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丁桂
來源產(chǎn)地 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土丁桂的全草,。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莖少數(shù)至多數(shù),,平臥或上升,,細(xì)長,具貼生柔毛,。單葉互生,;葉柄短至近無柄;葉片長圓形,、橢圓形或匙形,,長7-25mm,, 寬5-10mm,,先端具小短尖,基部圓形或漸狹,,兩面被巾生疏柔毛,,有時上面無毛;側(cè)脈兩面均不顯著花單1或數(shù)朵組成聚傘花序,,總花梗絲狀,; 苞片線狀鉆形至線狀披針形;萼片5,,披針形,,銳尖或漸尖,被長柔毛,;花冠輻狀,,直徑7-10mm,藍(lán)色或白色;雄蕊5,,內(nèi)藏,,花絲絲狀,貼生于花冠管基部,,花藥長賀狀卵形,; 子房無毛,花柱2,,每1花柱2尖裂,,柱頭圓柱形,先端稍棒狀,。蒴果球形,,無毛,4瓣裂,。 種子4或較少,,黑色,平滑,?;ㄆ?-9月。 土丁桂,,見過嗎,?能清熱利濕。解毒,。治黃疸,、痢疾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匯編》 苦、澀,,平,。
【歸經(jīng)】 肝;脾,;腎經(jīng)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10g (鮮者30-60g);或搗汁飲,。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