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一部永遠都寫不完的書,, 那便是母親,。 ——《母親》 文丨舊故麻袋 ∨ 當我看到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的吳瑩說著“我認為人生要圓滿,就是有個孩子”這樣的鏡頭時,,不禁陷入了沉思:到底要到什么時候,,生育的觀念才不會如此淺薄,孩子不該成為一個女性人生是否圓滿的道德標準,,更不該成為女性家庭生活的一種束縛,。 《人間世》第二季經(jīng)過了無比煽情第一集第二集《生日》,講述的是三位高危產(chǎn)婦生產(chǎn)的故事,,紀錄片最后以“母愛偉大”作為主旋律結尾,,但在我看來,這集內容想要傳達的深層意義是:社會應正視女性的生育選擇權,,賦予女性更加包容的生育觀,。 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已經(jīng)到了“高齡產(chǎn)婦”的年紀,包括我自己,,“生不生孩子,?”、“什么時候生孩子,?”成了親戚們一再追問的話題,,真切地讓我感受到被生育支配的恐懼,女性哪里有什么生育選擇權,,就算和家人說明了我們有自己的節(jié)奏和打算,,可還是會被一直催促說“早點懷,,早點生”,。 旁白說“在上海市危重孕產(chǎn)婦會診搶救中心冒險生子的母親,很難去說她們是母性的偉大,,還是生命的賭博,?!焙茈y想象,為了生孩子,,這些母親連自己的命都不要了,,難道她們從來沒有想過如果孩子沒有母親,整個人生將會是多么不完整,,反倒是看慣了醫(yī)院生生死死的清潔工阿姨一語點破說:寶寶沒媽多可憐,。 紀錄片中,第一位出現(xiàn)在鏡頭上的高危產(chǎn)婦已有兩個女兒,,可她拼命一搏,,就是為了要一個兒子,我很難不去懷疑這是家庭因素或是環(huán)境因素導致她如此義無反顧,,因為如果沒有兒子,,她的人生或許會過的更加陰暗。 高齡懷上第三胎,,產(chǎn)檢時發(fā)現(xiàn)嬰兒的位置太靠前,,重心太向下,在手術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大出血,,婦產(chǎn)科醫(yī)生告訴記者:大出血是女性生產(chǎn)時最大的殺手,,很有可能上了手術臺,就下不來了,。 但意外還是發(fā)生了,,產(chǎn)婦大出血,血量止不住,,盡管醫(yī)生在手術前預計在剝離胎盤時可能會引起大出血,,于是先做了應對大出血的預案,結果出血量遠超預期,,一下子就流了3000毫升的血,,要知道,一個正常成年人體內的血量只有四千毫升左右,。 時間在和生命拉力,,醫(yī)生最后只能做出“切除子宮”的決定,至少可以保命,,在醫(yī)生眼里,,沒有什么會比生命更重要。 于是下了病危通知書,,又派了醫(yī)生去和家屬談切除子宮,,在醫(yī)生讓家屬簽署“切除子宮”同意書時,產(chǎn)婦的丈夫一度陷入猶豫,,即使醫(yī)生用“出血量就像噴泉一樣的,,可以用噴射來形容”,、“幾分鐘內幾千毫升血馬上就沒有了”、“再不拿子宮命都沒有了”來說明產(chǎn)婦情況的危及,,產(chǎn)婦的丈夫一邊簽字一邊還在強調:“真的萬不得已的時候才切掉”,。 最終,孩子安全出生,,而這位母親手術中大出血一萬多毫升,,相當于把體內的血換了三遍。地上擺放著滿地沾滿血的紗布,,和盛血的容器,,手術結束,護士開始統(tǒng)計手術時使用的止血紗布,,結果大紗布48塊,,小紗布40塊...... 婆家“重男輕女”的思想,不得不讓這位母親冒死產(chǎn)下一胎男嬰,,很難想象如果這次還是個女嬰,,這位母親的下半輩子要怎么度過,如今這樣的情況,,或許對于現(xiàn)在的她來說是最好的選擇,。這樣的情況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在少數(shù),很多地方如今還流傳著“重男輕女”的思想,,大概是家里有礦,,或者是有王位要繼承吧! 而第二位孕婦則沒有像第一位孕婦那樣幸運,,以命換命的故事我想說就到此結束吧,。 吳瑩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及,醫(yī)生多次勸阻,,家人一度勸說,,公婆也希望她平平安安,不要生產(chǎn),,可明知道懷孕生子會嚴重危及自身生命的吳瑩這一次卻鐵了心要生下這個孩子,,她要賭,她賭孩子能平安出世,,她賭自己能熬過這一劫,,她說:“人生要是圓滿,就是有個孩子,?!钡?/span>25歲。 孩子7個月的時候,,由于不能再增加產(chǎn)婦心臟的負荷,,只能提前生產(chǎn),手術過程很成功,,母子平安,,出生的早產(chǎn)兒只有一千克,術后被送去兒童養(yǎng)護中心,,孩子離母親的距離只有100米,,可母親還是未能挺過手術后的恢復期,肺部感染,,14天后撒手人寰,。她沒能親自喂過孩子一次奶,沒能親手抱一抱孩子,,沒能來得及感受來自這個弱小生命的溫度,,甚至他還沒有名字,手環(huán)上套著的還被稱為“吳瑩之子”,。 婦產(chǎn)科主任醫(yī)生很無奈的告訴記者:這類孕婦在前期,,醫(yī)生是極力反對她生產(chǎn)的,可是醫(yī)生不能提孕婦做決定,,我們有的時候也很尷尬,,人家說生育權在她手上,這么溝通,,這么談話,,她認命了,她不肯終止,,我們也不能強迫把她引掉,。 這位產(chǎn)婦是第三次懷孕,前兩次都做了人流,,這只能反映出一點,,明知自己妻子身體不能生孩子的丈夫也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沒有做好防護措施,,更把流產(chǎn)當做兒戲,,以為流產(chǎn)就OK了嗎?可天知道流產(chǎn)對女性的身體傷害有多大,,明明可以不用她做這個選擇的,,她才25歲啊,! 在這里我可不想聽什么“女本柔弱,,為母則剛”,我們要看到的是在當下社會中女性是否對生育這件事情有著正確看待,。這樣的家庭,,完全可以領養(yǎng)或者是用其他方式彌補無法生育孩子上的缺失,,好過“以命換命”這樣的悲劇。 第三位高危孕婦是一位英雄消防員的母親,,兒子在一次外出救火時犧牲,,在失去家中獨子后,家庭變得毫無生氣,,最終決定再生一個,,40多歲的母親為了能生孩子,嘗試了五次試管嬰兒,,最終誕下一個女兒,。 她抱著女兒去了兒子曾經(jīng)的消防隊,用生命的儀式做交接,,這一次她終于在兒子去世的陰影下釋懷了,,從一個消極的狀態(tài)下走出來,開始了新的生活,。對于這位母親,,我們更多的是祝福。 有的小生命成為了維系家庭更好的紐帶,;有的小生命母親拼勁全力,,受盡艱苦,才來到這個世界,;有的小生命一出生就背負著全家人的悲歡...... 從醫(yī)院看世界,,這里是城市最脆弱的空間,見證最大的無助,,也放大人性最大的惡性,。 紀錄片結束一年之后,拍攝者又紛紛去了這些家庭,,拍攝寶寶們的生日,。 那個靠著50個人輸?shù)难钕聛淼哪赣H,抱著兒子笑得很開心,。 吳瑩的孩子長大了,,家里缺少了母親這個最重要的角色,一家人有笑容,,也有著無以言表的悲傷,。 我們都說生日最重要,但生日同樣也是母親的受難日,,我們一年一年的慶祝,,一年一年的狂歡,可最終生日到底是在紀念著什么,我們用盡歡笑來看待生日,,而這一天又意味著什么,? 都9102了,希望社會多一絲對女性的包容,,也多一絲對母親的愛,,每個人都是這樣出生的,我們很難說這些高危孕婦到底是錯了還是對了,,人生的路都是她們自己選的,或許這樣的人生對于她們來說是無憾的,,那也就夠了,。 人生走一遭,經(jīng)歷一遭,,感受一遭,,生與死,都在剎那,,我們看到生命的誕生,,也看到生命的離去,這就是人世,,一個殘酷的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