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隨便表揚孩子”“正確表揚孩子的四個方法”“表揚與鼓勵的區(qū)別”……做了父母之后,,類似的育兒文章紛紛迎面砸來,看多了總會產(chǎn)生一種“好家長就是會表揚和鼓勵孩子的家長”的誤解,。 現(xiàn)實中,,掌握了很多表揚技巧的爸媽們,在面對孩子犯錯時卻不知如何處理,。不少家長在“第一閱讀”的后臺留言,,表達出類似困惑,尤其是看到那些因為批評不得當導(dǎo)致家庭慘劇的各種聳人聽聞的新聞后,,家長對批評本身產(chǎn)生疑慮,。 其實家長的疑慮是有道理的,有一個著名的關(guān)于批評的心理學(xué)實驗,,實驗選擇了600個孩子進行分組游戲并進行評價,,最后研究者測試孩子的自我評價和情緒感受等指標,結(jié)論是:成人批評孩子的方式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思維,。 知乎上關(guān)于語言暴力的討論帖中,,網(wǎng)友的評論 家庭教育中,,“批評”不得當對孩子的破壞性遠大于“表揚”不適宜,要知道批評本身并不是家長教育孩子的目的,,而是一種讓孩子得到正面引導(dǎo)的方式,。本期第一閱讀就和家長們聊聊“批評孩子”的話題。 我們所謂的很多批評,,都是無效批評 批評孩子是教育過程中十分常見的行為,,所以家長關(guān)于批評的困惑也同樣常見: 為什么苦口婆心說了這么多,孩子都無動于衷,? 說輕了怕不管用,,說重了又怕他受不了,該怎么說,? 沒說幾句孩子就氣沖沖的,,難道還不能說他了? 這孩子總是這樣,,我們也說得多了,,再怎么批評都沒用了! 其實,我們所謂的“批評”,,很多時候都是無效的,。比如: 電視劇《都挺好》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蘇明哲被派到上海工作后,太太吳非不得不獨自邊工作邊帶孩子,。因為要送孩子上學(xué),,導(dǎo)致她上班總是遲到,面臨著可能會被開除的結(jié)果,。下班回家后,,她打電話給蘇明哲卻沒打通,這時女兒小咪把袋子里的食物打翻了,。吳非的火氣一下子上來,,不僅狠狠地批評了小咪,還打了她,。 作為觀眾,,看到這場景會同情吳非,卻也很清楚地知道她不該對孩子撒氣,;然而作為家長,,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遇到吳非這樣的尷尬時刻,,自己的情緒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而放大了孩子此時的“錯誤”,去批評懲罰孩子,。 此時孩子即使真的做了錯事也可能被你的情緒失控嚇昏了頭,,無法思考自己到底哪里錯了,,只會出于本能啟動內(nèi)心的防御系統(tǒng),要么配合你:“我知道錯了”,,要么也用“失控”去反抗你的失控,。 很多人在長大后回憶童年,會說自己是“被罵大的”,。其實,他真的是因為總是在犯錯而被批評嗎,?未必,。更有可能發(fā)生的是,,他的父母總喜歡“舊事重提”,。 比如孩子這次只是不愿收拾自己的屋子,而媽媽會在盛怒之下,,聯(lián)想起他以前犯過的N個錯誤:沒完成作業(yè)、丟失鑰匙、挑食,、上課被罰站,、玩手機…… 當孩子聽你說完這些后,會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感覺媽媽對自己百般挑剔,。性格倔強點的孩子,會很不服氣地反駁你,;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可能就會一言不發(fā),,內(nèi)心感到絕望和自卑,甚至自暴自棄,。 心理學(xué)家黃杏貞分享過她和孩子逛超市時的一件小事: “媽媽,我想買芝士塊,!”兒子突然停下來跟我說。 我腦袋中的自動模式立即啟動,,脫口而出:“不行,!” 兒子不再說話,繼續(xù)往前走,。 看著他小小背影,,有個念頭一閃而過:“我為什么說‘不行’呢?”然后,,我愕然了——我習(xí)慣性地、沒有理由地否定了孩子的要求。 我內(nèi)疚地把他叫住了:“跟媽媽說說,,你為什么想買芝士塊,?”他的表情有些意外,。我繼續(xù)說,,“如果理由合適,媽媽是可以給你買的,!” 他開心極了,,開始滔滔不絕:“媽媽,因為我的好朋友都在吃,,他們說吃了可以長高,。我覺得我也可以長高,你知道的,,我比他們矮一些,,媽媽你不也希望我長高嗎……” 我說:“理由合適,可以買,!” 聽到我同意,,他就高高興興地拿了一袋芝士塊放進了購物車里,。我松了一口氣,,就像一個劊子手及時丟掉了砍刀。 很多時候,,我們也像她一樣,,在毫無意識時習(xí)慣性地去否定,、批評孩子,,當看到孩子失落或不耐煩的神情時才發(fā)現(xiàn):我又在批評他了,? 有了孩子,,家長似乎在“養(yǎng)育者”之外,,還自我賦予了“掌控者”的身份。孩子要碰碰茶壺,,先呵斥阻止,;孩子成績下降,就批評他不夠努力,;孩子說了謊話,,不問青紅皂白先訓(xùn)斥一頓…… 時間一長,我們自己都對自己的批評渾然不覺,,孩子更是把批評當成耳旁風(fēng),,帶來的只有壓抑的情緒罷了,。 還有些批評,,比如以偏概全,、隨意給孩子貼標簽,、只否定不肯定、總是說反話諷刺嘲笑等等,,同樣是無效的,。畢竟,批評孩子,,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并改正錯誤,而不是打擊孩子,、顯示自己作為家長的權(quán)威。 1.忌先入為主,,要先聽孩子說話 很多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往往是一股情緒涌上來,,隨之負面語言便滔滔不絕了,。甚至有時候,結(jié)束了漫長的批評,,孩子卻一個字也沒機會說,。這樣的批評往往是破壞加傷害性的,因為缺乏理性思考,。 如果能在批評之前,,給孩子說明的機會,結(jié)果會大不一樣,。因為父母給孩子機會進行自我解釋的過程,,其實也是在刺激父母的理智腦,幫助父母思考和調(diào)整情緒,。 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可能會發(fā)現(xiàn)你差點“誤傷”了孩子—— 孩子碰茶壺,可能只是看到別的孩子自己倒水,,他也想嘗試,; 孩子成績下降,可能竟然是最近身體狀態(tài)不好,; 孩子說謊,,可能正是害怕父母生氣…… 2.對事不對人 “你這道題是不是做錯了?遇到什么困難了,?” “你怎么連這道題也不會做,,你真是個笨蛋,。” 這兩種說法,,哪一個讓你更不舒服,?答案顯而易見。 雖然我們氣急攻心時,,總是控制不住情緒,,口不擇言,但這種泛化到人格的批評不僅達不到目的,,還會貶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因此,批評孩子時要就事論事,,并跟孩子說明他被批評的原因,,讓孩子心服口服,不然,,孩子不清楚自己為什么會受到批評,,也難以起到效果。 比如,,孩子吃飯前忘記了洗手,,與其大聲訓(xùn)斥:“洗個手有那么難嗎?你怎么那么邋遢,!”不如舒一口氣,,換個方法:“每個人吃飯前都要洗手,不洗手吃飯會把手上的細菌吃到肚子里,,對身體不好,。” 3.犯錯后及時批評,,不要拖著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我們需要留給孩子喘息的時間,但有一點要注意:犯了錯要及時指出,。因為批評是為了幫助孩子認識和改正錯誤,,而改正錯誤的前提是要讓孩子知道錯誤是什么。 當然,,“及時批評”不是說一刻也不能等,,如果當時的場合不適合當面批評,也要在事后找到恰當?shù)臅r機告訴孩子,。 不要瞻前顧后憋在心里,,否則總有一天,這個錯誤會變成陳年舊事,,而當時憋在心里的情緒沒有得到解決則會成為隱患終將發(fā)作,,到時批評就成了“翻舊賬”和“滾雪球”,,孩子除了覺得委屈和莫名其妙外,絲毫意識不到自己需要改正什么,。 4.根據(jù)孩子的性格,,選擇適合的批評形式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對別人有用的方法,,自己用起來完全無效,,有時則相反。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搬經(jīng)驗當然行不通,。 有的孩子敏感內(nèi)向,對批評反應(yīng)激烈,,父母在教育時要注意語氣柔和一些,,不可過分嚴厲;有的孩子,,活潑外向,,敏感度低需要強刺激,這時父母的態(tài)度可以嚴肅一些,。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還是要根據(jù)孩子自己的氣質(zhì)特點因材施教,。 5.控制批評時間 心理學(xué)上有個“超限效應(yīng)”現(xiàn)象,,指的是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簡單地說:再正確的批評姿勢,,再端正的受批態(tài)度,也熬不住家長說個沒完沒了,。 父母們之所以會長時間批評,,都是自我感覺孩子沒聽進去。但孩子吸納信息的能力本就弱,,超時批評只會讓孩子心理倦怠,。點到為止的批評,才是把感悟責(zé)任和自愈權(quán)交回給孩子,。 6.讓孩子感受到關(guān)愛 批評的目的不是引發(fā)低落情緒,,而是情緒低落后的自我喚醒。但很多父母只做到了前半部分,,而沒能促發(fā)后半部分的價值,。 教育家簡·尼爾森提出過“正面管教”的概念: 批評孩子時,讓孩子感到你的關(guān)愛,,對他說一聲“我愛你”吧,。 這樣,孩子在進行自我批評時,,才會更理性地專注于錯誤本身,,不至于將所有歸因于“父母不愛我”;同時更能受教,。要知道很多時候,,犯錯的小孩,不是不能改,,只是跟父母慪氣不想改,。 讀到這里,,你一定覺察出自己之前批評孩子的方式或多或少有不妥的地方,,也知道了恰當批評孩子的方法。在這里,,還想給家長們提個醒兒:有些時刻,,是不適合批評孩子的。為了保護孩子稚嫩敏感的心靈,,請一定注意: 1.當眾人面的時候 在父權(quán)當?shù)赖墓糯袊?,有個詞叫“人前教子”,意思是父母教育孩子要不分場合,,無所避諱以示父權(quán)威嚴,。 父母在人前批評孩子,本意是想讓孩子長記性,,最后可能“印象深刻”的目的達到了,,他卻因為自尊心被踐踏,那深深的羞恥感成為了他一生的陰影,。 正如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所說: 2.吃飯的時候 一家人圍坐一起吃飯的時刻,本應(yīng)該分享一天中彼此的經(jīng)歷,,是最美好最放松的時刻,。 可是,很多爸媽就喜歡利用這個機會來教育批評孩子,。特別是平時忙于工作,,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孩子的父母,更喜歡趁這個時候絮叨孩子的問題,。從夾菜的姿勢說到學(xué)習(xí)不上進再說到生活拖拉品格低下,,種種問題都牽扯了出來。聽得孩子滿肚子怨氣,,扔下碗筷就走,。 吃不好飯還不是最糟糕的后果,有些孩子甚至因此對與家人一起吃飯產(chǎn)生了陰影,,出現(xiàn)厭食的現(xiàn)象,,這種陰影可能會一直影響著他。 所以,,飯桌前就把口邊的嘮叨咽回去,,分享點開心的事吧。 3.睡前 睡前批評孩子,,就好像一天算總賬一般。把孩子一天內(nèi)犯過的錯扒拉出來復(fù)習(xí)一遍,。 通常在臨睡前,,人的情緒會變得敏感,孩子更是如此,。你覺得是平素常用的語氣,,在孩子聽來就變重了。家長搞不懂為什么隨便說一句話,,孩子就會哭泣,,睡著后,還會說夢話,。甚至有的孩子在夢里還會哭醒過來,。 如果希望孩子能美美地睡一覺,那就在睡前給他講個故事,,溫和地道一聲晚安,,而不是選擇此時指責(zé)批評,。 最后,我們要做的不是正確地批評孩子,,而是讓孩子做正確的事情,。孩子怕的也不是批評,而是盲目無理的批評,。“如何批評孩子”的課題,,是成長路上,一個需要家長認真思考學(xué)習(xí)的大課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