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政府將重慶定為陪都以后,,從1938年開始日軍便對這里進行了數(shù)百次的轟炸。在應(yīng)對日軍轟炸的同時,,中國政府決定在重慶十八梯附近建設(shè)防空大隧道,,整個隧道全長2.5公里,位于地下十米的深處,。重慶大隧道于1940年部分開放,,1941年整體工程才剛剛完工。盡管隧道可以躲避日軍幾乎所有炸彈的空襲,,但是存在著洞口太小,,空氣不夠的缺點。 1941年6月5日,日軍一反白天空襲的習慣,,24架日本飛機分三批對重慶展開了夜襲,。因在這段時間重慶多為晴天,日軍一直利用良好天氣白天連續(xù)狂轟濫炸,,因此重慶居民都選擇了夜晚出門辦事置辦生活用品,。當日本飛機到來時,城中心聚集了大量來自南岸和江北的居民,,他們一時間無法回到對岸,,只能在城內(nèi)選擇防空洞進行躲避。這樣一來原本就存在設(shè)計缺陷的重慶防空大隧道里涌入了比平時多一倍的居民,,原本僅能容納6500人的大隧道中涌入了上萬名居民,。 日軍這天的空襲持續(xù)時間特別長,前后共進行了三個多小時,,輪番進入重慶進行轟炸,。結(jié)果大隧道中因為通風不好,加上天氣炎熱,,不斷的有人出現(xiàn)了呼吸困難的情況。這時候防空洞內(nèi)的百姓已經(jīng)無法忍受窒息,,開始要求出動呼吸空襲,,但面對日軍空襲把守洞口的衛(wèi)兵接到命令不許打開洞口。最后洞內(nèi)躲避空襲的居民在實在忍受不了的情況下,,不顧一切的涌向了出口,。涌出洞口的人潮因洞口濕滑發(fā)生了擠壓和踩踏,最終堵塞了洞口,,造成了嚴重的死傷,。 監(jiān)察委員萬燦給于右任的報告中稱:“當時空襲時間過長,洞內(nèi)氧氣悉化炭氣,全部窒息。于是避難者爭先恐后各謀自救,奔奪洞口,及至洞口又不得出,互相踐踏,死傷累累,。洞愈塞而氣愈窒,落后則相繼坐斃倒斃,且不及爭不及逃矣,。委員當日目擊卡車搬運死尸至十余次,而十八梯觀音巖洞口,死難者所遺留之鞋履狼藉滿地,不知若干千雙也.附近貧民群聚爭奪,擾攘一隅。如領(lǐng)賑放,如搶錦標,慘不忍睹,?!?/p> 最終這起由日軍轟炸引起的慘案,根據(jù)遇難者家屬統(tǒng)計,,共有7200人遇難,,而日本的《朝日新聞》則在6月20日表示共有1.2萬人在此次慘案中喪生。 “愛歷史”一家專門用老照片講述歷史的網(wǎng)站,,專注照片十余年,。請記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