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茍且過的生活,, 都記在這里。 楚雄印象 火把節(jié)早就過去了,,新一年火把節(jié)還遙遙無期,。 在楚雄,最搶眼的城市符號就是一支火把,,隨處可見。 火把照夜空,,只是我的想象,,等到來年火把節(jié),我一定會來看看,,看看火把照亮楚雄夜空的樣子,。 1/ 前天喝完兩碗楚雄本地的包谷小燒之后,我在記事本上寫下:緩解悲傷的兩種方式:聽歌,,喝酒,。 然后望著屏幕發(fā)呆,很多過往時光里的陳芝麻爛谷子以及早已泛黃的雞毛蒜皮,,就像按著右方向鍵,,預覽一張張隨手拍下的照片,感覺剛剛喝下去的包谷酒根本就不是酒館老板信誓旦旦承諾的56度或者更高,。 真正的高度酒,,會讓思維停止在某一刻,什么都不想,,想也想不起來,。 那個時候更適合把金庸的小說翻出來,隨便打開哪一頁,,看里面的對話,,看著看著就笑了,有時候就哭了,。那個時候,,知道自己還是從前的自己,沒心沒肺,,除了無謂的感觸,,就真的如她所言,,一無是處。 免不了苦笑一番,,看著空蕩的酒杯,,再也沒有了品味與回味的心情。 蕭峰,,張無忌,,楊過,令狐沖,,胡斐,,陳家洛,袁承志……們的締造者走了,,大鬧一場,,悄然離去,這才是豪情萬丈的俠氣,,幾人能夠具備,?! 所以我才感慨: 十一月,,江湖還在,,多少人依然身不由己。大鬧一場,,悄然離去,,這樣的人生態(tài)度沒有幾人能夠企及。有人評價,,金庸的武俠小說是一座博物館,,我贊同這個說法。畢竟,,經(jīng)常流連于博物館的人,,無論如何要比經(jīng)常沉湎于麻將館的人,更多一點有趣的味道,。 緩解悲傷何止兩種方式,,除了聽歌,喝酒,,讀讀金庸的小說,,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只是很多時候,,我們的悲傷都是假悲傷,,頂多也就算為賦新詞強說愁。如此心境下,,去聽一首好歌,,去喝一杯好酒,,去讀一本好書,反倒是對歌,、酒和書的輕慢與褻瀆,。 ▲城市廣場 ▲太陽歷文化園 ▲站在祖先神柱的基座上俯瞰 ▲祖先神柱 2/ 尋找太陽的彝族三姐妹,以雕塑的形式矗立在太陽歷公園,,她們的傳說故事帶著陽光的溫暖,,從古老的彝族文字里把對幸福的渴望散射出來。 大朵大朵的月季花,,多像太陽的姊妹,,環(huán)繞著太陽歷輝煌壯觀的群雕,眼睛被強烈刺激,,心卻格外平靜,,日出前的黑暗,暴風雨前的安寧,,精疲力竭后的沉穩(wěn),,也都是這個樣子的吧。 夕陽沉落前,,燦爛的霞光把高大的太陽歷神柱涂抹上一種與古老相得益彰的光暈,讓這些現(xiàn)代匠人創(chuàng)造的柱子,,特別是那棵高聳入云的祖先神柱,,或多或少有了一點古老的意蘊,盡管這意蘊更多的是來自欣賞者的內(nèi)心,。
365.25天,,彝族先民的智慧,,在這簡單的數(shù)字中閃耀著令人不可思議的光輝。 他們對十生肖動物的選擇更是突破我們的想象,,以虎開頭,,分別是一月黑虎、二月水獺,、三月鱷魚,、四月蟒蛇,、五月穿山甲、六月麂子,、七月巖羊,、八月猿猴、九月黑豹和十月四腳蛇,。 這些威猛的生肖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對比漢文化中的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來看,,漢文化十二生肖的大多數(shù)代言者顯得未免過于溫順了。 太陽歷公園核心景觀祭天臺上的神柱群,,就是嚴格按照太陽歷設計陳列分布的,,與彝族十生肖設置完美匹配。因此,,民間又將彝族先民創(chuàng)造的十月太陽歷叫做十獸歷,。 ▲尋找太陽的彝族三姐妹浮雕一角 ▲另外一個視角看太陽歷神柱 ▲太陽歷文化園門口的夜晚 3/ 金錐開葫蘆 銀錐開葫蘆 首先開一道 出來是漢族 漢族是老大 盤田種莊稼 讀書又寫字 繼續(xù)開一道 出來是傣族 繼續(xù)開一道 出來是彝族 繼續(xù)開一道 出來是傈僳 繼續(xù)開一道 出來是苗族 繼續(xù)開一道 出來是藏族 繼續(xù)開一道 出來是白族 繼續(xù)開一道 出來是回族 葫蘆打開后 出來九種族 人類漸發(fā)展 人煙漸興旺 太陽歷公園大門進去左手邊,有一面史詩墻,,上邊雕刻的是彝族創(chuàng)世史詩《梅葛》,,這段文字就是史詩墻上最后的部分。 有意思的是,,按照彝族創(chuàng)世史詩的說法,,我們?nèi)祟惗际呛J娃。 中華大地的西南部,,正是彝族創(chuàng)世史詩中談及的九大民族的匯聚之地,。近段時間,身處滇西,,在大理認識了白族的歌唱家和苗族的領舞者,,在香格里拉認識了藏族的客棧老板,在楚雄認識了彝族的酒館主人。 楚雄的街上,,回族人民的飯店,、小吃隨處可見。 想起去年四月,,家鄉(xiāng)木蘭圍場定居昆明的小妹請我吃傣族菜喝傣族的燒酒,,菜的別致酒的余香,至今記憶猶新,。 我在公園內(nèi)特別拍了一張畢摩雕像的照片,,所謂畢摩,被稱作彝族社會中智慧的集大成者,,其中重要一項,,就是傳承彝族的文字,包括以創(chuàng)世史詩為代表的彝族文化,。 如果有機會,,認識一位現(xiàn)實中的彝族畢摩,跟他請教頗顯神秘的彝族文化,,那將是一件多么美好而有意義的事,。 ▲另外一面史詩墻截圖一角,彝文的發(fā)明,。 4/ 彝族的酒很有名,,也好喝,更關鍵的是《敬酒歌》霸氣,。 阿老表 端酒喝 阿表妹 端酒喝 阿老表 喜歡不喜歡也要喝 阿表妹 喜歡不喜歡也要喝 喜歡呢 也要喝 不喜歡 也要喝 管你喜歡不喜歡 也要喝 阿老表 端酒喝 阿表妹 端酒喝 哦喲起來沒有音 要喝就喝到月亮落 …… 不論是哥們兒,,還是姐們兒,一個字:喝,! 旋律歡快明麗,聽著聽著就可以喝一杯,,如果用碗,,就會更有感覺,所以前天晚上喝了兩碗,,然后看著電腦屏幕發(fā)呆,。 后來一想,關鍵是沒有阿表妹陪著喝,,一個人喝酒即便有再好的旋律下酒,,也注定缺失很多滋味。退一步講,,有個阿老表陪著喝,,也更容易品味彝族燒酒的烈與香。 晚上在彝人古鎮(zhèn)閑晃,晃著晃著就看到了彝人部落外這家酒坊,,門旁墻上掛了塊木牌子,,上邊寫著: 彝族人天性愛喝酒,有上千年的酒文化,。彝族《敬酒歌》:喜歡呢,,也要喝;不喜歡,,也要喝,;管你喜歡不喜歡,也要喝,??梢娨妥迦藢频南矏郏x開了酒就無法談彝族人的文化,。 起先,,朋友在路上跟我提及彝族《敬酒歌》,我并沒有感覺出有什么特別,,直到看到這酒坊,,直到聽到《敬酒歌》的旋律,我才真切感知到彝族人對酒的熱愛,,那是母親對孩子的熱愛,。 我懷疑我的民族錯了,我不應該是滿族,,而應該是彝族,。 ▲彝人部落外酒坊 ▲畢摩廣場上的火把 ▲彝人古鎮(zhèn)外龍川江靜靜流過 5/ 一座城市,吸引人的并不是城市本身,,也不是這座城市擁有的美景,、陽光、藍天和沒有絲毫霧霾的空氣,。 也不是開滿路邊,、墻角、窗前的鮮花,。 而是這座城市某處小酒館里飄蕩出的酒香,,酒香里滿口方言興致勃勃的那些喝酒的人,和看著你喝酒如同喝水一樣毫無節(jié)制的某個人,。 當然,,是因為這些人才讓一座城市充滿活力,一座有活力的城市才值得走一走或停留,。 我肯定的說,,楚雄,,就是一座這樣的城市。 ▲楚雄高鐵站對面城市歡迎詞 <END> 曾經(jīng)大理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