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集現(xiàn)場合影 一夜秋雨過,,今朝白露生。在幽靜古雅的稼軒琴坊,,迎來了我們第二場的琴韻茶香雅集活動,。活動之日,,恰逢白露,,到此時節(jié)秋意漸濃,正是喝茶的好時候,。 古人說,,琴無俗韻,茗洗凡塵,。自古以來在文人的日常生活當中,,琴與茗,是必不可少兩樣知音益友,。 《華嚴經》上以“譬如眾鏡相照”來形容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世界的關系。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你看的世界,,其實就是你的內心。以人觀我,,同樣的以我觀眾生。 一場雅集,,撫琴,、煮茗,并不單純地是讓來賓坐著聽琴,、喝茶,,享受這幾個小時的短暫參與,。我們更愿意的,是大家在參與的這個過程中,,能夠通過我們的琴聲和茶香,,使大家以人觀我,以琴觀我,,以茶觀我,,從而觀照自己的內心,達到摒除浮躁,,安住當下的目的,。 琴師李德榮先生與茶師明志先生 雅集在琴師李德榮先生的一曲《神人暢》中開始了,琴曲音調古樸,,節(jié)奏鏗鏘,,曲風十分蒼古雄健,在德榮先生的演奏之下,,"天人合一"的觀念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稼軒琴坊創(chuàng)辦人陳志彥先生 暢談知音 稼軒琴坊創(chuàng)始人陳志彥先生現(xiàn)場與大家分享了他與古琴故事,他的父親(著名畫家陳永鏘先生)告訴他,,古人為什么說彈琴是在找尋知音,,那知音指代的不僅僅是外界的人,也是指手下的琴,,當你和琴在建立起一種交流的時候,,它就是你的知音。 而在此時,,有人能懂你曲中所表達的意境,,那么他也是你的知音。這是額外而又驚喜的收獲,。正因為這種收獲不易得,,所以伯牙才會那么珍視子期。 稼軒琴坊創(chuàng)辦人陳志彥先生 這就是為什么中國傳統(tǒng)的文人那么重視琴,、棋,、書、畫的原因,,那是修身,,也是對話。 和天地的對話,、也是和自己的交流,。 明志先生現(xiàn)場演繹茶道 茶的故事 這次明志先生選擇沖泡的是下關沱茶,入口醇滑,絲絲含香,。 在現(xiàn)場明志先生也跟大家講了有關下關沱茶的前世今生,,茶也有它的故事,采摘,、發(fā)酵,、殺青、揉捻,、干燥……它歷經了重重,,然后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 帶給我們一份寧靜和安逸,,這是一種緣分,,就像這世間所有美好的相遇。 如是師兄現(xiàn)場分享 以戒為師 佛教中常常說到的“戒,、定,、慧”,在修行的德榮先生與如是師兄看來,,“戒”不是約束,,而是保護。有些人認為持戒,,會束縛到我們日常的生活,,其實不然,“戒”就像是一道圍欄,,將我們保護起來,,持戒的人會時刻保持一顆對萬事萬物敬畏的心。 儒家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心所欲的前提是“不逾矩”,。 琴友一夫現(xiàn)場演奏 做一個“琴癡” 琴友一夫今天為現(xiàn)場的朋友帶來了他的古琴,是他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下收藏到的一張老琴,,為了遇到這張琴,,他不惜遠赴貴陽。 李德榮先生說,,這是一個琴人的癡處,,也只有這份癡,才會將古琴真正融入生命里,,才能堅持數十年如一日的操縵不輟,。 琴師李德榮先生現(xiàn)場分享 彈琴是一輩子的事,如果在彈琴的同時能夠將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那將何其有幸,! 南簫王郭大強先生現(xiàn)場吹奏 在此次的雅集活動中,,許多琴友都紛紛上臺表演,以指,、用琴來傳遞內心的語言。無論是彈琴的還是聽琴的,,在琴聲余韻和茶香芬芳之中,,相信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有那么一刻時光,遇見了一個安住當下,、心生歡喜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