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靜靜教主 排版 / 靜靜教主 文章字數(shù) / 4126 閱讀時長 / 8分鐘 大家好,,我是教主。(靜靜也行) 答應你們的文章終于出爐啦,!主題-快速閱讀,。 這篇文章應該是把我開始閱讀以來,所有關于速度提升涉及到的內(nèi)容(包括經(jīng)驗,,方法和技巧等等)都寫盡了,。 簡言之,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閱讀速度,,那么看這一篇足以,! 拍著胸脯保證啊:它絕對絕對能幫到所有人?。,。?/p> PS:文章里提到的方法僅針對致用類書籍,。 Emmm,看過上一篇鴿文的胖友們應該還記得吧,?我上次鴿的原因,,是在測試一些「快速閱讀」的新方法。 所以我們先上圖: 3-5小時一本書,。這是我在測試新方法之前,讀完一本書大概需要的時間,。 標記:這里的3-5小時指「純閱讀」時間,。就好比,我們在用微信讀書這樣的APP時,,每讀完一本書,,它都會顯示你在這本書上消耗的時間是多久。 但我這個3-5小時,,在大部分情況下并不是連續(xù)完成的,。最常見的是:今天讀1小時,明天讀2小時,,后天再收個尾,。 所以綜合下來,,我之前會跟大家說,我的閱讀速度是3天一本,。 然后呢,,在最近測試完新方法之后,效果見下圖: 第一本快速閱讀的書 第二本快速閱讀的書 這是我在用新方法讀書的時候,統(tǒng)計的閱讀時長,。兩本書都是我之前沒看過,,或者之前只翻了一兩頁的書籍。 第一本,,《定位》,,用時:2小時40分 第二本,《我的財富自由手冊》,,用時:1小時54分 讀《定位》用了2天,,周五晚上的1小時40分,再加周六下午的1小時,;讀《我的財富自由手冊》則只用了1天,,周六晚上的1小時54分。 總體而言,,這兩本書的閱讀速度,都在我之前的閱讀時長上提升了1-2小時,。 可能看到這里有些胖友會覺得:看這么快,,能記住啥啊,? 來,,接著再來看圖。 《定位》的思維導圖 《我的財富自由手冊》的思維導圖 也就是說,這2小時40分,,和1小時54分里,,不僅包含著我把書翻完了,而且還包含著,,我同時產(chǎn)出了上面這兩張思維導圖,。 怎么樣?是不是已經(jīng)心動到無法自拔,? 不要慌,!我們來一步步看方法~ 需要準備的工具:一本沒讀過的書,以及一個足夠大的本子,。 像這樣: 額,我各種奇奇怪怪的本子還真的挺多的,,不管想測試什么方法,,都能在家里隨手找到適合的本子...(是不是可以算‘本界富婆’了hhh) 咳咳,說正經(jīng)的哈:這個方法的名字叫「結(jié)構(gòu)化速讀」,。 從字面意思上看,,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從一本書的結(jié)構(gòu)開始讀,然后再逐步細化,?;蛘哒f得再深一點,就是把自己從讀者視角切換成作家視角,。 什么意思呢,? 對于作家而言,,他們寫書的時候,,會先確定這本書要講明白一個什么觀點,然后才開始搭建框架,,安排章節(jié),,填充每章內(nèi)容。 這是作家寫作的順序,,也是他們梳理清楚自己思路的順序,。所以結(jié)構(gòu)化速讀的實質(zhì),其實就是在尋找作家的「創(chuàng)作思路」,。 而對于致用類,,也就是知識類的書籍,尤其適合用這種方法來閱讀,。畢竟掌握一個知識最好的方式,,就是從這個知識的框架開始,逐步細化,。 所以在清楚了原理之后,,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按照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路,,把書籍的大框架寫在思維導圖上,,然后一步步填充內(nèi)容。 這么說可能還有點抽象,我們直接舉個例子來康康:我在做「結(jié)構(gòu)化速讀」的時候,,是怎么實操的,? 「結(jié)構(gòu)化速讀」的第一步,,先牢記一個順序: 書名,,副標題,封面廣告語,,序/前言,,目錄,目錄分級,,內(nèi)容填充,。 而且,在初期嘗試的時候,,最好要把這個順序牢牢地寫在你每讀一本書要制作的思維導圖正上方,,像這樣: 接下來,,就是左手邊放書,,右手邊放本子,按以上的順序去翻書,,順便填充思維導圖,。 第一步,我會先把「書名」寫在紙張的正中心位置,。 第二步,,我會去看這本書的封皮上,還有沒有其它「副標題」,? 如果有的話,,那就把「副標題」也寫在書名的正下方。 之所以要去找副標題,、看副標題,是因為對于某些書籍而言,,它們可能是為了吸引讀者,,取一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就是一眼看不明白這本書到底要講什么) 而這時候,,為了讓讀者能清晰地了解內(nèi)容方向,,就會搭配一個副標題。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時候副標題比書名更能體現(xiàn)一本書的核心觀點,。 第三步,我會仔細端詳這本書的封面廣告語以及腰封的「宣傳語」。其實放在以前,,如果我買的書到了,,那封面上除了標題以外的內(nèi)容,我基本一眼都不看,。 但現(xiàn)在,,我會把封面上提到的、讓我感興趣的問題,,同樣也寫在思維導圖的中心位置-副標題左右兩側(cè),。 這么做的目的,,是因為:出版社在做一本書的時候,,那些封面的廣告語就是沖著戳讀者的痛點而來的,所以,,當你帶著這些‘廣告語的刺激’進入一本書籍的時候,,會更容易對這本書產(chǎn)生期待感。 而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講,,閱讀的欲望有了,,才是能提速的第一要務。 第四步,,我會仔細閱讀這本書的「前言」部分。 因為從作者的創(chuàng)作順序而言,,往往序/前言是在一本書的整體書稿完成之后才寫的,。 而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從作者自身的角度去聊聊:這本書是在討論什么,,是想幫大家解決什么問題,,以及作者自己總體的觀點和心得體會有哪些。 所以在細讀序/前言的時候,,我會把作者提到的:他想解決什么問題,?他的核心觀點是什么?也寫在思維導圖中心位置,。 PS:一個小小的備注,,我自己在結(jié)構(gòu)化速讀的時候,只讀作者自己寫的序或前言,,不讀別人寫的推薦序,。因為覺得...別人來寫推薦序的話,多少有點官方吹的嫌疑,。所以不如只看作者自己對書籍的介紹,,能更好的把握全書。 第五步,目錄,,目錄分級,,目錄轉(zhuǎn)化。 這是我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最最最耗費時間的地方,。 打個例子啊,上周六晚上,,我在讀《我的財富自由手冊》時,,讀完整本書用了將近2個小時。而單純把整本書的目錄部分看完,、寫完,,就用了將近1個小時。 嗯,?為啥我讀目錄要這么久,?我都在干些什么呢? 答案:我把目錄來來回回看了4遍,。 第一遍,,看目錄的章節(jié)部分,并且在思維導圖上繞著圈,,把章節(jié)寫上去,。 第二遍,,盯著思維導圖,,對著自己寫的這一圈章節(jié)標題,去設置疑問,。 舉個例子,,在《我的財富自由手冊》第3章,它的章節(jié)標題是:給自己的財務狀況把個脈,。 而我順勢在下面寫了:那我現(xiàn)在的財務狀況安全嗎,?健康嗎? 這么一來的作用,,是把書籍內(nèi)容和自己的實際生活做了結(jié)合,,讓自己對這個章節(jié)要講的內(nèi)容更感興趣了,而且,,想著“這真的能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的話,我就會更快速,、更有針對性地去尋找答案,。 第三遍,看每個章節(jié)下的小字部分,一章一章地看,,并且把它們都寫在思維導圖對應的章節(jié)下面,。像這樣: 第四遍,,依舊是拋開書籍,,只盯著思維導圖里自己寫下的每個章節(jié)的小字部分,去設置疑問,。 還是舉例哈: 左邊是書籍目錄里第3章的內(nèi)容,,右邊是我寫下的自己的疑問。 把對應章節(jié)和章節(jié)小內(nèi)容轉(zhuǎn)換成“自己的疑問”的目的同上,,都是為了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生活,讓自己能更提起興趣,,更專注地把書籍看完,。 第六步,內(nèi)容填充: 這部分就很簡單了,,左右拿著書,,右手放著思維導圖,一章一章地帶著自己的問題找答案,,并且把找到的答案填充在思維導圖上,。 以上六步,,就是我用結(jié)構(gòu)化速讀法來讀書的完整過程,。 真的已經(jīng)超級超級詳細了,希望大家能get到方法的適用性啊~ 但,,還有幾個需要注意的點要提醒一下: 第一,,在思維導圖上寫章節(jié)目錄的時候,最好是以一個自己想知道的,,貼合自己實際生活和工作的啟發(fā)式問題來引出,。 第二,因為當我們把目錄和問題都寫完一遍之后,,才會返回來真正開始閱讀一本書的正文部分,。 所以最好在“正經(jīng)”開始讀每一章的時候,都先回顧思維導圖上自己提出的問題,,然后,,再帶著自己當初寫下的問題去找答案。 第三,,對于目前自己特別不需要的章節(jié),,就真的可以不讀了。 比如,,《我的財富自由手冊》里,,有一章專門講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財商。我...emmm,,我生不生孩子還不一定呢...所以那個章節(jié)我直接跳過了,。 第四,結(jié)構(gòu)化速讀其實是一個很消耗我們注意力的讀書方法,。比如,,我在邊畫導圖邊讀書的過程中,注意力一直是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的,。因為一直都在思考,,一直都在帶著問題找答案。 而這樣下來呢,,大概90分鐘之后,,我就有點撐不住了,大腦負擔很重,,甚至開始有點浮躁,。所以說。建議大家在嘗試這種方法的時候,,可以讀1小時,,就好好地放松一會兒。(別把自己搞崩潰了) 最后,,還要聊一點大家很感興趣的問題: 在結(jié)構(gòu)化速讀的第六步,做內(nèi)容填充的時候,。雖然是帶著自己設置好的問題去找答案的,,但也要一章一章地讀呀!這個時候怎么提升自己的閱讀每一章節(jié)的速度呢,? 方法其實也很簡單,,把“聲讀”轉(zhuǎn)變?yōu)椤耙曌x”。 什么意思呢,? 我們從小時候到現(xiàn)在,,看到文字的時候呢,都習慣把它讀出來,,然后再去理解,。也就是說,我們理解一段話的時候,,路徑是這樣的:看到文字-讀出聲音-大腦理解這段聲音的意思,。 這就是“聲讀”,。 而即便我們在讀文章或者看書的時候,雖然自己不會發(fā)出聲音,,但心里依然在悄悄默念這段文字。所以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聲讀,。 聲讀的速度和我們發(fā)聲的速度有關,。按正常情況來講,假設一本書15萬字,,聲讀的話,,1分鐘假設能讀300字,那讀完一本書就需要8小時20分,。 那,,如果要提升到3小時就讀完這本書呢?則需要1分鐘閱讀834個字,。 Emmm....好像嘴皮子禿嚕不了這么快... 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聲讀轉(zhuǎn)換成視讀。而視讀之所以快,,是因為: 第一,,視讀是直接把文字轉(zhuǎn)化成大腦能理解的意思,不需要經(jīng)過“聲音”這個中間商,。第二,,視讀只和我們眼睛的掃描速度有關。而眼睛掃描的速度,,肯定比發(fā)聲的速度要快呀,。 但問題也出來了:如何讓自己閱讀的時候,改掉默念的毛??? 我嘗試了一段時間的小方法是: 第一,,指讀法,。手指到哪里,眼睛就跟到哪里,。這樣你可以用自己的手指,,來控制自己的閱讀速度。而當你的注意力在跟著你的手指走的時候,,你可能就顧不上是不是要默讀,,是不是要發(fā)出聲音了。 第二,,部分聲讀加部分視讀,。 比如,,在一句話里,我們可以找主干(主謂賓)的部分進行聲讀/默讀,,而其它非主干的內(nèi)容,,就掃一下直接忽略。這樣慢慢地不僅可以鍛煉出視讀的能力,,而且還能鍛煉出自己秒抓重點內(nèi)容的能力,。 ——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這兒結(jié)束了,。 最后想說一句,,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想告訴大家:來來來,,閱讀就應該這么搞,。讀的越快越好。 這篇文章適用的是,,在你原來的閱讀速度上,,提升1-2個小時,循序漸進,。而不是,,上來就能把8小時的閱讀時間,一下子縮短到2小時哦,。 不過,,真的建議大家感興趣的可以上手練習一下,還挺有成就感,,也挺有趣的,。 |
|
來自: kelvin_huang > 《閱讀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