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文物被發(fā)現(xiàn)的途徑比較多,,山洪暴發(fā)、地震等自然災害后,,就會有大型古墓破土而出,;另外就是被盜墓后專家介入,還有就是人為偶然發(fā)現(xiàn),。 可以說文物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對研究古代人文、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老話說:“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滿大街都是”,。 這句話運用到“三條腿”的國寶上,,仿佛也毫無違和感,,而這個“三條腿”的文物,就是春秋青銅簋,。 作為2010年發(fā)現(xiàn)于山東濟南,,長清仙人臺的青銅器,距今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 第一,、隱匿于仙人臺的春秋青銅簋2010年長清當?shù)剞r(nóng)民,,在前往仙人臺水庫附近砍柴時,刨出來一個“三條腿”的東西,。它的外形酷似一個鍋,,亦或是一個收納東西的器物。 實際上經(jīng)過專家研究考證發(fā)現(xiàn),,這個鑄造于春秋時期的青銅簋,,應該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因為重啟名字中的一個“簋”字,,便可以得知是古人盛食物的器物,,因為“簋”的外形,多以圓口,、兩耳為主,。 這件春秋青銅簋擁有一個半球形蓋,上面的鈕微也是圓形的,,并且蓋面微鼓附帶子母口,。蓋子的邊緣與口部還飾有曲紋,蓋頂與腹部的棱紋更為精細,。 同時,,還有獸頭形雙耳,,完全符合“簋”的形態(tài)?!半p耳”內(nèi)側(cè)無須下有垂珥,,“簋”下面帶有三個獸面形足,這也正契合“三條腿”的描述,。 “足較寬矮,,觸地部分呈爪狀”,說明鑄造技藝十分精湛。尤其是圈足飾重環(huán)紋,,更是令專家為之贊嘆,。 “簋”不僅是春秋時期盛放食物的器皿,同時也是當時社會中十分重要的禮器,。在一些較為隆重的祭祀和宴饗時,,會和鼎等青銅器皿等配合使用。 這一點在《周禮·舍人》,,以及《易·損》等文獻中均有記載,。從外觀上來看,這款春秋青銅簋通高24.1,、口徑20厘米,,敞口、束頸,、鼓腹,、雙耳。 這完全符合青銅“簋”的結(jié)構(gòu)特點,,作為春秋時代的重要文物之一,,對于研究當時社會的文化、習俗,,乃至人們的飲食習慣都有很大幫助,。 第二,、春秋青銅簋差一點被倒賣最開始時刨出這個文物的農(nóng)民,認為春秋青銅簋可能是一個香爐,。他懷著好奇的心態(tài)繼續(xù)在原處挖掘,,發(fā)現(xiàn)有越來越多的青銅器被挖了出來。 他將這些極具考古價值的青銅器,,分多次帶回自己的住處,,但是紙里包不住火,,很快就被村子中傳開了,。 很多文物販子聽到了這個消息后,都紛紛來到這個農(nóng)民家,,希望可以通過高價把這批文物買走,。 很多文物甚至開價幾十萬,這一點也著實令這位樸實的農(nóng)民動心,。但是他知道私自倒賣文物是犯法的事情,,所以一直都沒有和文物販子交易。 后來有人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當?shù)匚奈锞?,于是文物專家來到了這個農(nóng)民的家中,經(jīng)過實地考察之后發(fā)現(xiàn),,這是一批價值連城的春秋青銅器,。 文物局的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說挖出這批文物的農(nóng)民上交給國家,。后來有一支考古隊開始進入仙人臺,,并經(jīng)過幾個月的發(fā)掘,挖出了300多件文物,。 經(jīng)過專家研究后,,春秋青銅簋,乃西周末年至春秋邿國貴族陪葬品,,邿國又名寺國,、詩國。 《公羊傳》中將邿寫作“詩”,,它是周代東方一個附庸小國,,國君為妊姓,受當時的諸侯國魯國控制,。 據(jù)《左傳》記載:“魯襄公十三年夏,,邿國發(fā)生內(nèi)亂,,分裂為三,魯國出兵救援邿國,,并乘機吞并了邿國”,。 但《公羊傳》另載:“詩”乃邾國的邑,后被魯國于前560年攻取,。按照現(xiàn)代地理分布來看,,應該位于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縣一帶。 春秋青銅簋出土于邿國貴族墓,,雖曾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未曾遭盜掘擾亂。這座貴族墓隨葬品十分豐富,,出土文高達340多件(套),。 除了青銅器之外,還有玉石器,。陶器,、骨角器,、海貝等??梢哉f是我國考古史中,,又一次十分重要的發(fā)現(xiàn)。 結(jié) 語一次偶然的發(fā)現(xiàn),成就了考古史上的奇跡,,一尊春秋青銅簋,,牽出了一段塵封的歷史。 邿國雖然只是周代諸侯國的附屬國,,但是其貴族墓葬群卻不亞于其他諸侯國,。春秋青銅簋的精湛鑄造技藝,彰顯出了西周青銅器的偉大與高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