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哲學100問》第1季 文字 · 聲音丨書杰 一,、 康德:人類閃耀之星 △哥尼斯堡 康德,1724年出生在東普魯士一個小城市哥尼斯堡,。他一生活到了80歲,,在當時已經(jīng)算是很長壽了??档碌纳砀咧挥幸幻孜迤?,一點也不像那些人高馬大的歐美人,但正是這么一個矮小瘦弱的德國男子,,開創(chuàng)了一個偉大的哲學時代,。 康德出身比較貧寒,沒有雍容富貴的家庭背景,,父親是一個馬鞍匠,,家里兄弟姐妹很多,童年時便失去了母親,。他16歲時考入哥尼斯堡大學,,而后父親也去世了。經(jīng)濟的拮據(jù)狀況讓康德走上了家庭教師之路,,他32歲時重回大學校園當起大學老師,。那時,康德為了掙到更多的課時費以補貼家用,,接了很多的課程,,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什么課都講,。這期間康德博覽群書,,拓寬了知識面,也為他后面的哲學思想奠定了基礎,。 直到1770年康德46歲時,,終于從編外講師晉升為教授,提交的教授就職論文的題目是《論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形式和原則》,,這成為他后面批判哲學的萌芽,。 也正是以此為界限,,康德的哲學分為了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 在康德就職教授之前,,是他的前批判時期,。那時康德在自然科學層面進行了研究,提出“星云假說”,,這個星云假說主要是解釋宇宙最初的起源問題,。我們知道牛頓當時提出了機械論,承認物質(zhì)之間的力學運動,,但運動最初是怎么發(fā)生的,?牛頓并沒有解釋清楚,只是把上帝搬了出來,,認為上帝是第一個推動者,,給了世界一個力,于是世界就運動起來了,。 這時,康德提出了“星云假說”,,認為宇宙最初是一個混沌的星云狀態(tài),,在后續(xù)發(fā)展過程中由于物質(zhì)本身具有的重力作用,不同的物質(zh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個星體,,進而形成各種星球和星系,。 這是康德在天體物理方面的觀點,當然那個時候是康德年輕的時期,,哲學上也小有建樹,,但更多的是理論基礎的建構(gòu)。真正讓康德名聲大噪的是他在1770年以后的批判時期提出的哲學理論,,這也是康德哲學真正成熟的階段,。 康德的一生是極其平淡的,甚至是有些乏味的,。除了一次短暫的旅行外,,他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家鄉(xiāng),沒有結(jié)婚生子,。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生活作息表,,生活極其有規(guī)律,每天什么時候起床,、學習,、授課、吃午餐,、散步,、讀書,、寫作、睡覺,,這些都在康德的這張作息表中體現(xiàn)并嚴格執(zhí)行,。他每天的生活按部就班,鄰居甚至會把康德當成一個活的時鐘來對表,,只要到了下午3點半,,康德會準時在街道上散步。據(jù)說康德唯一一次沒有準時出來散步,,是因為他前一天晚上通宵讀了盧梭的書——《愛彌兒》,。或許正是這種清淡的生活方式,,讓這個身體瘦弱的德國男人活到了80歲的高齡,。 古板、克制,,一切都井井有條,,再加上身體瘦弱,這些因素加在一起,,讓康德迸發(fā)出了一股強大的內(nèi)心力量——對未知的探索,,對真理的渴望。他的內(nèi)心世界是極其豐富的,,他的著作里有著對世界的終極關(guān)懷,,對人的終極關(guān)懷:人的認識能力、人的道德和信仰,、人的自由,、人的審美,這些在康德的學說里一一呈現(xiàn)出來,。他關(guān)注的是這個時代的前沿,,啟迪的是人類的全新思維。 在康德的一生中,,對他影響最大的兩個人,,一個是休謨,另一個是盧梭,。休謨打破了他對理性主義獨斷論的迷夢,,而盧梭啟迪了康德對自由的向往。 二,、人是什么? 人是什么,?這是一個多么難回答的問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都有自己的理解,。如果這個問題擺在你面前,你會怎么回答,? 人是世界的主體,,人要吃喝拉撒睡,人有欲望,,人是道德與自由,、理智與情感的承擔者,人也是矛盾體??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因為人類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多樣的世界。而這個問題也是康德,,作為一個哲學家一直在追問的,。你會發(fā)現(xiàn),康德其實是一個很溫暖的人,,他的哲學包含對人性的關(guān)懷,,處處閃現(xiàn)著人性的光芒。 人是什么,?在康德看來,,這個問題被劃分為三個小問題:人能夠知道什么,?人應該做什么?人可以期望什么,? 正是這三個問題,,最終解答一個總的問題——人是什么? 大家第一次聽到這三個問題,,或許覺得這并沒有什么,,這三個問題不正是涵蓋了我們?nèi)松姆椒矫婷鎲幔磕阋鯓诱J識這個世界,?你要做出什么樣的行為,?你對未來的愿景是什么?這就是人生??! 而康德的偉大,正是用哲學精妙的論證,,來解答這三個問題,。他最為著名的三大批判也正是一一解答了這些問題。 《純粹理性批判》解決的是人能夠知道什么的問題,,這是認識論層面的哲學,。人能夠認識什么?去考察理性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理性本身的運用范圍是什么,,哪些我們可以認識,哪些我們不能認識,,知識是如何成為可能的,。 第二本著作《實踐理性批判》要解決的正是人應該做什么的問題,這便走向了實踐的領(lǐng)域,。在我們?nèi)粘P袨橹?,能不能夠形成一種實踐的準則,一種普遍的法則,,一以貫之呢,?如果有,這就涉及道德層面的討論了,,這些法則就是道德律,。 第三個問題是人可以期望什么,這是《判斷力批判》要解決的,。人類精神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方式是什么,以及人的美學鑒賞能力和幻想能力究竟是怎樣的,?通過對人的審美和情感的探討,,去找尋人類未來的期望和愿景,。 這就是康德三大批判,講的就是知,、情,、意的問題,《純粹理性批判》是“知”,,《實踐理性批判》是“意”,,而《判斷力批判》便是“情”。綜合起來,,便歸結(jié)到一個終極的問題——人是什么,,人要知道什么,該怎么做,,人的審美和情感有哪些,。 這就是康德的非凡之處!他不同于以往的哲學家,。以往的哲學家是在搞思辨的,、技術(shù)性的學術(shù),是在玩兒一種復雜的智力游戲,,通過縝密的論證得出一個觀點,,并深深享受著邏輯和文字游戲帶來的快感。 但康德不是,!康德站在了一個更高的維度,,他超越了以往哲學家的境界,哲學不僅僅是在進行邏輯的推理和論證,,更重要的是通過哲學進行生活的追問,,他把哲學當成一種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當成一項道德事業(yè),,這個境界就不一般了。雖然康德哲學晦澀難懂,,但最后確是柳暗花明的,,指向的是一個終極的關(guān)懷——人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么康德逝世這么多年,,還有這么多人喜歡研究康德的原因,。因為康德研究的是每一個人都特別想探究的,但又因為自身的局限性而無法探究清楚的一個問題——人是什么,。每一個愛智慧的人面對這個話題時,,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心向往之,。 康德有一句名言,,大家耳熟能詳: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strong> 抬頭仰望星空,,低頭俯視自己的心靈。 這就是康德,! 他關(guān)注頭頂上的星空,,這是從自然的維度來說的,這里的自然不僅僅指大自然,,而是包括人在內(nèi)的一切——人和世界的關(guān)系,,人對世界的認識等??档玛P(guān)注自然的規(guī)律,,討論自然的法則問題。 低頭俯視自己的心靈,,這是從一個自由的維度來說的,。這個自由不是隨心所欲、為所欲為,,而是指人應該怎樣生活的法則:人應該誠實,,不應該說謊,人應該尊老愛幼,,應該多做善事,,等等。從“應該”層面去討論的,,就是人內(nèi)心的道德法則,。 “人是什么”是康德一生關(guān)注的終極問題。 ——以上內(nèi)容全部來自《哲學100問》音頻課 作者 :書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