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鍑 冬天是吃羊肉的最佳時節(jié)。對北方人來說,,最開心的怕是圍爐涮肉,,吃一個羊頭過癮,來一塊手抓……自古至今,,冬天的北方人就離不開羊肉,。 在戰(zhàn)國時期,甘肅一帶的人們吃羊肉,,完全是用大鍋煮肉,,大碗喝湯。當時,,甘肅人煮羊肉是一種深腹大鍋,,學名青銅鍑。 2006年4月,,武威市涼州區(qū)張義鎮(zhèn)河灣村三組村民搭建溫棚,,在距地表深1米左右處發(fā)現了一件青銅器,。考古報告記載:青銅鍑整體類似圓球形,,下面為喇叭形圈足底,,通高1.18米,口徑0.87米,,深0.97米,,腹圍3.42米,圈足高0.19米,,圈足直徑0.38米,,重約230公斤。短頸,,平沿,,圈足,弧腹,,腹肩部位均勻分布三“虎耳”,,四“環(huán)扣”,虎耳長0.19米,,高0.07米,。虎均站立,,虎頭向上,,尾巴下垂,尾尖略向上卷曲,。 這件青銅鍑的鑄造帶著游牧民族的特點,,先分后合, 分塊鑄造然后焊接而成,。這是一件罕見的秦末漢初匈奴鑄造的大型青銅鍑,,其時間大概在戰(zhàn)國到漢初。 張義最早是張掖所在地,?;羧ゲZ取河西走廊后,漢政府在此設立了張掖縣,,后來才遷移到了甘州的黑水國一帶,,升格為郡。為了區(qū)分,,人們將此地稱為張義,。張義盆地地勢平坦,水草豐美,,是發(fā)展農牧生產的理想之地,。 這件青銅器底外部表面有明顯的煙熏痕跡,,內部有殘留油脂,顯然是游牧民族的匈奴人所使用,?!稘h書 ·匈奴傳》記載:“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風,,多赍鬴鍑薪炭,,重不可勝?!?/span> 如此巨大的青銅鍑,,在國內發(fā)現的匈奴青銅器中所罕見。這也從一個側面證實,,這里駐扎著一支勢力龐大的匈奴部族,,大鍑在聚會慶祝時是少不了的。 這個大鍋,,怕是能煮三四只羊,,給嚴寒的河西走廊帶來無數的歡樂! 文/圖 王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