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七夕節(jié)這一天,我們在一起見證歷史,。國家電影局官宣,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人民幣破7之后,,又一樁歷史事件出現(xiàn)了。“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這事兒在去年金馬影展上就初見端倪,。因為某些電影人的政治言論,,當年的李安,,一臉尷尬,笑不出來,。 那艱澀的畫面,,超越一切段子,,刻在我們的腦子里,。7月31日,第56屆金馬獎報名結束,報名數(shù)量685部,,比去年的667部不分伯仲,。但,人氣最高的劇情長片只有148部,,和去年的228部相比,,暴跌了35%。內(nèi)陸影片陣營中,,拿下柏林影帝影后的《地久天長》,,入圍金棕櫚的《南方車站的聚會》和婁燁新作《蘭心大劇院》,按照常識,,都得報,,還都是競賽主力。值得一提的還是張藝謀,,去年憑借《影》,,在金馬獎上12提4中。當年的金馬獎主席正是鞏俐,,張藝謀最后拿到了金馬獎最佳導演,。這個結果勾兌上兩人的情感經(jīng)歷 ,足以讓八卦記者刷出好幾篇10萬+,。今年年初,,張藝謀的最新作品《一秒鐘》,因“技術原因”退出柏林電影節(jié),。讓金馬獎成為金馬獎的,不僅僅是港臺電影,,還有內(nèi)陸電影,。如果沒有金馬獎的存在,恐怕很多內(nèi)陸電影如《嘉年華》都走不進商業(yè)院線,。內(nèi)陸電影和金馬獎像一場戀愛,,彼此成全,互惠互利。豆瓣上有話題小組,,我們?yōu)槭裁慈匀黄诖瘃R獎,?內(nèi)陸電影節(jié)也只有百花能與之抗衡,。氣魄大,,身在臺灣島,心懷整個大華語地區(qū)電影藝術,。第50屆金馬獎上,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六提四中,,在最佳影片的角逐上,,一口氣擊敗賈樟柯王家衛(wèi)杜琪峰蔡明亮。(廣告:第一導演近期會推出《爸媽》導演陳哲藝專訪)金馬的胸懷就是如此開放,,別管是新加坡,,只要你說中國話,就有可能被金馬尋到,。另一方面,,那些年,金馬獎對內(nèi)陸電影“不薄”,。夏雨是第一個來自內(nèi)陸的金馬影帝,,也是金馬史上最年輕的影帝。李小璐在16歲就成為金馬影后,,金馬獎史上最年輕的影后,。給內(nèi)陸影人破例開獎,金馬既英勇又果斷,。《榴蓮飄飄》的秦海璐,,同時拿到最佳新演員和最佳女主。陳建斌,憑借《一個勺子》和《軍中樂園》,,成為金馬史上首位同屆獲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男演員,。周冬雨馬思純同時拿影后,,從此兩個姑娘演藝事業(yè)直線上升,,尤其是周冬雨。對了,,一屆金馬,,兩個影帝的事兒,它也敢作敢當,。有意思的是,,事后黃秋生還給張家輝打電話,,說你真是丟人,你敢和黃渤一起拿獎,?說起這檔子事兒,,簡直可以寫一部金馬獎“撕逼”簡史,。五年前,第51屆那一年,,臺灣本土演員陳湘琪拿到影后,,但臺灣媒體并不開心,她被某些影評人視為“安慰獎”,,含金量不足,。一方面內(nèi)陸電影人斬獲15項大獎,臺灣本土影人只有4匹小金馬,。當年的金馬獎評委會主席張艾嘉這樣評價評審團的臺灣評委:影后這邊更讓人萬萬想不到,,周冬雨馬思純雙黃蛋誕生,。都以為最佳影片的重頭戲會在臺灣電影中誕生,畢竟《再見瓦城》和《一路順風》都是眾望所歸的種子選手,。金馬獎任性地給了名不傳經(jīng)傳的《八月》,。臺灣方面,林柏宏拿到了最佳男配,,為數(shù)不多能亮相拿獎的臺灣演員,。拿獎是表,,很多人看得到,孵育是里,,你或許還不知道,。2007年,金馬成立創(chuàng)投會,。每一年都有內(nèi)陸電影入選企劃會,。楊超的《長江圖》獲得中影后制獎,管虎的《八佰》獲得中影后制獎,,畢贛《地球最后的夜晚》獲得CNC現(xiàn)金獎,《馬賽克少女》獲得百萬首獎,,《柔情史》獲得天畫畫天獎,。
《長江圖》金熊提名,,銀熊在手,。《地球最后的夜晚》戛納電影節(jié)一種關注提名。侯孝賢擔任院長,旨在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電影人,。10年內(nèi),,它招收了32位內(nèi)陸學員,其中就有仇晟,、申奧,、胡波。胡波去世一年后,,《大象席地而坐》拿到金馬的最佳劇情片,。冥冥之中,,金馬獎又與內(nèi)陸最受矚目的FIRST青年電影展產(chǎn)生精神呼應。那是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港片盡皆過火、盡皆癲狂,。整個華語電影的炮火和能量,,都集中在香港。近能迷倒東南亞,,遠能征服好萊塢,。昆汀、羅德里格茲,、巴里·詹金斯(《月光男孩》),、多蘭、索菲特·科波拉,,都是港片迷,。張國榮,、梁朝偉、周星馳,、周潤發(fā),、張學友爭奪影帝。從來“圈地自萌”,,但幾乎年年都是神仙打架的震撼局面,!比金像獎成立早20年,,前身名為“臺語片電影節(jié)”,,聽著范圍很小,,而且也不怎么精致。臺灣本土的電影不太能打,,比起金像獎,,星光黯淡,吸引力不足,。之后逐漸減少參賽限制,,港片大批進入,那感覺,,就像香港金像獎開了個分會,。 分會也有特殊意義,從沒拿過金像影帝的成龍,,就在金馬上連續(xù)開胡,。那一年香港正式回歸,,金馬獎宣布重新定位為“全球華語影片競賽獎”,參賽限制一路狂砍,。到今天,,主創(chuàng)國籍、出品地區(qū),、對白語言,,通通無所謂。只要“導演加上半數(shù)主創(chuàng)人員為華人即可”,。如今,香港已不再是華語電影第一重鎮(zhèn),,金像獎也不再是華語電影第一獎。但是臺灣,,一個連電影工業(yè)都沒有的地方,,卻創(chuàng)造了“華語電影界的奧斯卡”。陳建斌、馮小剛,、范偉,、涂們、徐崢,,連續(xù)5年,,金馬影帝都由內(nèi)陸男演員獲得,。最近15屆,內(nèi)陸電影拿下了6次最佳影片獎,,占比40%,。提名數(shù)量,也全面壓制港臺電影,。數(shù)量可觀的內(nèi)陸電影不斷進入,,擴充了金馬獎的選擇池,不但撐起了金馬的大半獎項,,也讓“萬里挑一”的獎杯更具含金量,。實話實說,內(nèi)陸電影帶給金馬的作品和星光,,是港臺電影無法取代的,。每年11月,整個華語區(qū)的明星,、電影人齊聚臺北,,走出一條兩岸三地最耀眼的紅毯。不管是微博,還是臉書,、推特,,有華人的地方都在討論三個字:金馬獎。只是,,今天金馬和內(nèi)陸電影的“分手”,,恩怨情仇,結結實實擺上了臺面,。2014年金馬獎上,,侯孝賢向鞏俐透露《歸來》有望拿獎,。在紅毯儀式上,他又旁敲側擊說,,《歸來》無緣最佳女主,。鞏皇很生氣,公開質疑金馬“業(yè)余且不公正”,。2018年,,在李安的邀請下,鞏俐擔任金馬獎評委會主席,。2010年,,《唐山大地震》提名金馬,徐帆未封后,。后來,,金馬也積極回應,,認可馮小剛在《老炮兒》中的表演,給了影帝,。獲獎當天,,馮小剛就在北京工體,和崔健幾個搞了個老炮兒演唱會,。這事兒還沒完,,《我不是潘金蓮》在金馬表現(xiàn)不俗,馮小剛終于敵不過真香定律,。這些事兒簡直可以拿來燉心靈雞湯了,,勿念過去,,不懼將來,冰釋前嫌,,清風自來,。七夕節(jié)隨俗許三個愿吧,愿歷盡劫波恩猶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文中圖片均來源網(wǎng)絡,,如有疑問請聯(lián)系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