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朝同名政權之區(qū)辨——以唐之名 在中國歷史上,,前后有三個王朝(政權)以唐為國號,,為方便區(qū)辨,我們不妨順著歷史的長河往回漫游一番,,從創(chuàng)始人,、世代、存續(xù)時間,、都城,、疆域區(qū)劃,、國號根源、歷史價值等幾個重要方面加以探析梳理,,或為加深認識,,或為消遣無聊,未為不可,。 唐太宗李世民畫像 1.莫問東方盛世,,只知舉世無雙 絳幘雞人報曉籌,, 尚衣方進翠云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 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 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 佩聲歸到鳳池頭,。 ——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大一統(tǒng)的秦朝消逝824年后,、漢朝故去398年后,中國歷史再度進入到高光時段,。 公元617年,,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淵趁隋王朝風雨飄搖之際,于晉陽起兵,,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國,國號唐,,史稱李唐,,尊稱大唐。大唐是漢朝之后再度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王朝,,故而美稱唐朝,。 唐朝以長安為都城,洛陽為東都,,太原,、成都、鳳翔等為別都,。首都長安城的規(guī)模更甚前代,,東西長近10公里,南北長近9公里,,是外商云集的國際性大都市,,其大明宮,、興慶宮的壯麗極富美譽。 唐朝經歷21位帝王,,享國289年,,期間,公元690年至公元705年為女皇武周時期,,是為一段小插曲,。公元907年,藩鎮(zhèn)朱溫廢末代皇帝李柷,,取而代之,,建立后梁,唐朝到此終結,。 唐朝疆域 大唐在李世民,、李治,、李隆基等著名帝王的助推下,走向全盛,,最盛時疆域東起日本海,,南據(jù)越南,西抵中亞咸海及呼羅珊地區(qū),,北控貝加爾湖至葉尼塞河下游一帶,,初期,地方區(qū)劃為州,、縣二級制,,公元627年,在州縣之上設置十道監(jiān)察區(qū),,公元733年增加至15道,,監(jiān)察長官有采訪、觀察,、按察,、黜置等職稱,唐朝中期時,,道逐漸演變?yōu)樾姓^(qū),,長官變成軍政合一的方鎮(zhèn)節(jié)度使,于是州縣二級制又變成了方鎮(zhèn),、州,、縣三級制,唐朝末年時,,全國有大略50個方鎮(zhèn),,每鎮(zhèn)轄3至10個州不等,。唐朝盛時統(tǒng)治人口超8000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 李淵稱帝前,,已是唐國公、唐王,,封爵之處乃上古五帝之唐堯的舊地,,他意欲建立蓋世功勛,直追五帝,,所以建國號唐,。 唐朝的各項制度對后世影響深遠。政治上,,中央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機構為三省、六部,、一臺,、五監(jiān)、九寺,;道州縣下有鄉(xiāng),、里、村,、保、鄰,、坊,,構成一套完整的基層自治體系,這套體系一直沿用到今時,。政府以科舉選拔人才,,充實各級治理團隊,這種制度今天仍在使用,。經濟上,,朝廷大力興建水力設施,農耕,、灌溉技術有大幅提高,,曲轅犁開始出現(xiàn),農業(yè)產量大大提升,;設官方機構管理工藝品生產,、土木工程營造、兵器制造,,手工業(yè)十分發(fā)達,,陸上和海上對外貿易十分興旺,;前期賦稅制度為租庸調制,政府授田給農戶耕種,,農戶承擔相應的稅額,,曰租,農戶承擔相應的義務勞役,,曰庸,,各地方向中央進貢土特產,曰調,,租庸調制后來因戰(zhàn)亂,、藩鎮(zhèn)割據(jù)等原因無法繼續(xù);唐德宗時期,,開始實行兩稅法,,一年分夏秋兩次收稅,不再征收實物,,代之以貨幣,,這種辦法一直延續(xù)到民國時期,算是中國田賦制度上最重大的變革,。軍事上,,前期實行府兵制,后改為募兵制,,軍事成就超越了秦漢兩朝,,為有效管理占領區(qū),先后設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都護府之下設大量的都督府和羈縻州,,出色的管控了突厥,、回鶻、鐵勒,、室韋,、契丹、靺鞨等眾多部族,;安史之亂后,,地方軍鎮(zhèn)逐漸坐大,中央的軍權也落入宦官手中,。外交上,,因為唐朝在經濟,、文化、貿易,、軍事等方面的卓越表現(xiàn),,最多時收納70余個藩屬國或部落,接受超過300個國家或部落的朝貢,;阿拉伯世界作為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中轉站,,普遍與大唐友好往來,朝鮮,、日本等派遣大量的留學生在長安,、洛陽學習各項先進的制度;可以說,,唐帝國是古代最大的文化,、制度輸出國,對歐亞各國的歷史進程具有重大影響,。 唐朝是最令后世稱頌仰慕的王朝,,也是杰出皇帝輩出的朝代,前期有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到唐玄宗時開元盛世,國勢達到頂峰,,安史之亂后,,國家元氣大傷,但經過唐憲宗元和中興,、唐武宗會昌中興和唐宣宗大中之治,,國勢又逐漸恢復。 在這個長壽的王朝治下,,社會經濟文化開放多元,詩書畫樂成就超高,,頂尖的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大家層出不窮,,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繁榮的帝國,國內的傳唱度和國際的知名度堪為歷代最高,,唐人成為中國人的代名詞之一,。 2.皆曉憂患興國,不防逸豫亡身 燕趙生奇士,, 仇方決志平,。 十年常竭節(jié), 一劍早知名,。 自取河南鎮(zhèn),, 終辭霸府兵,。 飛鷹昭慶路。 窮達有高情,。 ——夏竦·《奉和御製讀五代史后唐史》 大唐王朝湮滅僅僅16年,,中原地區(qū)便出現(xiàn)一個以唐之名的王朝。 公元907年,,朱溫篡位,,建立后梁,唐朝結束,,五代開啟,,但割據(jù)太原的晉王李存勖仍奉大唐正朔,與后梁互相攻伐,。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稱帝建國,國號唐,,史稱后唐,,同年,李存勖攻滅后梁,,定都洛陽,。 后唐歷3代4帝,享國14年,。末代皇帝則為李從珂,,他通過兵變上臺,與大將石敬瑭互相猜忌,,后者勾結契丹建立后晉政權,,于公元936年徹底取代了前者。 后唐全圖 后唐是五代第二個出場的中原王朝,也是五代十國中版圖最大的政權,,最盛時疆域包括今天河南,、山東、山西三省,,河北,、陜西大部及甘肅、安徽,、寧夏,、湖北、江蘇各一部,一度攻滅前蜀而占據(jù)四川,,地方區(qū)劃為方鎮(zhèn),、州府軍監(jiān)、縣軍監(jiān)三級制,,統(tǒng)治人口約1000萬,。 李存勖本是沙陀部貴族,本姓朱邪,,其先祖朱邪赤心曾率部幫助唐懿宗平叛,,獲唐朝賜國姓,名國昌,。李國昌之子李克用又協(xié)助唐朝鎮(zhèn)壓黃巢,,被任命為河東節(jié)度使,坐鎮(zhèn)太原,,公元891年,,李克用進封晉王。李克用死后,,李存勖承襲父爵,,稱帝后,以唐為國號,,是以大唐繼承者自居,,意在號召四方討伐后梁政權,以此取得天下,。 朱溫建立后梁時,,基本掃清了原來的宦官集團及其武裝力量,李存勖建立后唐以后,,宦官勢力再度恢復,,不斷干擾朝政,引起君臣內外猜忌,,統(tǒng)治集團內部矛盾漸漸趨于激烈,,多次引發(fā)兵變,史稱“同光亂政”,。李存勖死后,,其子李嗣源繼位,是為后唐明宗,,他進行了系列革新:消滅亂政的宦官,收回宦官監(jiān)軍之權,;多次下詔赦免罪犯,,詔令減免災區(qū)的賦稅徭役,嚴禁地方課派加征;撤除政府對鹽,、鐵,、酒的專營禁令,允許民間進行生產貿易,;倡導節(jié)儉,,裁撤臃腫機構和冗員,削減公費開支,,嚴懲貪腐行為,;設端明殿學士,尊崇儒學,。李嗣源在位7年,,措施得當,生產有所恢復,,社會經濟文化有一定發(fā)展,,戰(zhàn)爭也較少,民間負擔較輕,,史稱“明宗之治”,。后唐明宗算是五代皇帝中較杰出的一位,但他沒有著手解決邊將割據(jù)問題,,這也是后唐敗亡的根緣,。 后唐是五代時期唯一對中原地區(qū)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王朝,這對后來的中原王朝致力于統(tǒng)一全國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南唐后主李煜畫像 3.莫管中原易主,,但為煙雨醉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唐朝故去30年后,、中原后唐王朝散場僅僅3年,,中國最后一個以唐之名的政權在南方登臺。 公元937年,,南吳權臣徐知誥以禪讓戲碼上臺,,稱帝建國,,國號齊。公元939年,,徐知誥又改國號為唐,,對這個先曰齊后曰唐的政權,史稱南唐,。 南唐國都在金陵(今南京),,李璟當政時期,為避后周兵鋒,,遷都于南昌,,待末主李煜即位,又復都于金陵,。 南唐歷3代1帝2國主,,享國39年。公元958年,,李璟去皇帝號,,稱江南國主,臣服于后周,。公元975年,,北宋大軍攻破金陵,李煜投降,,南唐亡,。 南唐疆域圖 南唐是十國中版圖最大的政權,,先后攻滅閩國與楚國,疆域最盛時,,治下35州,,占據(jù)今江西、安徽,、江蘇,、福建四省及湖北、湖南部分,,統(tǒng)治人口約500萬,。 徐知誥本姓李,兒時被南吳政權奠基人楊行密收養(yǎng),,后又成為南吳丞相徐溫的養(yǎng)子,,遂改姓徐。徐知誥繼任丞相后繼續(xù)掌控朝政,,受南吳皇帝禪讓登基以后兩年,,恢復本姓,,取名李昪,自稱大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以唐為國號,實際上純屬攀附唐朝,,也意在吸引南渡的士人加入政權,,鞏固勢力。 南唐統(tǒng)治前期,,主要策略在保境安民,,因此與鄰國敦睦友好,外結契丹以牽制中原王朝,;經濟上,,統(tǒng)治者勸課農桑,輕徭薄賦,,重視商業(yè)貿易,,江南地區(qū)生產得以恢復發(fā)展;文教上,,設太學,,興科舉,廣置書院,、畫院,。后期,因為屢屢被中原王朝擊敗,,每年需上繳高額供奉,,同時失去了淮南的產鹽區(qū),國家財政漸漸不支,,賦稅趨于沉重,,民間漸生不滿。 南唐治下地區(qū),,社會比較穩(wěn)定,,與其他九國比,地大富足,,在五代十國中,,可算是經濟文化最繁榮的國度,對外開放的程度也比較高,,這為后來兩宋經營南方地區(q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綜上,以唐之名的三個政權,,唐王朝是中國最具代表性之一的王朝,,歷史意義重大,,其他不能比擬;后唐是五代第二個出場的中原王朝,,雖然一度統(tǒng)一中原地區(qū),,但統(tǒng)治集團內亂不斷,政權并不穩(wěn)固長久,;南唐雖偏居江南,,但能保境安民,社會經濟文化在五代十國中最為繁榮,,這點要比后唐出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