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巷里余暉直照在厝前水缸里的荷花上,,整個巷子因這荷花變得生機勃勃。這就是阿慶的童年:每個夏日,,阿慶的父親總會在厝前養(yǎng)上一缸荷花,,不僅為深巷增添了幾分詩意,荷花的花,、葉還可煮水解渴,,是一款必做純天然的飲料。每逢落大雨,,阿慶常與同伴到池邊釣蝦,、撈魚,然后置于蓮缸,。阿慶深愛的大荷花,,連同小巷的所有一切,,成為了他腦海中永遠不會遺忘的童年片段。 暗香 63cm×63cm 讀初一時候,,阿慶從老厝隔樓,,搜出一副墨寶,那是阿慶的父親的同窗,、潮州知名畫家李家潤老師送的一幅水墨荷花,。李家潤老師的大寫意荷葉,筆墨酣暢淋漓,,高聳的雙鉤蓮花,,粉如霞,仿佛散發(fā)出一縷一縷的清香,。 碧荷生幽 132.5cm×32.5cm 阿慶此時才知道原來荷花還可以用毛筆畫,、可以這么美。阿慶常對著這幅墨寶不斷地看,,臨摹了又臨摹,,都不知往復了多少遍,從而慢慢感受到了水墨畫的韻味,。這就促使了阿慶后來大學報考專業(yè)時選擇了中國畫專業(yè),。 暗香 132.5cm×32.5cm 大學畢業(yè)后,阿慶來到佛山工作,,每挪一次“窩”,,不變的是總會在住處搭起一個小小的畫臺。工作之余,,以寫意荷花為主要創(chuàng)作題材,,興趣一來就要涂抹幾筆。 荷塘蛙聲 133cm×24cm 周末時間,,阿慶時常跑到當?shù)氐闹猩焦珗@,,獨坐于幽靜的荷塘邊,欣賞著一朵朵超塵脫俗的荷花在晚霞渲染下,,透出的獨一的美,。耳畔傳來的,是一聲聲歸巢小鳥的歡鳴,,鼻息所聞,,是一縷縷淡淡的荷香……平日工作、生活里的一切煩惱,,都通通拋于腦后,。 荷陰蔽魚 133cm×24cm 回到住處后,就會拿起筆,在宣紙上又是一番涂抹,。后來一直堅持的,,是不斷的研讀荷花、臨寫古今藝術名家筆下的荷花圖像,,用不同的宣紙,、不同的墨,兼工帶寫,,畫畫停停,,停停畫畫,執(zhí)著著對畫事的追求,。 清趣 133cm×24.5cm 2012年,,阿慶定居長沙。湖湘之地,,處處荷塘,,出水芙蓉姿態(tài)各異。阿慶遍走遠近之盛夏荷塘,,察細觀微,、默記在心。他將干枯的荷花枝葉,、蓮蓬插入陶罐,,放置在客廳中、畫臺上,。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 清涼世界 13.5cm×32.5cm 阿慶的寫意荷花,,注入了現(xiàn)代形態(tài),有其獨特的造型意識,,既秉承了傳統(tǒng)又融入了富有時代氣息的畫風,,用清新的格調(diào)來表達情感,強調(diào)主觀審美精神,。其作品沒有驚人的巨構(gòu),,沒有咄咄逼人的架勢;其筆下的荷葉是用筆與墨瞬間結(jié)合的產(chǎn)物,,沒有過分精微的塑形和渲染,,灑脫清麗、順其自然,,耐人尋味,。卻,迸發(fā)出了特有的靈氣?;ㄈ~間常有的青蛙,、小魚,使作品更加地生氣盎然,。一切的一切,,可能都歸源于幼年時斜陽巷里那缸荷花。阿慶說,,那缸荷花原來也是他常年在外寄托鄉(xiāng)愁的一份相思元素,! 2019年6月于長沙從竹居 清夏 63cm×63cm 長夏 132cm×32.5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