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個有著少數(shù)民族情節(jié)的人,,那一定要來一趟程陽八寨,你一定會被侗族人民所震撼,,一定會為侗族文化傳承的魅力所傾倒,。 如果你沒有少數(shù)民族情節(jié),沒關(guān)系,,來一趟程陽八寨,,一定會讓你滿載而歸,。 來程陽八寨,看的是侗族的山水,,聽的是侗族的歌謠,,賞的是侗族的建筑,尋的是侗族的文明,。 老子說過:“人法道,,道法天,天法自然”,。尚未進寨,就已經(jīng)對此深有感觸,。 侗族人民至今過著原生態(tài)的農(nóng)耕生活,,上山采茶,下地種田,,在家織布,,一切都是那么悠游自在。 放眼望去,,滿眼都是沉甸甸的水稻,,微風(fēng)吹過飽滿的稻穗,發(fā)出“沙沙”的聲響,,像音符一樣在空中回蕩,。 在這個淳樸自然的角落里,侗族人民勤勞樸實的一面緩緩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田野間一片翠綠,,收拾的整整齊齊,整個畫框里,,郁郁蔥蔥的蘿卜,、油麥菜和花菜泛著碧綠的漣漪,惹人喜愛,。 陽光的照射下,,一切都充滿著生機。 面對著這片綠色,,我的呼吸都變得順暢起來,,深深地呼吸上一口新鮮的空氣,心情也變得好起來,。 河邊的蘆葦繁茂成陰,,那簇擁搖曳的蘆穗,流淌著不可言狀的神韻,,清風(fēng)吹過,,蘆穗紛紛揚揚的灑落下來,,不經(jīng)意間,落滿肩頭,。 抬頭遠望,,片片梯田猝不及防地躍然眼前,驚艷了我們的世界,。突然想起周杰倫曾經(jīng)唱過一首歌,,歌里說:家鄉(xiāng)的一片片梯田,是我看過最美的綠地,。 河邊一架架古老的水車慢慢的轉(zhuǎn)動,,嘎吱嘎吱的木軸似乎在講述侗族人民辛勤勞作的歲月,呼啦嘩啦的灌水聲似乎在贊美勤勞的侗族人民,。 就是這么一架水車,,伴隨著侗族人民走過漫長的歲月長河,直到滄海桑田長出茂盛的莊稼,,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善良的侗族人民,。 有侗寨的地方就有風(fēng)雨橋,而侗鄉(xiāng)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造型最優(yōu)美的程陽永濟橋就坐落在程陽八寨中,程陽永濟橋因郭沫若詩曰“艷說林溪風(fēng)雨橋”而得名,。 雖久經(jīng)風(fēng)雨,,卻依然陪伴在侗族人民的身邊,看他們繁衍生息,、日升夜落,。 侗族民族建筑全用榫卯連接,不用一釘一鉚,,具有獨特的侗族韻味,。 碧藍的天空一抹如洗,寨子周圍翠林環(huán)繞,,綠水長流,,登樓遠眺,田園風(fēng)光盡收眼底,。 不遠處的吊腳樓,,或背山而建,或臨水而居,,依山傍水,,像極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fēng)景圖,為此刻隨心隨意的心情平添了幾份詩情畫意。 漫步于青石板路上,,領(lǐng)略侗鄉(xiāng)吊腳樓上濃郁的少數(shù)民族特色風(fēng)情,,讓時間悠閑流逝于山水間。 自染的侗布飄揚在吊腳樓前,,那一抹靛藍在陽光下顯得異常珍貴,。 看似簡單的染曬是一件復(fù)雜而繁瑣的工作,三十多道工序綿長得似乎足以填滿侗族人民的一生,。 一塊小小的侗布,,看似挺括又不失柔軟,卻是凝聚了侗族人民千錘百煉的精華,。 侗族妹子和阿哥,,或自彈自唱或聚在一起輕聲慢唱侗族琵琶歌,那聲聲歌謠在悠悠青山與鋪滿石板路的山寨間回蕩,。 侗族無文字,,侗族人民就用歌聲記錄歷史,記錄侗族不同時代的故事,。 倒影的鼓樓,在寨子風(fēng)水最好的位置,。有句話是這么說的,,無鼓樓不侗寨。還有句話說,,侗寨有三寶,,鼓樓、大歌,、風(fēng)雨橋,。可見,,鼓樓在侗族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每一處人文,都蘊含著祖先們生息繁衍的痕跡,,透過建筑,、透過服飾、透過民俗,,真實的還原時光長河中一個民族的衍變,。鼓樓內(nèi)部,巧奪天工,,通體全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以杉木鑿榫銜接,頂梁柱拔地凌空,,排枋縱橫交錯,,上下吻合,,由此可見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藝水平。 靜靜的河水淌過悠悠歲月侵蝕的侗家寨子,,陽光透過河底,,折射的斑斕讓我們的心情立馬飛揚起來。 有一種未知的情緒,,叫囂著要沖出體內(nèi),,想要把侗寨風(fēng)情牢牢的刻在心里。 這是一片遠離了都市喧囂的心靈凈地,,消停了城市的躁動,,滌清了滿腔的污濁。 看著他們臉上幸福的笑容,、滿足的神態(tài),,我想,他們是把生活過成了最美的詩句,。 快樂就是這么簡單,,我沉浸在侗寨的時光長河中遲遲不愿醒來,在光怪陸離的世界里,,這仿佛是最亮的一抹光,,給予我們無限的溫暖和動力,讓我們浮躁的心沉靜下來,。 迷人的風(fēng)景總是看不完,,精致的建筑總是看不膩,厚重的文化更是看不透徹,,但是這一趟千年侗寨之旅,,我赴的心甘情愿! 雖然世界那么大,,盡管侗寨這么小,,我都想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