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留意過我之前寫的Marantz評論文章,,或許大家會知道我曾經(jīng)也是Marantz的粉絲之一,。我家的第一臺Marantz CD機是CD63SE,入門級,,性價比很突出,。在CD63SE之后就換成了CD63 MKII K.I版本,,也就是發(fā)燒友們俗稱的“簽名版”CD63SE,,這臺機的產(chǎn)量并不多,在選件方面明顯要比CD63SE更好,。其中,K.I就是石渡健先生的名字簡寫,,意味著這款器材由石渡健先生親自改良,。當然,,有K.I標識的Marantz器材并不只有CD63MKII K.I,但發(fā)燒友卻知道Marantz里面但凡有K.I標識的器材,,不論定位是高端還是入門都被視為精品器材,。 我對K.I版的器材是情有獨鐘的,,喜歡的不僅僅是它的聲音,還有就是其特殊性,。所以,,即使家里換了音響系統(tǒng),我還是把這款CD機保留下來作為紀念,。但要說到特殊性,,那就不得不說到Marantz近期推出的旗艦組合SA-10 S1和PM-S10 S1,它們是石渡健先生監(jiān)制下所推出的兩款器材,。它們不僅僅是Marantz新一代的旗艦,還是石渡健先生在Marantz的收官作品,,這使得SA-10 S1和PM-S10 S1在Marantz產(chǎn)品當中有著特殊的意義。正因為這樣的關(guān)系,,SA-10 S1和PM-S10 S1在設(shè)計上有著意想不到的地方,。 “沒有DAC芯片”的播放機 在SA-10 S1的設(shè)計上,Marantz宣稱SA-10 S1是一臺沒有采用“DAC芯片”的CD/SACD播放機,。對于我個人的理解而言,,應(yīng)該說是一臺沒有采用現(xiàn)成DAC芯片的CD/SACD播放機更合適一些。其實現(xiàn)成且高性能的DAC芯片實在太多了,,什么ESS9038PRO,、AKM4497等,很多旗艦CD/SACD機都在使用,。但Marantz居然不直接采用這些現(xiàn)成的DAC芯片,,這是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既然不用現(xiàn)成的DAC芯片,,那Marantz采用什么方式來實現(xiàn)D/A轉(zhuǎn)換,?為此,Marantz邀請了當年飛利浦TDA1547 DAC芯片的設(shè)計師Rainer Finck來設(shè)計SA-10 S1的D/A轉(zhuǎn)換部分,,該部分的架構(gòu)主要源于TDA1547 DAC芯片,。說到TDA1547,它是Philips公司提出的BitStream(比特流)方案之后的第一款DAC芯片,,其原理是先通過Delta/Sigma調(diào)變器將多bit數(shù)字信號轉(zhuǎn)換為單bit數(shù)字信號,,再經(jīng)過低通濾波變?yōu)槟M信號。 SA-10 S1對數(shù)字信號的處理方式分為兩部分,,Marantz分別將它命名為MMM-Stream和MMM-Conversion,,前者負責數(shù)字濾波、數(shù)字調(diào)變和過采樣,,不管你播放的是CD或SACD,,還是通過電腦USB端口給予的信號,它先把數(shù)字信號統(tǒng)統(tǒng)變換成1bit/11.2MHz規(guī)格的DSD信號(DSD256),,然后交由MMM-Conversion(以每聲道2只AHCT574觸發(fā)器組成)處理之后再輸出模擬信號,。換句話來說,SA-10 S1的D/A轉(zhuǎn)換部分就相當于將一只DAC芯片拆分為兩部分,。 文章寫到這里我需要特別指出一點,,SA-10 S1的D/A轉(zhuǎn)換過程是直接對DSD信號進行轉(zhuǎn)換的,這就是所謂的直解DSD,。因此,,如果你播放的是SACD碟,或者通過電腦播放DSD文檔時,,DSD信號僅僅通過重采樣之后就直接被D/A轉(zhuǎn)換了,,不涉及“DSD-PCM-模擬”的過程。如果你手頭上有大量的SACD碟或者DSD文檔,,那么SA-10 S1就能滿足你對直解DSD的追求了,。 圖中正方形的芯片就是SA-10 S1的MMM-Stream部分,4塊長方形的芯片就是MMM-Conversion部分,。其中,,MMM-Conversion部分的每聲道使用2只AHCT574觸發(fā)器芯片組成全平衡D/A轉(zhuǎn)換 模擬放大部分采用兩級HDAM模組,同樣以全平衡方式進行放大,,所以在信號線的選擇上平衡線是好聲的必然選擇 SA-10和PM-10都有獨立的耳機放大線路,,驅(qū)動力和聲音品質(zhì)也是完全能夠接受的 SA-10的數(shù)字輸入/輸出模塊。其中在USB輸入方面,,SA-10同樣采用數(shù)字隔離器來隔離PC端的噪聲,,以提高PC HI-FI的重播水平 首次在旗艦機型上使用D類放大器 另一個最讓我意想不到的地方在于PM-10 S1合并功放里面的功率放大部分居然用上了D類放大器和開關(guān)電源,而且一次使用4塊D類放大模塊,,每兩組進行橋接,,從而得到每聲道200W的輸出功率。其中,,D類功放模塊和開關(guān)電源都是使用Hypex公司的現(xiàn)成產(chǎn)品,。在我的印象當中,這應(yīng)該是Marantz首次在旗艦機型上使用D類功放,。Marantz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能減少占用機箱內(nèi)部空間的情況下來得到大功率輸出。 解決了大功率輸出和占用內(nèi)部空間的問題之后,,另一個問題就是聲音風格的把控方面,,由于功放和電源模塊都是現(xiàn)成產(chǎn)品,而且世界上也有好多功放產(chǎn)品使用同樣的產(chǎn)品,,這使得聲音會出現(xiàn)同質(zhì)化的問題,。那么Marantz通過什么方式來做出自己所希望得到的聲音?答案就是在前級放大線路上面,通過這個線路進行聲音調(diào)校,。為此,,Marantz將著名的SC-7旗艦前級放大器的前級線路經(jīng)過一定程度的簡化后再裝到PM-10 S1里面,而供電部分則采用線性電源供電,,變壓器的處理方式與SA-10 S1一樣采用是個純銅罩給屏蔽起來,。 此外,PM-10 S1的放大線路也是采用全平衡式設(shè)計,,即使使用單端方式輸入,,音頻信號都會先經(jīng)過單端轉(zhuǎn)平衡線路后再交由放大器放大。因此,,兩臺機之間的連接方式上,,平衡信號線是好聲音的必然選擇。 PM-10 S1采用了D類放大器,,并以每聲道兩塊D類放大模塊橋接的方式得到大功率輸出,。而前級部分的線路則源自著名的前級放大器SC-7 后級的供電部分采用兩塊開關(guān)電源 擅長營造美好的音色 我日常聽音樂大部分時間都是采用數(shù)碼流或者PC Hi-Fi的形式,但因為SA-10 S1和PM-10 S1的到來,,我又拿出了珍藏已久的CD唱片來欣賞,。在音箱方面,我這次準備了自己熟悉的YAMAHA NS-40M Studio監(jiān)聽音箱,。選擇它是因為它有很強的可塑性,,還有很中性和準確的聲音。我曾經(jīng)大膽地用上FM Acoustics功放作驅(qū)動,,可以讓它發(fā)出極其干凈的低頻,、極其飽滿扎實的中頻和豐富無比的細節(jié),還有著一流的聲音清晰度,。 這次用SA-10 S1和PM-10 S1搭配,,通過YAMAHA NS-40M Studio來重播,我還是很容易地發(fā)現(xiàn)到它們的聲音特質(zhì),。它的聲音是鮮活的,,但卻不是鮮活到讓人感到刺激的效果,它的樂器音像是凝聚的,,但卻不會凝聚到強烈的地步,;它的聲音是活躍、干凈的,,但卻不會干凈到像白開水一樣,;它的聲音是開揚的,但卻不像美國器材那般奔放澎湃,,不會讓小音箱的聲音變得巨大無比,;它的驅(qū)動力對于YAMAHA NS-40M Studio來說是足夠的,,但力度卻不是強橫的。那該怎么形容它們才比較貼切呢,?我只想說SA-10 S1和PM-10 S1真正擅長的地方在于能營造出美好音色的效果,,屬于一種有味道的聲音。鮮活凝聚中帶有軟性,、順滑和暖和的特質(zhì),,可是這些特質(zhì)卻不會把聲音的清晰度給破壞掉,,而且中頻的綿密感和信息量是一流的,,聽起來會給耳朵帶來很好的舒適感。 Ferenc Fricsay指揮的《貝多芬三重協(xié)奏曲》是我最近聽得比較多的一個錄音,,在SA-10 S1和PM-10 S1的演繹下,,聲音可以用風味十足來形容了,樂器的音像很清晰地浮現(xiàn)出來,,左邊的小提琴,、中間的鋼琴以及右邊的大提琴樂器定位都很準確,聲音是充滿光澤的,。不過,,這種光澤并不是耀眼的光澤,而是一種柔光的感覺,。而重播鄭京和演繹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樂》時,,SA-10 S1和PM-10 S1這樣的聲音特性可以更好地表現(xiàn)出女性柔美的演繹方式,小提琴的聲音總是顯得平滑自然,。維多利亞·普斯特尼高娃演繹的《柴可夫斯基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里面,,SA-10 S1和PM-10 S1所重播出來的鋼琴聲音可以用晶瑩剔透和高貴華麗來形容,音色是相當?shù)娜侨讼矏邸?/p> 有誘惑力的SACD重播聲音 當我收到SA-10 S1和PM-10 S1之后,,也有一些發(fā)燒友問過我這個系統(tǒng)播放SACD唱片的效果怎么樣,。雖然這樣的問題很籠統(tǒng),畢竟不同廠家所制作的SACD在聲音方面都有較大的差異,,但我也少不了拿它們來播放SACD,,畢竟我最近手頭上有一堆Esoteric公司出版發(fā)行的SACD碟。當中,,我挑選了自己熟悉的格羅米歐演繹《莫扎特第三號小提琴協(xié)奏曲》和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演繹的《春天》這兩張專輯來聽,,與Philips公司的CD版本對比起來,我覺得SACD版本出來的聲音更有模擬的感覺,,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兩張SACD碟的聲音質(zhì)感很自然,,音樂的流暢性十分好,而且由于SA-10 S1和PM-10 S1本身的聲音風格問題,,在自然的質(zhì)感和一流的音樂流暢性基礎(chǔ)上增加了一定的甜度和溫潤度,,還有一定的軟性質(zhì)感,。因此,單單是音色方面,,SA-10 S1和PM-10 S1重播SACD時的效果就顯得更具有誘惑力,。 配上Focus 140,美上加美 要說有誘惑力的聲音,,搭配YAMAHA NS-40M Studio還不算什么,,畢竟它是監(jiān)聽音箱,聲音是直爽的,,SA-10 S1和PM-10 S1的音色對它來說只能起到一定的調(diào)味作用,。相反地,搭配Dynaudio Focus 140給我的感覺則很特別,。因為Focus 140本身的聲音風格就是溫暖的,,低頻的量感比起傳統(tǒng)的Dynaudio要多一點。使用SA-10 S1和PM-10 S1搭配的時候,,聲音非常飽滿有密度,,特別是中頻部分的飽滿感顯得尤為出色,重播人聲的錄音時,,聲音又厚又溫暖,,人聲的肉感十足;重播單件小提琴的錄音時,,樂器的結(jié)像會變得飽滿又龐大,,琴腔的共鳴聲音豐富。低頻部分也是松軟而有彈性,,非常的充盈,,余韻十足,小音箱也能聽出寬松自然的低頻效果,,而中高頻部分圓潤而不失光澤感,,而且聲音很精致、很細膩,,還很耐聽,,如同聽單端膽機的感覺。 總結(jié) SA-10 S1和PM-10 S1作為石渡健先生在Marantz監(jiān)制下的收官作品,,它將過去一些經(jīng)典的設(shè)計經(jīng)過改良后再次運用其中,,它們的聲音給我的感覺是挺特別的,能營造出一種很美好的聲音,,尤其是中頻段的密度感和圓潤感方面更是它們的強勢之處,,人聲飽滿厚實、有肉感,,樂器的質(zhì)感富有光澤且有柔美的特質(zhì),,能給耳朵帶來舒適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