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模是一個時代最鮮明的精神坐標,尊崇英模是一個社會應該凝聚的共識……今日是“930”烈士紀念日,,深圳市首個《請為十大英模獻花》H5網絡祭奠平臺向公眾開放,,該平臺由南灣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出品,由龍崗區(qū)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監(jiān)制,。同日,,龍崗區(qū)舉行向龍崗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深入開展烈士公祭日活動,。(周偉涵) 創(chuàng)新模式:打造全市首個網絡祭奠英模平臺早在一個月之前,,在龍崗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南灣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指導下,,南灣街道社會事務辦、退役軍人服務站就組織相關專業(yè)人士,,對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雷鋒、蘇寧,、李向群,、楊業(yè)功、林俊德,、張超等十大英模的掛像進行素描,,并建立相關平臺,通過標準配音后和技術整合后,,以戶外宣傳,、鏈接,、二維碼的方式,,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十大英模事跡。 而在今日,,該街道在平臺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增加“點擊獻花”“給英模留言”等功能,讓市民在讀懂英模先進事跡的同時給英模獻花和留言,,以此緬懷先烈和表達敬意,。 隨后,記者通過鏈接打開該平臺發(fā)現(xiàn),,該網絡祭奠平臺以紅色為主背景,,以飄揚的動態(tài)紅旗設計創(chuàng)意,,以滑動交互為技術方案增強觸摸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位英模的一側,,只要按動“點擊獻花”的方框,下面準備獻上的菊花就顯示“+1”,,提醒市民獻花流程已經完畢,,甚至有不少市民寫上留言“向英雄致敬”寄托哀思。 截至記者發(fā)稿,,共有59041名市民通過該網絡祭奠平臺為十大英模獻花,。 走近南灣:多形式向先烈及烈屬表達敬意近期,南灣街道除了通過“互聯(lián)網+”的方式對先烈致敬的同時,,還加強統(tǒng)籌組織,,廣泛動員、凝聚全街道上下力量,,為烈士紀念日活動開展營造了莊嚴,、肅穆、隆重的氛圍,。 9月29日上午,,在全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來臨之際,南灣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淵率街屬相關單位人員與軍人代表,、公安,、烈屬、紅星志愿者一起,,在恩德圣地陵園廣場舉辦2020年烈士公祭活動暨向烈士墓碑敬獻花籃及鮮花儀式,,儀式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胡光校主持。 當天下午,,南灣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胡光校對烈士遺屬進行了走訪慰問,,胡光校一行來到烈士遺屬李成根家中,詳細詢問烈屬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傾聽烈屬的意見和心聲,,并送上慰問品和慰問金,同時要求工作人員切實做好烈屬的撫恤優(yōu)待工作,,“常上門看看,、照顧好烈屬生活,及時掌握并解決其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同日,,街道社會事務辦負責人上官紅寶等為烈屬代表發(fā)放了慰問品,并傾聽他們的訴求,,了解遺屬的工作,、生活,、身體狀況等,切實做到思想上關心,、生活上照顧,、精神上關懷。 黨建專家:龍崗山河已無恙 革命英烈須銘記在龍崗區(qū)層面上,,半年以來,,在龍崗區(qū)紅色文化保護、利用及開發(fā)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深挖紅色資源,,廣泛調研,收集資料,,編寫龍崗革命歷史宣傳材料,。 9月30日,在該局的統(tǒng)籌和大力指導下,,由深圳市委黨校黨史教研部教授,,中央黨校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博士,深圳黨建研究會理事張磊撰寫的《龍崗山河已無恙 革命英烈須銘記》,、由多名媒體人聯(lián)合撰寫的《豐碑——龍崗革命印跡尋蹤》特刊出街,,文章再現(xiàn)龍崗烽火歲月,以此致敬革命烈士,,以烈士精神鼓舞龍崗人民砥礪奮進,,再創(chuàng)輝煌。 “當我閱讀這些手稿,,欣慰之情油然而生,,心中的憂慮也一掃而光。手稿資料正野并存,,信息量大,,為我們初步勾勒了龍崗近現(xiàn)代革命歷史的“圖譜”,能感受到龍崗革命歷史的活化,,未來可期,。憶往昔,滄桑半世,,山河重光,;看今朝,銘記歷史,,吾輩自強?!边@是張磊發(fā)自內心最真實的評價,。 近期,,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聯(lián)合各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開展“930走訪慰問烈屬全覆蓋活動”,為烈屬們送去慰問金,、慰問品,,表達黨委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愛。在慰問過程中,,同步核查烈屬政策落實情況,,了解烈屬們在生活上、工作上存在的實際困難,,并安排專人跟進,,及時幫助解決。 同時,,該局還提前下發(fā)文件要求各相關單位加強對全區(qū)多處烈士紀念設施的安全檢查和管理維護,,美化園區(qū)環(huán)境。同時,,徹底排查園區(qū)瓷磚脫落等安全隱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