

此作是仿北宋時期畫家王詵的風格創(chuàng)作而成的青綠山水。題識:井絡高秋隱夕暉,,片帆處處憶猿啼,,有田誰道不思歸。白帝彩云天百折,,黃牛濁浪路三迷,,音書人事近來疑。浣溪紗,。乙亥(1935年)春日大千居士并題,。

鈐印:張爰之印。

又題:巫峽清秋,。仿王晉卿筆,,為養(yǎng)儒先生法家正之,張爰,。鈐?。捍笄А⒋箫L堂,、大千豪發(fā),。

此作2011年5月31日參加由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舉辦的2011年春季拍賣會中國近現(xiàn)代畫專場,最終以16,488,900元人民幣成交,。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巫峽清秋  1939年

124.8cm×35.5cm  紙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1938年張大千幾經(jīng)輾轉(zhuǎn)由北平回到四川,,隱居青城山上清宮。此畫為大千先生隱居于青城山之后,,仿南朝時期張僧繇的風格創(chuàng)作而成的金碧山水,。在臨仿前人技法上真正做到了學古、融古,、化古,。畫面以體悟山勢與云的自然變化為契入點,略施淡墨,,稍加赭色皴擦,,色彩以青綠與朱砂相間,明快艷麗,,具有清新雅致的藝術(shù)效果,。畫中的云環(huán)繞山體,,凸顯出山石和樹木,,使得整個畫面更為生動。


02

 臨摹敦煌 


敦煌莫高窟保存了4至14世紀間的735個洞窟,,有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15尊,是舉世矚目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它展現(xiàn)了1000多年間中國藝術(shù)的發(fā)展脈絡,,尤以五代之前的藝術(shù)遺存最為珍貴。張大千正是對敦煌藝術(shù)進行全面整理,、臨撫,、學習、繼承和發(fā)揚的先驅(qū)之一,。

1938年張大千居于成都時,,友人嚴敬齋多次向其描述了敦煌莫高窟中所存的魏晉隋唐時期的珍貴壁畫,這直接促使張大千產(chǎn)生了赴敦煌考察的愿望。探求高古藝術(shù)面貌,,從中汲取創(chuàng)作的營養(yǎng),,以臨摹的方式將千里之外的珍貴藝術(shù)展現(xiàn)于公眾面前,皆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1941年春末至1943年的兩年零七個月時間,,張大千首先為敦煌莫高窟編號,共編309窟,,是第一位完成這一工作的中國人,。張大千之子張心智,畫家孫宗慰,,油工竇占彪,、李復,喇嘛畫師昂吉,、格朗,、三知、夏吾才朗,、杜杰林切,,友人謝稚柳,侄張比德,,門人肖建初,、劉力上等人先后參與到臨撫敦煌壁畫的工作中。他們分為三組,,兩組臨摹,,一組加工畫布準備顏料。今天我們看到的臨摹作品,,當是張大千合眾人之力而成,,當然他是其中的靈魂人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他們主要采用先以玻璃紙勾摹輪廓,,然后利用日光透出正稿并標以顏色的方法。在形象和用筆方面,,以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將壁畫的形象描摹出來,,又試圖以自己的推斷在摹本中還原因年代久遠而產(chǎn)生變化的色彩。期間共得摹本276件,,涉及佛像,、菩薩像、佛本生故事,、說法圖,、經(jīng)變圖,、供養(yǎng)人像、藻井裝飾圖案等多種題材,。

臨摹敦煌的經(jīng)歷,,使得張大千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極大的轉(zhuǎn)變,人物形象更加飽滿生動,,線條流暢而富于變化,,賦色濃艷又不失端莊。作品帶有了更多職業(yè)畫家工細,,富麗的風貌,,與單純的文人畫風拉開了距離。這些作品分別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展出于蘭州,、成都、重慶,、日本東京,、法國巴黎等地,為世人了解敦煌藝術(shù)的偉大成就提供了契機,。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臨摹北魏·三世佛像

96.5cm×177.6cm

此圖臨摹于敦煌莫高窟第263窟,,南壁后部中層。三世佛是指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佛。三世佛意味著佛的存在于時間上既有限,,又無限,,罔始靡終,延綿不絕,。表示了佛佛相生,,更替不已這一深奧的哲理。圖中三佛并立,,椎髻,,偏袒袈裟,作說法狀,。兩側(cè)菩薩,,寶冠天衣長裙,體態(tài)優(yōu)美,。上部兩飛天巾帶回環(huán)繚繞,襯托出輕捷的飛動感,。此圖色彩典麗,,線描工整,,菩薩、飛天的組合既對稱而又富有變化,。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莫高窟觀音大士像

115cm×50cm  紙本設(shè)色

款識:敬橅漠高窟唐人大士像一區(qū),,寄奉君璧道兄永充供養(yǎng)。蜀郡張大千,。題簽:莫高窟第五十四窟唐畫大士像,。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臨摹北魏夜半逾城圖軸

74.8cm×54.2cm  絹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的是“夜半逾城”的佛教故事。釋迦牟尼做太子時,,有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種痛苦,,為了尋求解脫諸苦的方法,決定舍棄王族生活,,于一日夜間乘馬逾越毗羅衛(wèi)城入山修行,。

原壁畫《夜半逾城》繪于敦煌莫高窟第329窟,畫面繁雜,,色彩豐富華麗,。畫中悉達多太子頭戴寶冠,騎馬握韁,,天神為他托住馬蹄,,奔騰于空中。馬前有騎虎的仙人開道,,身后有天女,、力士保護。伎樂飛天奏樂散花,,流云飄動,,天花飛旋。

此圖與壁畫有較大差別,,僅截取悉達多太子與白馬為畫面主要內(nèi)容,。悉達多太子騎白馬背上,左手執(zhí)韁繩,,右手掌心向外,,其頭光上部有藍綠色華蓋,意喻信念堅定,、勇往直前,。整幅畫線條飄逸輕快,色彩以藍,、白為主,,點綴紅色,。悉達多的衣著、面部及四周天花均未敷色,,采用了意象性描繪,,并以白馬躊躇不前的神態(tài)與悉達多堅定前行的姿態(tài)作對比,突出了悉達多太子的虔誠信念,。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臨摹隋·佛像(未完成稿)

90.2cm×69.1cm

四川博物院藏

該圖臨摹于敦煌莫高窟何窟不詳,。繪佛像一尊,結(jié)跏趺坐于蓮花座上,,右手施大無畏印,,左為拈花手。佛像面部安詳,,雙目微睜,,佛頭螺髻只平涂了藍色,佛的眼,、臉,、耳、頸,、手,、足作了初步暈染,還沒有點睛,。佛的背光為火焰紋,,其向上的升騰感襯托出佛的莊嚴,而其色彩采用石青,、石綠與紅色搭配在一起,,鮮艷奪目,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臨摹隋維摩示疾圖軸
1941—1943年
120.1cm×96.1cm  布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此圖臨摹的是莫高窟203窟西壁龕北側(cè)《維摩詰經(jīng)變·文殊師利》壁畫,。隋代的維摩詰經(jīng)變主要分布在莫高窟第262、420,、423,、425、433等窟,?!毒S摩詰經(jīng)變》是莫高窟中重要的經(jīng)變圖,,現(xiàn)在保存下來的有30多壁。“維摩詰”,意為潔凈,,沒有染污,。據(jù)《維摩詰經(jīng)》記載,,維摩詰原是一得道菩薩,,轉(zhuǎn)世后成為一位頗具神通智慧、非凡辯才的居士,。有一次維摩詰稱病在家,佛派被譽為“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和眾大弟子前去探病,,維摩詰遂與文殊展開辯論,。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臨摹隋文殊問疾圖軸

1941—1943年
124cm×89.3cm  布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該幅即為文殊師利前去探望的場景。文殊菩薩頭戴寶冠,,束高髻,,多重頭光暈染,面相豐圓,,長眉細目,,結(jié)跏跌坐于金剛座上,面向維摩詰作說法狀,身邊菩薩和弟子凝神靜聽,,左側(cè)有飛天散花,。畫面承襲隋代以“文殊師利問疾品”為主要內(nèi)容、布局和構(gòu)圖形式,,畫面增加了“觀眾生品”中的舍利弗和“香積佛品”中的化菩薩,。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臨摹初唐·供養(yǎng)菩薩像

144.6cm×65.6cm

四川博物院藏

這身供養(yǎng)菩薩臨摹于敦煌莫高窟401窟,北壁東側(cè),。菩薩頭戴寶冠,,面形豐滿,雙眼微睜,,朱唇含笑,,頭部微傾,肩上斜披天衣,,腰系長裙,,飾瓔珞佩環(huán)釧。她右手托舉琉璃珠邊盤,,透出纖柔的手指,;左手下垂輕握紗帶,神態(tài)瀟灑,,姿態(tài)優(yōu)美,。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臨摹初唐涅槃像

65.9cm×163cm  絹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此圖是對敦煌第120窟的涅槃像的臨摹?!澳鶚劇?,佛教用語,即指成佛,。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本名喬達摩·悉達多。生于公元前565年左右,,卒于公元前485年,。據(jù)佛經(jīng)記載,釋迦牟尼(佛陀)十九歲時,,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遂即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三十歲左右在菩提樹下悟道,,弘法四十余年,。八十歲左右在拘尸那迦城示現(xiàn)涅槃。

該畫再現(xiàn)的是釋迦牟尼涅槃的場景,,俗稱“臥佛”,、“睡佛”。釋迦牟尼位于整幅畫中央,,周圍有前來舉哀的菩薩,、弟子及各國國王。此圖著力描繪了釋迦牟尼死后安詳,、恬靜的神態(tài)及菩薩的泰然,,與眾弟子哀哭悲泣痛不欲生的沮喪表情形成強烈對比。此圖色彩艷麗,,表情刻畫生動,,安排位置錯落有致。

據(jù)《大般涅槃經(jīng)》所記,,“釋迦涅槃像”應為“頭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后背東方”,“右脅而臥”,,而此圖釋迦涅槃像卻是“頭枕南方,,左脅而臥”。這種左脅而臥的涅槃像,,非涅槃像主流,,其是否具有更深層的含義有待進一步研究。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臨摹楊枝大士圖軸

1941—1943年
195cm×72cm  絹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圖中所繪楊枝大士像,,頭頂華蓋,,華蓋由傘蓋和垂幔組成,傘蓋頂部飾白色蓮花托燃燒火焰的摩尼寶珠,,傘蓋周圍紗網(wǎng)垂幔,,四周邊沿均有小珠串成的瓔珞裝飾。華蓋下大士束高發(fā)髻,,頭部有圓光,,藍色長發(fā)披肩。面相豐圓飽滿,,眉目細長,,高鼻,唇邊上下有胡須,,長垂耳,。上身袒露,,斜披絡腋,青綠色腰彩打結(jié)于腹前,。下身穿赭紅色長裙,,披帛自雙肩繞臂垂于體側(cè),披帛兩角尖長,。戴項圈,,飾臂釧手鐲,身上瓔珞珠寶點綴,,裝扮華麗,,衣服紋褶細密,線條流暢,。右臂微曲下垂提凈瓶,,左臂上抬曲于胸前施說法印。赤雙足站立于紅色蓮座之上,。身體比例勻稱,,肌肉感強烈,腰部微扭成S型,,寶像華貴,,氣勢威儀。畫面左上留有藍色長條榜題位置,,但內(nèi)中無字,。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臨摹盛唐鬼怪圖軸

218.4cm×71.9cm  絹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稱:“謂或人物、或屋宇,、或山水,、或鞍馬、或鬼神,、或花鳥,,各有所長?!笨梢?,“鬼神”內(nèi)容在當時已經(jīng)成為和人物、花鳥一樣的獨立題材,。敦煌壁畫中的鬼神形象,,于晚唐時期的四天王冊中可見。四天王是佛教中掌領(lǐng)鬼魅,、護衛(wèi)世尊之神,,其周圍多繪有他們所掌管的熱病鬼、餓鬼,、夢魘鬼,、飛鬼,、惡鬼等形象。這一時期的鬼怪形象多為陰森恐怖,,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

此圖描繪的是南方天王座下的雙鬼,前面一鬼上身裸露,,下身著獸皮及紅色遮裹,,正被他自己手仗上盤曲的蛇咬了耳朵,痛得齜牙咧嘴,;站在他身后的綠發(fā)鬼怪,,為此笑得下巴脫臼,趕緊用手托住張開過大的嘴巴,。此圖區(qū)別于一般鬼怪面目猙獰的陰郁形象,,兩鬼身體健碩,表情夸張,,生動詼諧,;線條勁健,用敷色深淺的差異表現(xiàn)肌肉明暗和骨骼質(zhì)感,,立體而生動,。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臨摹五代地藏菩薩圖軸

163.1cm×111cm  紙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地藏菩薩與觀音、文殊,、普賢共稱佛教四大菩薩,。“地藏”二字意為“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相傳每年農(nóng)歷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薩誕辰之日,,安徽省池州市九華山為其道場,。地藏菩薩因立下度盡六道中生死流轉(zhuǎn)眾生大愿,故而?,F(xiàn)身于人,、天、地獄等六道之中,,亦有六地藏之稱,,其佛語為:“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此幅地藏菩薩作沙門相,,光頭,戴風帽,,身穿田相袈裟,,高鼻豐唇,,面相圓潤飽滿,戴項圈手鐲,。左腿微盤,,跌坐于蓮花寶座上,右腿伸出,,赤足踩于蓮花之上,。右手向上曲指置于膝頭,左臂彎曲舉于胸前,,拇指,、食指拈扶錫杖。菩薩身后,、腦后有圓形的身光,、頭光,飾以云紋,、半團紋等圖案,。身光的圓與頭光的圓相交,蓮座寬于身光,,與菩薩的面相與身姿成協(xié)調(diào),、穩(wěn)定之勢。菩薩頭光上端浮纏枝花卉華蓋,,上飾瓔珞珠幔,。地藏菩薩兩側(cè)站立佛教弟子,梳高肉髻,,右側(cè)弟子身穿青衣,,左側(cè)弟子身穿紅衣,均手持經(jīng)卷,。菩薩身后幻化出云彩,,左右對稱,分布均勻,,分別代表了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阿修羅道,、人道、天道,,六道輪回,。人物眼部未點睛。畫面上部有七處榜題長條,,均未題字,。通幅設(shè)色艷麗,,描繪細膩入微,為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的代表作品之一,。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臨摹涼國夫人圖軸

215.1cm×128.4cm  布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唐朝滅亡后,,曹議金是沙州地方政權(quán)的執(zhí)掌者,其家族前后統(tǒng)治這一地區(qū)一百二十余年,。曹議金時代是敦煌供養(yǎng)人像的最盛時期,,營造佛窟是曹氏維護統(tǒng)治、鞏固政權(quán)的重要措施之一,。該畫是對榆林第19窟壁畫的臨摹,,該窟是歸義軍節(jié)度使曹元忠(曹議金第三子)的功德窟。此窟主室甬道南壁第一身供養(yǎng)人是曹元忠的畫像,。公元944年至974年,,曹元忠擔任歸義軍的節(jié)度使,955年被朝廷正式敕封為沙州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同平章事,。與曹元忠像對稱的甬道北壁第一身女供養(yǎng)人畫像便是涼國夫人翟氏的畫像。

畫中涼國夫人頭戴桃形冠,,冠上飾以鳳紋,,兩側(cè)插步搖,雙鬢作抱臉髻,。面貼花子,,細眉豐唇,雍容華貴,。唐代白居易《長恨歌》中:“云鬢花顏金步搖,。”便是對此妝容的生動描繪,。瓔珞珠壁環(huán)結(jié),,疊壘串繞飾于項前。身穿大袖襦裙,,雙肩披帛,,腳穿繡花云頭鞋,。雙手持盤,,跟隨身后的是其長女。



03

 推陳出新 


經(jīng)過“師古人”,,臨摹敦煌,,遠去異國之后,張大千的畫風產(chǎn)生了極大地轉(zhuǎn)變,。從整體的畫作來看,,精細的摹古作品減少了,,人物、山水雖有古風,,但多出于自運,。寫景作品之中,部分是憶寫故國山川,,也有紀錄海外游蹤之所及,。潑墨潑彩不僅是張大千繼其集傳統(tǒng)大成之后走向個人創(chuàng)新巔峰的畫風,也是他去國十余年后,,成功地將中國畫中潑墨大寫意風格結(jié)合當年世界抽象繪畫潮流,,開發(fā)出他獨特豪放、法古變今,、前無古人,、走向世界畫壇的偉大成就。這時大千先生的筆墨技巧已經(jīng)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地,。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仕女擁衾圖  1946年
117cm×47.3cm  紙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此幅仕女圖作于張大千敦煌之行后,,畫面風格一改之前清麗雅致的畫貌,變得更加有裝飾趣味,,色彩也比之前的畫風濃艷,,尤其是左下角這塊色彩秾麗的羅衾上,花紋圖案沿用了敦煌壁畫中的圖案紋樣和用色方式,。仕女形象也有較大的變化:體態(tài)更為健美,,一改明清以來那種消瘦、病態(tài)的美,;面部結(jié)構(gòu)和手部結(jié)構(gòu)也是吸收了敦煌人物的造型特點,。

此幅繪畫風格不僅受敦煌壁畫的影響,應當還受日本浮世繪畫風格的影響,。張大千早年隨張善孖在日本學習織染,,對織物紋樣、色彩很精通,,后來還多次去日本為古董商人做書畫鑒定,,或許在這些過程中會受到浮世繪畫風的影響。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瑞士雪山  1965年
173cm×344cm 

此幅《瑞士雪山》是罕見的大千潑墨潑彩的巨幅精品,?!度鹗垦┥健芬詽饽珴姵鰤汛T的山頭再以石綠石青潑點其中,張大千把傳統(tǒng)精華充分吸取并借鑒西方繪畫的現(xiàn)代思想,,嫁接到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中大膽創(chuàng)新,,巧妙的把東方美與西方美融合在一起,他的潑彩潑墨山水畫作品看似現(xiàn)代與抽象,卻不乏傳統(tǒng)山水畫得神韻,,不露半點西方繪畫的痕跡,,在他的潑彩潑墨作品中,突出表現(xiàn)的是墨跡,、色暈甚至很少有筆跡,,注重追求形式以及詩韻意境。

此作參與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夜場”成交價1.6445億元人民幣,。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益都游  1966年
96cm×60.4cm  紙本設(shè)色
 
《益都游》為畫家1966年在巴西寫贈親家李子章,,屬其1960年代潑彩山水的上乘之作。當時大千的潑墨潑彩技法已臻成熟,,尤喜將潑彩與傳統(tǒng)山水結(jié)合表現(xiàn),。畫中對具有厚度與質(zhì)感的礦物顏料的運用得心應手,右下側(cè)的溪山樹石,,重于勾勒,,左上方的云霧峰巒,偏于潑染,,雖對比強烈,,然皆統(tǒng)一于墨章色暈的氤氳氣象中。筆下溪山,,雖稱海外,,無缽故國,正是大千“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積苳與鄉(xiāng)愁的寫照,。

鈐?。簭堧妓接 ⒗隙L流尚可攀,、八德園,。大千唯印大年。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愛痕湖  1968年
76.2cm×264.2cm  絹本潑彩

1965年秋,,張大千與友人張目寒等游瑞士,、奧地利諸國,在奧地利著名的風景勝地亞琛湖畔(Aachensee),,有數(shù)日之勾留,。關(guān)于此行的細節(jié),張大千在翌年創(chuàng)作的另一本《愛痕湖》落款中,,曾這樣寫道:“年前與藝奴漫游歐洲,,從瑞士入奧國,宿愛痕湖二日,,曾做此詩以戲之,?!彼嚺辉敽稳?,聽名字似是一女子,。文中提到的詩,也見于《愛痕湖》的題款:“湖水悠悠漾愛痕,,岸花搖影狎波翻,。只容天女來修供,不遣阿難著體溫,?!? 詩旖旎而側(cè)艷,似張大千經(jīng)歷于亞琛湖畔的,,不僅有悅目的美景,,也有動心的情事。張大千將“亞琛湖”譯為“愛痕湖”,,或取“留情之地”的意思,。 這一樂事,必給張大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游歐歸來的幾年內(nèi),,他以“愛痕湖”為題,創(chuàng)作了多幅山水,。

此絹本《愛痕湖》,,乃張大千《愛痕湖》系列中最精彩、尺寸最大的一幅,。它曾兩次入選國際大展,,并被編入展覽圖錄。落款的年代為戊申(1968年),,即與張大千平生巨構(gòu)《長江萬里圖》創(chuàng)作于同年,。


畫面描繪的是遠眺亞琛湖的所見:前景為青翠的山巒,后景則一泓湖水,,掩映其間,;湖的后岸,又有淡墨,、淡彩勾勒的屋舍,。采用的手法,乃張大千開一代畫風的“潑彩”:抽象的墨與彩“潑”出的山,,如海浪般洶涌于畫面,;清晰、謹飭的房舍,,則靜處于“波濤”間,。構(gòu)思的宏闊,與細節(jié)的清晰,有機地融為一體,。這是張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藝術(shù)與中國傳統(tǒng)文人藝術(shù)的水乳交融之作,,也是以現(xiàn)代的語言,對北宋雄偉山水的現(xiàn)代性翻譯,。故與《長江萬里圖》一樣,,這一幅《愛痕湖》,不僅是張大千的藝術(shù)臻于化境的象征,,也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最成功的“現(xiàn)代性突圍”,。

鈐印:
大千唯印大年、直造古人不到處,、大風堂 戊申夏日寫愛痕湖一曲,,爰翁。

此作于2010年5月17日晚,,中國嘉德2010春拍近現(xiàn)代書畫 “借古開今—張大千,、黃賓虹、吳湖帆及同時代畫家”專場中以100,800,000元人民幣成交,。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松風曉靄圖 1969年
187.5cm×95.5cm  紙本設(shè)色

《松風曉靄圖》作于1969年,,正值張大千潑墨潑彩創(chuàng)作的顛峰期。


張氏先把墨彩倒在畫紙或畫絹上,,然后讓墨彩半自動式地流動,。此創(chuàng)作手法及有關(guān)視覺元素與美國戰(zhàn)后藝術(shù)流派如抽象表現(xiàn)主義和行動繪畫之風格相呼應,顯示張大千對西方藝術(shù)潮流觸覺之敏銳,,并從中吸取養(yǎng)份,,突破其個人風格。


此畫充滿著對比之元素: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陰陽,、明暗、抽象和模仿細節(jié)共冶一爐,。天藍和孔雀石綠潑彩令構(gòu)圖具節(jié)奏感,,畫面頂部的輕柔白霧乃張大千在1967年至1969年間喜用白色的佐證。最后他按照墨彩的情況在畫面上添加蒼松,、樹枝等,,令畫面充滿戲劇性和詩意。


題識:爰翁,,己酉(1969年)八月作,。

鈐印:大千唯印大年,、直造古人不到處,、大風堂,、自詡名山足此生。

在保利2013春拍“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夜場”專場中,,此畫以3400萬元人民幣成交,。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桃源圖  1982年
209cm×92.2cm  紙本潑墨潑彩

《桃源圖》是張大千晚年潑墨潑彩畫的代表作,與其生平最后巨制,、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廬山圖》作于相若時期,,同屬張大千創(chuàng)作生涯中壓卷之作,。

《桃源圖》是張大千眾多潑墨與潑彩山水畫中較為成功的一件作品,。畫中大面積的墨彩交漬、畫幅邊緣的山石與桃樹的精致描繪,,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畫面左下方的小船與山澗引導觀者從圖式中去找尋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意境。然而,,張大千并沒有急于描繪“桃花源”的具體景致,,畫中主要部位大面積的變幻墨彩,讓“桃花源”繼續(xù)保留著那份千古的迷人魅力,。這正是繪畫藝術(shù)的魅力體現(xiàn)與神韻所在,。

一九七六年張大千正式申請到臺灣定居,覓得臺北城郊的外雙溪,,再一次經(jīng)營他的寶島世外桃源,。當大千忙于籌建摩耶精舍的期間,他同時進行一幅潑彩的《桃源圖》大軸,,一直到1982年農(nóng)歷十二月才完成,,并題詩及長跋如下:“種梅結(jié)實雙溪上,總為年衰畏市喧,;誰信阿超才到處,,錯傳人境有桃源。摩耶精舍梅甚盛,,二三朋舊見過吟賞,,歡喜贊嘆,引為世外之歡,,且謂予曰:自君定居溪上,,卜鄰買宅種花,雞犬相聞,,燈相照,,君欲避喧,其可得乎,?相與大笑,!”

大千本來期望在外雙溪依山傍水與農(nóng)家田園為伍,,但是萬沒想到,農(nóng)地不久便成為富戶的新小區(qū),,摩耶精舍竟被周圍高樓大宅環(huán)伺,,安靜的桃源變成了“雞犬相聞”,他只得認命地與來客相對大笑而已,!

如此自我解嘲式的題詞,,卻也是描述他一生遷徒世界各地,尋覓世外桃源的最佳寫照,。因為從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棄地重覓,一直到老死外雙溪,,仍未覓得他理想中的桃源,。最后他終應覺悟到世上豈有桃源在?只是“錯傳人境有桃源”,,即使他忙碌找尋,、經(jīng)營了一輩子,結(jié)果還是回到原點,,那就是他年輕時所說的:“世已無桃源”了,!

一生追求“美”的境界的張大千,他的逃避與投荒,,尋尋覓覓,,辛辛苦苦,只為與“美”相守,。桃源,,是他唯美理想的投射,或許,,終究是無法擁有的海市蜃樓,。

此作參與香港蘇富比2016春拍,成交價2.7億港元,。

<< 滑動查看

近現(xiàn)代  張大千  廬山圖
180cmx1080cm  絹本水墨設(shè)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廬山圖》氣勢磅礴,,青綠水墨淋漓,暉映交融,。全卷從左上方鄱陽湖,,廬山含鄱口畫起,從水天一色的鄱陽湖進入云氣暉映的崇山峻嶺之中,。下部古木森然,,郁郁蔥蔥,上部峰嶺疊嶂,,逶迤起伏,,變幻無常,,正中則是一瀑飛瀉,紫煙繚繞,,左上角浩浩淼淼,,似見彼岸。

畫中屋宇,、樓閣,、小橋、茅亭星羅棋布,,若隱若現(xiàn),,山中云霧飄渺,壑底生煙,,峰上重重密林,,后面的峰巒時隱時現(xiàn),。煙消云散處峰巒林木詳實細密,,深沉之處既虛又實,潑重墨,、重彩如黑云蔽日,。雖說用的是大千晚年獨創(chuàng)的潑墨潑彩法,但與常見的不盡相同,。畫面上群山叢樹還是實筆多,,勾勒精到、皴擦厚實,、點染凝重,,與潑墨潑彩形成的云霧虛幻相映襯,更顯得蒼蒼莽莽,,瑰麗絢爛,。大千在畫上自題詩云:“從君側(cè)看與橫看,疊壑層巒杳靄間,。仿佛坡仙開笑口,,汝真胸次有廬山。遠公已過無蓮社,,陶令肩輿去不還,。待洗瘴煙橫霧盡,過溪高坐峨嵋山,?!边@也就解開了何以大千一生沒有去過廬山,卻將廬山選作可能成為自己絕筆的題材,,原來廬山之美,,早在大千胸中醞釀,,聚天地之精華,集江山之瑰麗,,這就是畫家意中的廬山,,也即畫家心中的祖國河山。


04

 大風堂收藏 


大風堂——張善孖,、張大千畫室名,。大風堂畫齋由張善子、張大千昆仲在上海拜師學藝時共同創(chuàng)建的,。在二十世紀20年代,,張善子、張大千在上海西門路西成里客居時,,因有緣收藏到明朝畫家張大風所畫《諸葛武侯出師圖》,,對此畫愛不釋手,加之對張大風的畫藝十分傾慕,,且又同姓張,,故在極其得意之余,張善子,、張大千昆仲即將西成里居室的廳堂取名為“大風堂”,。

張大千身兼書畫家、鑒賞家,、收藏家和作偽高手等多重身份,,其書畫收藏與創(chuàng)作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張大千以唐寅,、陳洪綬、石濤和八大山人等明清畫家的作品為主要收藏對象,。四十年代之后,,則尤其關(guān)注五代宋元名跡,收藏了包括董源《瀟湘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趙佶《祥龍石圖》、王居正《紡車圖》,、王蒙《夏日隱居圖》等諸多名作,。他自身的創(chuàng)作也明顯受到這些藏品的影響,開始出現(xiàn)新的面貌,。張大千與一般收藏家,、鑒賞家的不同之處正在于,他不僅要了解古代書畫的風格特征和傳承源流,,更要擴展自身的視野,,擴大師承的對象,,使歷代名家、名作能為其創(chuàng)作所用,。因此,,要研究張大千的藝術(shù)源流和風格變化,就不能不研究他的收藏,。

明代  陳洪綬  右軍籠鵝圖軸

107cm×45.6cm  紙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此件作品曾被收入《大風堂書畫錄》中,,且有“多包本”存世,是研究張大千收藏與創(chuàng)作的重要資料,。

釋文:溪亭洪綬畫于看儛書屋,。

鈐印:章侯氏(白文方?。?、大風堂珍玩(朱文方印),、敦夙好齋(白文方?。⒍ㄕ渫妫ㄖ煳姆接,。?、葉名灃?。ò孜姆接,。?/span>

陳洪綬(1599—1652),,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凈名,晚號老遲,、悔遲,。浙江紹興府諸暨縣人。崇禎年間召入內(nèi)廷供奉,。明亡入云門寺為僧,,后還俗以鬻畫為生。陳洪綬擅長表現(xiàn)文學題材,、歷史典故方面的內(nèi)容,,以流暢富于變化的線條塑造生動的人物形象,中晚年作品中形象夸張,,采取變形手法,,風格鮮明,。同時兼擅花鳥題材,設(shè)色典雅清麗,,富有裝飾性,。張大千早年收藏有數(shù)量可觀的陳洪綬作品,其人物,、花鳥畫受到陳洪綬影響很大,。

清代  石濤  高士臨溪圖軸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309.5cm×132.3cm  紙本墨筆
四川博物院藏

此圖遠處高峰突聳,中部山巒起伏,,近景水流平緩,,純用水墨畫成,筆法洗練,,墨法酣暢淋漓,。張大千早年山水畫多從石濤作品入手,得其法門并能自運,,其所仿制的石濤作品甚至曾騙過陳半丁,、黃賓虹等鑒賞家。

釋文:打鼓用杉木之捶,,寫字拈羊毫之筆,,卻也快意一時。千載之下淂失難言,。若無透關(guān)之手,,又何敢拈弄圖苦勞耳。時庚午長夏偶過岳歸堂,,徽五先生出紙命作此意漫請教正,。清湘石濤濟樵人。

鈐?。呵逑娴廊耍ㄖ煳姆接,。⑸乒轮犹焱瘡胫畬O原濟之章(白文方?。?、四百峰中箬笠翁圖書(白文方印)

石濤(1642-1708),,原姓朱,,名若極,小字阿長,,別號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號有元濟,、原濟等。廣西桂林人,。明靖江王朱贊儀十世孫,,朱亨嘉之子。因國變出家為僧,。早年寓居安徽宣城與“新安派”畫家交往密切,。康熙兩次南巡時,,石濤在南京,、揚州兩次接駕,獻詩畫有意向上層靠攏,。后入北京結(jié)交上層官員,,以書畫作為交際工具。晚年定居揚州,,以賣畫為生,。

明代  杜瓊  疊嶺松溪圖軸

明成化三年(1467年)

137.5cm×43.6cm  紙本墨筆

四川博物院藏

此圖遠景主峰高聳,中景溝壑縱橫,,近景叢林掩映,。一高士林下策杖,童子攜琴相隨,,是明代文人畫的典型圖式,。作品技法與元代文人畫之間有著明顯的承接關(guān)系,與之后沈周,、文征明的畫風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可以說杜瓊的畫風有著承前啟后的意義,是“吳門畫派”形成時期的重要畫家,。張大千以學“四僧”和宋元繪畫為世人所重,而此件作品被收入《大風堂書畫錄》中,,可以說明張大千師法對象和收藏品類的豐富性,。

釋文:鹿冠老人杜瓊七十二歲。

鈐?。憾攀嫌眉危ㄖ煳姆接,。⒙构诶先耍ò孜姆接,。?、張澤之印(白文方印),、藏之大千(朱文長方?。?/span>

杜瓊(1396—1474),,字用嘉,,號東原耕者、鹿冠道人,,江蘇吳縣人,。著有《東原集》、《耕馀雜錄》,。博學明經(jīng)擅長詩文書畫,。山水畫宗法五代董源及元代王蒙,以干筆細皴為主,,略施淡墨渲染,。

清代  石濤  長安雪霽圖軸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274.1cm×122.4cm  紙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此圖山巒層疊,繪雪后山景,。右側(cè)畫山下河流,,左側(cè)山勢蜿蜒曲折。近景松樹枝干分明,,遠山層林則多以橫點概括,。山林中有一茅屋,內(nèi)有一高士抱琴賞雪,。全圖蒼茫渾厚氣象萬千,,留白處自然靈動,在壯麗的氣氛中也不乏生動自然之趣,。此圖被收入《大風堂書畫錄》中,,是張大千收藏的最重要的石濤作品之一。

鈐?。嚎喙虾蜕校ò孜姆接,。⒊忌獫ㄖ煳陌孜姆接,。?、老濤(朱文方印),、冰雪悟前身(白文方?。⑺陌俜逯腥趔椅虉D書(白文方?。?。

“人翁”即王騭(1613—1695),字辰岳,一字人岳,,號相居,。山東登州府福山縣人。順治十二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后任江西巡撫、閩浙總督等職,。石濤在北京期間與王騭交往頗多,,為其創(chuàng)作有數(shù)件作品。

清代  龔賢  秋林書屋圖軸

154.5cm×63.8cm  紙本墨筆
四川博物院藏

龔賢(1618—1689)又名豈賢,,字半千,、半畝,號野遺,,又號柴丈人,、鐘山野老。江蘇昆山人,,寓居金陵,。早年曾參加復社活動,入清隱居不出,,他與同時活躍于金陵地區(qū)的畫家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等并稱“金陵八家”,。擅長詩文,書法學米芾,,能自成一體,。著有《香草堂集》。龔賢以山水畫見長,,畫山石樹木以中鋒用筆,,筆力雄厚,擅長用積墨法反復皴擦點染,,強調(diào)墨色中的細微變化,作品有“黑”,、“白”兩種風格,,特點鮮明。此件作品曾經(jīng)張善孖收藏,后被張大千繼承收入《大風堂書畫錄》中,,并鈐有張大千中年鑒藏印,,說明其對這件作品十分鐘愛。

釋文:畫寄韋玉道翁,,半畝龔賢,。

鈐印:香草堂(朱文圓?。?、善孖心賞(朱文方印),、不負古人告后人(朱文方?。⒋笄в文浚ㄖ煳臋E圓?。?、敵國之富(朱文方印),、藏之大千(白文方?。?/span>

清代  王原祁 仿云林山水圖軸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103cm×43.3cm  紙本墨筆

四川博物院藏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號麓臺、石師道人,。江蘇太倉人,。康熙九年(1670)進士,,官至戶部侍郎,,人稱“王司農(nóng)”。以畫供奉內(nèi)廷,,康熙四十四年與孫岳頒,、宋駿業(yè)等人編《佩文齋書畫譜》,康熙五十六年主持繪《萬壽盛典圖》,。擅畫山水畫,,以黃公望為宗,偏好干筆焦墨,,層層皴擦,,用筆沉著,自稱筆端有金剛杵,。與王時敏,、王鑒,、王翚并稱“四王”,是“婁東畫派”核心人物,,其畫風在清代產(chǎn)生了極為重要影響,。晚清至民國時期,以李瑞清,、曾熙,、張大千等人為代表的畫家,開始逐漸試圖擺脫“四王”畫風的影響,,轉(zhuǎn)而追求更為自由的“四僧”風格,。但張大千卻收藏有王原祁的作品,可以說明其在收藏方面的視野和廣度,。

清代  石濤  送春圖軸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247.1cm×134.4cm  絹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一六九七年左右,,石濤在揚州興建“大滌草堂”,借此表明自己試圖洗滌為名利奔波的內(nèi)心世界,。但事實上,,晚年定居揚州的石濤有著更為實際的考慮,在此之后,,他主要依靠鬻畫為生,,選擇揚州這個經(jīng)濟文化都非常繁榮的城市無疑是明智之舉。其晚年與揚州名流交游雅集,,并應友人的需要,,創(chuàng)作了許多尺幅巨大的作品。此圖以巨幅描繪山林草木樓閣江水,,意境遼闊,。筆法瀟灑洗練,蒼老稚拙,。張大千擅長大幅山水畫創(chuàng)作,,有多件作品明顯借鑒了此圖的筆墨語言和圖式特征。

釋文:一水分門可閉關(guān),,年年佳麗送人寰,。春風九十只余日,墨雨千重獨破閑,。方寸塵埃邀補助,,天涯圖畫合隨班。有詩莫對鶯兒說,,只恐歌聲入夏間,。時甲申大滌子送春作畫于廣陵之耕心草堂。

鈐?。捍鬁熳樱ㄖ煳膱A?。?、搜盡奇峰打草稿(白文方?。?、向年苦瓜(朱文方印),、清湘后人(白文方?。⒂诮駷槭鼮榍彘T(朱文方?。?、藏之大千(朱文方印),。

清代  石濤  荷花紫薇圖軸

清康熙三十六(1697年)
125cm×54.8cm  絹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此圖上部繪紫薇花,,下部繪盛開的荷花。紫薇花以沒骨畫成,,荷花略以淡墨勾畫荷葉葉筋,。右上側(cè)以行書題詩一首。此圖原為著名藏書家嚴谷生所藏,。嚴氏字式誨,,陜西渭南人。章士釗,、張大千,、于右任等當時著名的文化名人都曾到其藏書樓借閱古籍。張大千與其交往甚密常有作品相贈,。

釋文:紫薇花放庭前樹,,花放紫薇郎正來。卻羨繁紅今日好,,使知草木愛仙才,。清湘野人游戲之余。丁丑,。

鈐?。呵逑胬先耍ㄖ煳姆接。?、四百峰中若笠翁圖書(白文方?。⒐壬亟鹗瘯嫞ㄖ煳姆接,。?、歸于小仙(白文方印),、周夢谷秘笈?。ㄖ煳姆接,。㈤T王氏珍藏(白文方?。?、大風堂珍藏(朱文方印),、大千好夢(朱文方?。?/span>

清代  金農(nóng)  雙鉤竹圖軸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
105.4cm×54.4cm  紙本設(shè)色
四川博物院藏

此圖以墨筆雙鉤畫竹,,利用竹子枝葉之間的疏密錯落,,形成一種和諧的視覺效果。作品用筆奇拙,,凝練厚重,,是其典型畫風。張大千收藏有多件金農(nóng)墨竹作品,,還曾以自藏金農(nóng)《風雨歸舟圖》換得徐悲鴻收藏的《溪岸圖》,。

釋文:

乾隆戊辰予從江上移居南城隅,書堂前多隙地,,命薙氏芟除宿草,,買龍井山僧叢竹百竿種之,每一竿約費青蚨三十,。予遂畫竹,,以竹為師。人以為好,,輙目我老文,、坡公。又有愛而求之者,,酬值之數(shù),,百倍于買竹。三載中得畫竹題記詩文五十八篇,,為廣陵友人鏤板以傳,,即今之奉宸院卿江君鶴亭也。近復畫竹不倦,,別出新意,,自謂老文、坡公無此畫法,。興化鄭板橋進士亦擅畫竹,,皆以其曾為七品官,人爭購之,。板橋有詩云,,畫竹多于買竹錢,,予嘗對人吟諷不去口,益徵信吾兩人畫竹見重于人也,。使板橋聞之,,能不囅然一笑乎?

予得前朝舊牋一番,,作王右丞飛白竹,,舉付授詩弟子江都項均,均裝成小立軸,,復請予題,因為書之,,令觀者不能測老夫麝煤狐柱何從而施之紙上耶,。游戲神通自我作古。七十六□□漫記,。

鈐?。荷诙∶ò孜姆接。?、金農(nóng)印信(朱文方?。⑸茖I心賞(朱文方?。?、大風堂珍玩(朱文方印),、不負古人告后人(朱文方?。⑦t秋簃(朱文方?。?。

金農(nóng)(1687—1763),字壽門,、司農(nóng),、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壽道士等,。浙江人。乾隆元年(1736)受裘思芹薦舉博學鴻詞科,,但應試未中,。后遍游名山大川,,中年之后開始作畫,晚年寓揚州鬻畫為生,,為揚州畫壇代表人物,。金農(nóng)博學好古,富有收藏,,作畫內(nèi)容多簡練,,用筆渾厚古拙,追求質(zhì)樸生動的趣味,。其書法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擅長隸書并吸收碑刻的特點,用筆多折少轉(zhuǎn),,字形方正,,時人稱為“漆書”。

結(jié)語

張大千的一生是為藝術(shù)執(zhí)著的一生,,值得被后人所了解,。張大千用心鉆研繪畫,總結(jié)了歷代繪畫風格的優(yōu)點與不足,,他雖“師古”但不“泥古”,,積極地從中國古代藝術(shù)中汲取養(yǎng)分,最終開創(chuàng)了以潑墨,、潑彩技法為特征的嶄新畫風,,創(chuàng)造出千變?nèi)f化的畫境。讓我們真正地感受到“大千世界”的奇妙無窮,。
參考文獻:
[1] 傅申.張大千的世界[M],,中國臺北:羲之堂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
[2]李永翹.張大千畫語錄[M],,海南攝影出版社,,1992.
[3]張明遠.今日美術(shù)館書庫·中國名畫家全集:張大千[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成玥璇.淺析敦煌壁畫對張大千仕女圖的影響[J].美術(shù)教育研究,2020(12):30-31.
[5]亓曉慶. 張大千繪畫藝術(shù)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6]祁添添. 張大千潑墨潑彩山水繪畫風格探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9.
[7]張紅.石濤對張大千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影響[D].安徽大學,2011.   

往期回顧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guān)注我們,,每天讀點人文與藝術(shù)

[ 文/編  《弘雅書房》  

編輯部:樂詩 ]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官方網(wǎng)站:www.artlib.cn

合作請加微信:linjiaqi1063

歡迎評論區(qū)留言

 每一個好看 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