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與寧國縣 鄭樹森 曾國藩(1811—1872)是湖南湘鄉(xiāng)人,與數(shù)千里之外的寧國縣因太平天國起事使二者發(fā)生機緣,,而且曾國藩的一項決策影響了寧國縣情的變化,。 一、 太平軍的侵入打碎了寧國縣繁盛的局面 經(jīng)過康乾盛世,,寧國縣經(jīng)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涌現(xiàn)許多殷實之家和望族(從眾多宗祠的興建可見一端),人口也激增,。河瀝溪因水陸條件和區(qū)域位置而成為輻射周邊的商業(yè)中心,,徽商和江西籍、浙西籍客商常來河瀝溪購銷貨物,。嘉慶,、道光年間,寧國縣人口一直穩(wěn)定在30萬人上下,,最高年份的嘉慶二年(1797)增至367450人,。 咸豐六年三月二十八日(1856年5月2日),太平軍石達開部首次攻占寧國縣城,,此后8年間寧國縣遭受腥風血雨般的兵災,,太平軍燒殺淫掠,百姓不堪其苦,。一些望族的祠堂被燒毀(縣志記載不少祠堂毀于“洪楊之亂”);一些古建筑,、書籍毀于兵火,,使寧國文化斷層;家財,、婦女被掠走(百姓中有傳聞或見于家譜記述),;無辜平民被殺害(霞西鎮(zhèn)石柱村榧樹塔人遭受太平軍殺戮,當時此地被稱為“殺人坑”,;萬家西泉村“仙人洞”和南極“千人墓”里的累累白骨,,是太平軍在洞口熏死躲難的百姓所致,;河瀝溪官山、虹龍,、東岸,、寧墩、橋頭,、五里鋪等均有清末義冢,,其中不少死于兵燹)。周赟在咸豐十年至同治三年(1860—1864)被太平軍捕入軍營,,期間所寫《兵難諸作》就反映了生靈涂炭的情景,。 同治元年(1862)五月起,寧國縣爆發(fā)鼠疫,、災荒,,死亡枕籍,土著式微,,田地荒蕪,。同治三年七月太平軍最終退出寧國縣,此后3年內(nèi)該縣荒無人煙(許多村莊空無一人),,真是“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洪秀全創(chuàng)立的“拜上帝會”是變相的基督教,,這種教義影響下的農(nóng)民運動無助于解除廣大農(nóng)民的疾苦,,太平軍后期軍紀廢弛,在各處燒殺淫掠的劣跡倒是重傷了農(nóng)民兄弟,;洪秀全集團成員定都天京后追求紙醉金迷的生活,、腐化墮落,太平天國司法上采用的酷刑(如杖刑,、枷刑,、點天燈、五馬分尸,、斬首示眾,、剝?nèi)似ぃ┝钊税l(fā)指。這些跡象表明即使它取得全國政權,,也無非是改朝換代而已,,并不會給農(nóng)民帶來福音。太平天國運動雖然有打擊貪官污吏的作用,,但也使所到之處生產(chǎn)力倒退,、經(jīng)濟衰敗。寧國縣所遭受的兵災就證明了這一點。 二,、“征剿太平軍”中曾國藩履歷皖南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生于湘鄉(xiāng)縣一個地主家庭,。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取進士,,兩年后授翰林院檢討,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門生,。從倭仁,、唐鑒講習程朱理學。1847年擢升內(nèi)閣學士,。1849年任禮部右侍郎,。1852年署吏部左侍郎。 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國起義在廣西金田村爆發(fā),,1853年3月19日攻占金陵,改名天京,,并定都于此,。清政府為鎮(zhèn)壓太平天國,在天京城東孝陵衛(wèi)建江南大營,,在揚州城外建江北大營,,并指令各省舉辦團練武裝。在這種背景下,,作為官僚地主的曾國藩為抗擊太平軍,,于1853年初,以在籍侍郎身份在湖南募兵訓練(以500人為營,,營轄4哨,,哨轄8隊)。次年2月練成湘軍陸師(鄉(xiāng)勇),、水師,,3月發(fā)布《討粵匪檄》,指斥太平天國革命是開天辟地以來“名教之奇變”,。率軍阻擊太平軍對長沙的進攻,,并出省作戰(zhàn)。從此走上治軍征戰(zhàn)的道路,,成為清末湘軍首領,。 1854年秋,湘軍攻陷岳州,、武昌、漢陽,。在田家鎮(zhèn)擊敗太平軍水師,,進圍九江,。1856年春,因陸師在江西湖口被太平軍打敗而退守南昌,;同年秋太平天國發(fā)生楊韋事件,,湘軍乘機奪取天京上游的軍事重鎮(zhèn)。1858年11月令李續(xù)賓率湘軍主力6000人攻三河,,被太平軍殲滅,。旋以曾國荃吉字營為基礎,擴充實力,。1860年8月曾國藩升任兩江總督,,次年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節(jié)制浙,、蘇,、皖、贛四省軍務,。1861年9月,,督湘軍攻陷安慶,殺太平軍1萬余人,。1862年春,,派左宗棠率湘軍由江西入浙江攻杭州;派李鴻章率淮軍從安慶到上海,,伙同英人戈登的“常勝軍”,、法人德克碑的“常捷軍”進攻蘇州、常州,,“借洋人助剿” 太平軍,;令曾國荃率主力從安慶圍攻天京,自己駐守安慶策應3路,。1864年7月19日攻陷天京,,受封一等侯爵,加太子太保,。 皖南地區(qū)是太平軍西征浙贛,、回援天京的必經(jīng)之地。咸豐十年(1860)六月,,曾國藩在祁門縣設大營,,整訓團練,次年三月移駐東流縣,。駐扎祁門9個月間,,寧國縣或許有他的履跡。 三、曾國藩對寧國縣的認識和影響 曾國藩是清末第一重臣,,文武兼?zhèn)?。其詩文俱佳,有《曾文正公全集》行世,;對太平軍作?zhàn)并最終取勝,,為清政府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有人稱其“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成為封建社會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他博聞強記,對軍事要地不可不察,。舉凡兵家于天文地理不可不識,。寧國不僅是皖南地區(qū)的氣象中心,更是兵家必爭之地,,東接杭州,,南極徽贛,西望安慶,,北通金陵(當代抗戰(zhàn)期間,,寧國縣是“國統(tǒng)區(qū)的前方、淪陷區(qū)的后方”,,駐軍在此集結(jié)換防,,再次證明了寧國軍事位置的重要)。從咸豐六年(1856)至同治三年(1864),,太平軍在寧國縣境與清軍展開拉鋸戰(zhàn)19次之多,,太平軍10次攻克縣城。在征剿太平軍的過程中,,曾國藩很看中寧國縣軍事位置的重要,,曾說:“‘發(fā)逆’盤踞金陵,蔓延蘇,、浙,、皖、鄂,、江西等省,,所占傍江各城為我所必爭者有三:曰金陵、曰安慶,、曰蕪湖,,不傍江各城為我所必爭者有三:曰蘇州、曰廬州,、曰寧國”,,曾派鮑超等將據(jù)守寧國,。1852—1871年,他在外忙于軍務,,還時常寄信給兩兒紀澤,、紀鴻。在《曾國藩教子書》中,,就有幾封信提及寧國,如同治元年(1862)九月十四日書信中說:“惟寧國縣城于初六日失守,,恐賊(指太平軍)猛撲徽州,、旌德、祁門等城,,又恐其由間道徑竄江西,,殊可深慮?!?/span> 在太平軍與清軍相互爭戰(zhàn)中,,江南地區(qū)各縣均出現(xiàn)人口劇減的情況,或亡于戰(zhàn)爭,,或死于瘟疫,,或逃荒于外。鑒于蘇皖贛拋荒嚴重,、民政廢弛的情況,,為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同治四年(1865),兩江總督曾國藩采納薛福成(是年以副貢入曾國藩幕府,,后隨李鴻章辦外交,,是近代改良主義者,清末外交家)的建議,,上書朝廷要求實行“召墾升科”的政策,,得到允準,清廷詔令從人口密集的湖北、湖南,、河南等省移民到江南地區(qū),,允許移民“插標劃田、立界為山,、據(jù)室為家”(凡無主田山,、房屋,移民均可自行劃分,,具冊呈報領憑后便為己產(chǎn)),。安徽省也頒布了《開墾荒田章程》,寧國同皖南各縣一樣設“勸農(nóng)局”,,以墾荒政策吸引大批外地人移居,。清廷詔令下達的前一年,,已有徽州、福建的少數(shù)客民遷入寧國縣,;同治五年(1866)起,,則有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及省內(nèi)安慶等地大批民眾攜帶家口,,來該縣墾荒種地,光緒年間浙南人遷入,。兩湖,、河南移民大批遷入,人口才漸多,。光緒七年(1888年)四月二日,,清廷準予墾種荒地的“客民”加入寧國縣籍,其子弟可在當?shù)亍叭爰荚嚒薄?/span> 同治八年(1869)寧國土著人口僅10004人,,清末移居寧國的“客民”已數(shù)倍于土著人口,。大量“客民”的加入,使寧國成為移民縣,,使寧國縣情發(fā)生變化:一是很多山地被開墾,,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逐步恢復發(fā)展。湖北人多居平畈種植水稻,,安慶人多在山區(qū)開荒種玉米,,畬族人劈建梯田。二是各地生產(chǎn)技術得以傳播融通,。三是呈現(xiàn)各具特色的風俗習慣和方言,。四是帶來了各地的民間文藝(如安慶的秧草歌、畬族的盤歌,、湖北的花鼓調(diào)與皮影戲,;河南的旱船、彩車,;南陵縣的目連戲),,而且與寧國本土文藝融合(如皖南花鼓戲就是湖北花鼓調(diào)、河南民間燈曲,、寧國民間歌舞合流而成),。五是各地“客民”和土著人并存于茲,形成了開放包容的寧國精神,,不排外不封閉,,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和觀念,從而為今后創(chuàng)新發(fā)展奠定了民情基礎,。 四,、曾國藩褒獎寧國才子周赟 曾國藩善于發(fā)現(xiàn),、提攜人才。左宗棠,、李鴻章等名臣出自其門,,他統(tǒng)轄的湘軍陣營就人才濟濟。同治三年(1864),,兩江總督曾國藩在金陵開科取士,,其中有寧國縣才子周赟中舉,被授予奉政大夫,、花翎同知銜,、揀選知縣。 周赟于1887—1910年歷任青陽縣訓導,、宿松縣訓導、徽州府教授,,先后纂修《青陽縣志》《九華山志》《寧國縣志》《徽郡志》,,為皖南文化建設作出較大貢獻;擅長書畫,,正,、草,、隸,、篆、金石俱佳甚至用竹簽作畫,;精通音律,,喜好作詩,、彈琴。他9歲始作“六聲圖”,,于同治二年(1863)寫成《山門新語》初稿,,后經(jīng)數(shù)十年的修改充實,創(chuàng)立“六聲韻學”,,光緒三十三年(1907)再次刊刻,。該書闡述精微、旁征博引,,成為有較高價值的音韻學專著,。成書之前,曾國藩就發(fā)現(xiàn)了周赟這個音韻學人才,,對其所作“六聲圖”題詞“千載神悟”,,奏請光緒帝授予周赟“二品教官”稱號,親自贈送“六身堂”金字匾,,并撰聯(lián)“二品教官天下無,,六聲韻學古來無”,,以示獎掖。 論及寧國市今日之發(fā)展,,太平軍戰(zhàn)役后大規(guī)模移民遷居寧國實為歷史淵源,。而這一政策的推行確與兩江總督曾國藩有關。 (作者系寧國市地方志辦公室工作人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