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地處皖浙兩省邊界,,重巒疊嶂,溪流縱橫,,有兩條被稱為“天路”的山路向東貫通皖浙兩省,。第一條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徽杭古道,一條建在溝壑與崖壁上的步行山道,,徽杭古道是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后的中國第三條著名古道,是一條見證徽商創(chuàng)業(yè)史的
“徽商之路”,。另一條則是皖浙天路,,始建于1948年,如今是華東三大盤山公路之一,,以高,、險、奇,、美而著稱,,近年來成為了自駕或騎行愛好者的天堂,皖浙天路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猶如一條玉帶連接著安徽和浙江兩省,。
徽杭古道是一條溝通皖浙兩省、距離最短的山間步道,始于徽州績溪縣伏嶺鎮(zhèn),,東至浙江省臨安市馬嘯鄉(xiāng),全長25公里,,是古時聯(lián)系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如今這條見證徽商艱苦奮爭的“微商之路”沿途很多路段是用花崗巖石板嵌入巖石筑成棧道,半懸空際,,成為了一條自然風光壯觀,、文化神秘的旅游走廊,絕對是喜愛爬山涉水的旅友們的天堂,。景區(qū)內(nèi)的步道約20公里長,,上上下下沿著溝壑與兩側巖壁延申,不過好在途中有很多可調頭之處,,以便在徒步前行盡興之后,,隨時返回,因為沿著山路走到浙江境內(nèi)終究不是一件易事,。
進入景區(qū)首先見到曾是徽杭古道上的重要關隘“江南第一關”,,如今這里是景區(qū)大門,旅游者將從這里進入清涼山峽谷,,走上“徽杭古道“,。
過江南第一橋(小橋兩側巖壁上都有棧道,并行向前,,左側棧道陡峭一些)拾級登關,,沿途山勢險峻、奇石林立,,以磨盤石,、天冠石、將軍石,、順帆石最奇,;移步換景、妙趣橫生,,以逍遙谷南北夾峙的兩側絕壁,、狹窄溝底的奇怪巖石、山澗谷水碧透清涼,,最妙,!
據(jù)記載,這條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已經(jīng)有上千年的歷史,,這條皖浙之間最近且最易穿行的古道曾是徽商與浙商交流貿(mào)易的重要通道。如今的黃山市古稱徽州,由于地窄人稠的生存缺陷,,注定了徽州人要向外部世界拓展生機,,早在東晉時代,徽州人就已遠赴異鄉(xiāng),,奮跡商場,,故自古有“無徽不成市、無績不成街”的說法,。
徽商多是小本起家,,所以絕大部分徽商出行選擇的是乘船或徒步,一代代的徽州人販運鹽,、茶,、山貨,走出了一條條飽含風霜的經(jīng)商之路,,徽杭古道即其中之一,。清代大商人胡雪巖年少時也曾沿著這條古道肩挑背扛進浙經(jīng)商,艱難求生,。而古道兩一側的浙商則是將自己紡織的棉織品沿古道運到績溪換回糧食與棉花,。直至解放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徽杭古道仍是兩地百姓的一條重要交通道路,,只是近年來公路交通逐漸發(fā)達,,這條皖南與浙江臨安之間的“生命線”才逐漸淪為了旅游景區(qū)。
艱難向上攀爬,,頂端是一座吊橋,,再向前是一孔云天,即為第二道關口,。我們這些不太服輸?shù)睦先俗叩竭@里已是氣喘吁吁,,大汗淋漓,于是乎在這里掉頭返回,,從第一關到這里大概有2公里,。
皖浙天路,即荊州公路,,是華東三大盤山公路之一(其他兩條是歙縣的獅門公路和黃山的白際公路),,以高、險,、奇,、美而著稱。
全長40多公里,,公路最高處是山云嶺隘口,,海拔1158米,,沿途共有彎道351處,回曲21起,,最小半徑15米,,由于起始兩地的海拔都低于500米,故這段翻越天目山,、高懸在上的公路被譽為“皖浙邊界上的天路”,。不過盡管道路狹窄曲折,但由于路旁植被極為茂盛,,加上這個山區(qū)霧氣極重,使人幾乎無法看到山底,,自然也就缺少了不少驚險感,。
皖浙天路的正式名稱是荊州公路X087,西起安徽績溪家朋鄉(xiāng),,經(jīng)安徽績溪荊州鄉(xiāng),,穿越山云嶺,,,東至浙江臨安新橋鄉(xiāng),,全長里程42.7公里,直線距離11.3公里,,二者相差達4倍之多,,可知道路之曲折,號稱為華東地區(qū)三大盤山公路之一,。全路盤山蜿蜒而上的強度指數(shù)絕對令人震撼,,沿途風景指數(shù)也屬一斑,可謂險中有靚,。
1948年荊州上胡家人胡鐘吾發(fā)起并修建了上胡家--凹嶺頭10公里路基,,1985年4月,安徽浙江兩省及世界銀行投資537萬元,,測量選線,,取道山云嶺修建荊州公路,1988年12月竣工通車,。這是一條不尋常的路.公路最高處在山云嶺隘口,,路面海拔1158米(為安徽省公路最高點),而荊州海拔僅499.50米,。全路共有彎道351處,,回曲21起,最小半徑15米,,被當?shù)厝丝鋸埖刈u為皖浙邊界上的唐古拉,。這里的植被可比唐古拉山不知要強多少倍了,因為相對海拔高稱為天路還可以,若以險而稱之為唐古拉,,就似乎有些牽強了,。
梅干嶺位于皖浙天路的起始處家朋鄉(xiāng),是天路風光的代表作之一,。崇山峻嶺中,,憑欄遠眺,一派田園風光,,層層梯田的遠處是白墻黑瓦的徽派建筑,,背倚著青山,在飄渺的云霧中時隱時現(xiàn),。僅由于我們到來的時間有些問題,,剛巧趕上田里稻子已經(jīng)收割,而下季油菜花還沒有長起來,,因而沒能看到最美的“家朋梯田”,。
筆架峰是皖浙天路上的第一景。顧名思義,,因為此峰頂出五鍔,,形如筆架,懸空削壁,,望不可攀,,古人有詩云:“仰慕原由盤古脊,垂名卻為女媧姿,。滿天風月詩藏意,,四面青山作低題。架上提來絕妙筆,,筆尖莫向暴秦低”,。
飯甑尖也是皖浙天路上有名的景點,屬于天目山脈,,位于荊州公路山云嶺隘口右側山頂,。峰頂突起一圓柱形巨石,高約15米,,狀如飯甑,,由于常年云霧繚繞,如同冒著熱氣的飯甑,,故名飯甑尖,。峰頂巨石海拔近1400米,頂部寬平,,面積約50平方米,,上有小天池3口,,積水不涸。站在隘口舉目四望,,腳下山間小路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猶如一條玉帶連接著安徽和浙江兩個省。
績溪小九華位于“皖浙天路”途中的荊州鄉(xiāng)東北部,,一處藏于山水之間的景點,,歷史悠久。傳說地藏王也曾在此苦修,,故名,。小九華山勢突兀,澗壑深幽,,幾條溪流似游龍逶迤奔聚,,兩側山峰奇特險峻,山水幽奇,。傳說九華山的地藏王曾在此苦修多年,,山頂?shù)牡夭氐钆c半山腰的銀屏寺就是最好的見證,,故被稱為“小九華”,。雖然我們到來時這個景點已經(jīng)關閉整修,但可能是節(jié)日期間無人看管,,我們就隨著幾個同樣前來的游客一樣越門而入,,只是景區(qū)里顯得有些荒蕪。
從景區(qū)大門到小九華寺院大概有1公里的路程,,沿溪水石巖交錯,,橫截如壩,多天然巖洞深潭,,俗稱"九井十八壩"
,,而且很多景觀都有著好聽且形象的景觀名稱,鐵釜深沉,、銀屏滴翠,、橫巖瀑布、獅嘴嘯天,、雙溪煙雨,、五龍奪珠、高峰暮靄,、九井甘泉,。。,。,。
最亮眼的景觀是“刀鋒插云”,。小九華山溪旁的山丘上有一個40多米高的巖石,形狀很奇特,,像是關公的大刀直刺云天,,被人稱之為“天下第一刀”,但在我們大家看來這個山形更像是一個戴著帽子的人頭,,很形象,!
爬到半山腰,眼前的銀屏寺已經(jīng)破損很厲害,,而山頂?shù)牡夭氐钜呀?jīng)倒塌,,寺院的修復工作看來還真的需要花費些氣力和財力。網(wǎng)上小九華的全景圖還是蠻有氣勢的,。
從古道,、天路和山廟三個角度游覽績溪的山景,感觸最深的是徽杭古道上那些陡峭的巖壁和山澗中巨大的的石頭,,如此惡略的自然環(huán)境,,但千年以來績溪這里一直還是很富庶,文化素質很厚重,,足以證明生活在績溪,,乃至徽州這塊大地上的百姓之奮斗,之勤勞,,令人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