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 這句古訓所表達的意思是說,,后人有后人自己的生活,,長輩不必為了他們而過于擔憂、焦慮,。 本來這句話是用來勸誡世人不必為了后人之事過多操心,,順其自然才能過得更加安逸平淡。是一句關(guān)于自我調(diào)節(jié)的話語,。 與此同時,,很多人也理解為后人在獨立之后都會有屬于他們自己的生活,作為長輩沒必要操心的同時,,而已不要過多打擾他們,。 我們小區(qū)有位65歲的老人老張,為了看孫子,,到兒子家里去住了3天,回來之后閑聊之時感嘆:“果然是兒孫自有兒孫福??!” 01:后人有后人的生活習慣。老張退休以后跟老伴兒兩人單獨生活,,沒有跟后人住在一起,。 一方面是在多次跟老張聊天的過程中得知,他堅持認為后人是不會喜歡跟老人住一起的,。 “偶爾回來聚一聚,,兩輩人還很融洽,要是天天住在一起,,肯定會鬧矛盾,。”老張是這么說的,。 另一方面是老張的兒子自打畢業(yè)之后就在外地工作,、生活,后來買房定居,、結(jié)婚生子都在外地,。 而老張則更喜歡自己常年生活的故鄉(xiāng),幾乎很少會去兒子家。 一般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老張兒子一家人都會回來探望他們,,但這次國慶中秋說是要加班所以沒回來。 因為特別想念孫子,,所以老張便跟老伴兒一起去了趟兒子家,。 “后人有后人的生活習慣?!?/strong>老張感嘆說,,“他們喜歡睡懶覺,我們習慣早起,;他們喜歡玩手機,,我喜歡下象棋……” 老張還說,每天早上他們起床做早飯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地,,就像兒子高三那一年一樣。 很多時候老人會覺得后人的生活習慣不好,,不是因為有什么科學依據(jù),,更多情況下只是因為兩輩人的習慣不同罷了。 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yǎng)成的,,作為父母,、長輩,沒必要過多干涉后人的生活習慣,,否則就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情而導致家庭矛盾,。 “見不慣,不如不見,?!?/strong>老張說,“他們有他們的生活,,我們只要不給他們添麻煩就好了,。” 02:后人有后人的教育理念,。以我對老張的了解來看,,他這一輩子最驕傲的事情,可能就是教出了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兒子,。 而他的兒子也是老張一大家子里的第一個大學生,,雖說不是什么名牌大學,但也還算不錯,。 因此他自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是很不錯的,,然而這次去兒子家卻讓他感到很無奈。 在老張待的三天里,,他實際上跟孫子的接觸時間并不多,,只有每天早上和晚上才能享受所謂的“天倫之樂”。 因為白天時間里,,孫子要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學習,,哪怕是中秋節(jié)當天也不例外。 “現(xiàn)在的孩子比拼的不再是成績分數(shù),,這一點是很好的,。”老張感嘆,,“只不過大家都在比才藝了,。” 在老張的概念里,,甚至包括在我上學那會兒都認為,,“藝體生”都是因為成績不太好才報的。 不管是學校還是同學之間,,好像誰沒能報幾個興趣班就很難融入到群體之中一樣,。 雖然老張并不認同這種教育理念,但他也無法干涉后人的教育,。 因為他很無奈地說了這樣一句話:“不能因為我的干涉,,讓后人恨我一輩子。我也不敢說自己的教育理念就是真的好,?!?/strong> 時代變了,教育觀念自然也會隨著改變,,但“興趣班”到底是不是孩子的興趣,誰也不知道,。 哪怕孩子自己,,也只能聽從父母的安排到處學習,根本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興趣愛好,。 03:后人有后人的無可奈何,。老張的兒子在一家公司任銷售經(jīng)理,除了在工作時間里要忙以外,,做過銷售的朋友都知道,,節(jié)假日里也會隨時對接客戶。 但因為公司比較大,,工作比較穩(wěn)定,,再加上銷售還有提成,,收入也還不錯,所以老張兒子一直也沒有換工作的打算,。 “每天都看著他在忙,,幾乎沒有休息時間?!?/strong>老張心疼地說,,“可一家人要開銷,每個月房貸車貸要還,,不努力賺錢一家人又吃什么喝什么,?” 這個時代的人跟上一輩老人生活的時代,其實并沒有什么太大的不同,,都是在為了生計而奔波勞碌,。 對于沒有什么家庭背景的普通人來說,也只能憑借自己的雙手來養(yǎng)活一家人,。 “后人有后人的無可奈何,。我們干涉不了,也沒辦法干涉,?!?/strong> 對于后人的生活,老人除了能夠給予一些精神上的安慰,、生活瑣碎方面的幫助外,,其他幾乎都很無奈。 或許就像老張所說的一樣,,能夠盡可能不給子女添麻煩就算是給他們最大的幫助了,。 “我們都有退休工資,身體也很健康,。雖說給不了他們什么多大援助,,但至少我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span> 相對來說,,老張一家過得還算是比較好的了,而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比老張一家過得更艱難的,。 這是生活的無可奈何,,也是現(xiàn)實的理所當然。 結(jié)語感悟“兒孫自有兒孫?!?,其實不單單是老人寬慰自己的話,,更是一種對后人不能提供更多援助的無奈之言,。 或許如果都像老張一樣,好好照顧好自己,,不給子女添麻煩,那么這句話才算是真正的成立,。 否則遇到一些不僅不能給孩子提供幫助,,甚至反而給子女找麻煩的老人,那就真的不是“兒孫自有兒孫?!绷?。 后人有后人的生活習慣、教育理念,、現(xiàn)實情況,,老人的經(jīng)驗或許能夠在某些事情上給予后人更好的參考,但終究不能幫他們一輩子,。 古人有云:“父母恩深終有別,。” 不管子女過得是好是壞,、是苦是甜,,那都是后人自己的福分,老人無須過多操心,,更沒必要多加干涉,。 如若后人有福,沒有先輩援助,,也能白手起家成就輝煌,; 要是后人不肖,任你家財萬貫,,也不足以供其揮霍多久,。 如詩所曰: “百歲光陰似流水,道高德重把名留,;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str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