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風(fēng)丨揚正氣丨鑄族魂丨促發(fā)展 陳氏歷代墓葬地名錄 陳胡公墓
1.陳胡公墓:位于河南淮陽縣城南南壇湖畔,。為防湖水浸蝕,,其墓曾用鐵鑄錮之,俗稱鐵墓,。今為淮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陳氏宗親集資重修陵園,現(xiàn)建有氣勢恢宏的胡公大殿等仿古建筑,。2.陳軫墓:山東淄博市臨淄區(qū)辛店渠村莊東(原名叫溝子底)殷家灣的南邊有一處封土8米,,頂部直徑6米的古墓,當(dāng)?shù)厝私休F冢子,。經(jīng)碑文考證為陳軫墓。陳寔墓園 3.陳寔墓:《四庫全書·大清一統(tǒng)志》卷一七二載:“陳寔墓《寰宇記》在長葛縣西三十五里,,舊志長葛縣西有太丘陳寔冢,,蔡邕撰銘,《陳氏家傳》云紀(jì),、諶以下十六墓三十六碑并在長葛縣西陘山之陽,。” 1098年公妣和葬顏洞山倉院坑,,乾山巽向,。4.陳群墓:《四庫全書·大清一統(tǒng)志》卷一百五十載:“陳群墓,《寰宇記》在陳留縣北二十八里有碑纂文,?!?/h3>5.陳泰墓:潁川東。見《毗陵陳氏宗譜》一,。6.陳達墓:長城西,,見《毗陵陳氏宗譜》一。7.陳猛墓:在安徽績溪縣修文鄉(xiāng)上溪山,。見伯固派世昌支系譜,。8.陳道臣墓:墓葬長城縣下箬寺后,,后尊為景陵。9.陳文贊墓:葬長城縣西北五里,,墓號瑞陵,。陳武帝萬安陵 10.陳霸先墓:陳霸先(503—559),字興國,,南陳朝開國君主,,謚武皇帝,廟號高祖,。葬萬安陵,,即在今南京江寧區(qū)上坊鎮(zhèn)陳陵路右側(cè)石馬沖。墓前至今仍保留兩座威武不屈的貔貅在守護著一片荒草地及一堵矮墻陵基,,墻中鑲嵌著幾個原陵墓石飾品,。據(jù)《建康實錄》載,萬安陵原有華表,,早佚,。1964年整修、提升并加固,。1988年南京市人民政府豎“萬安陵石刻”,,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廣東云浮市有陳霸先衣冠冢,,位于云浮市思勞鎮(zhèn)沖坑村龍逕山峰。墓坐東北向西南,,分前室,、后室、拜堂三部分,。面積約110平方米,。前室墓頭嵌石碑,碑高1.5米,,寬1.2米,,有碑序。后室用青磚結(jié)砌牌坊,,高2.5米,,寬1.4米,連接后山土墻,,拜堂約20平方米,,有拜臺,臺上刻“涌溪聚星堂”五字。據(jù)康熙重訂《東安縣志》載:“南朝陳高祖墓在思辦都(今思勞鎮(zhèn))龍逕山,?!?988年被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11.陳談先墓:葬長城縣西北五里,,曰明陵,。12.陳蒨墓:《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載陳文帝永寧陵“在縣(唐上元縣)東北四十里蔣山東北”?!督祵嶄洝肪硎泡d永寧陵在“今縣東北四十里陵山之陽,,周四十五步,高一丈九尺”,?!读论E編類》卷十三《墳陵門》及《景定建康志》卷四十三《風(fēng)土志二·古陵》皆載陳文帝陵“在縣東北陵山之南,今雁門山之北”,?!锻紊辖瓋煽h志》卷三《山考》亦記雁門山“北有陳文帝陵”?!都螒c江寧府志》卷十《古跡下》則載“(陳)文帝永慶(‘寧’之誤)陵在陽山”,。依據(jù)上述諸多文獻推論陳文帝墓應(yīng)該在今南京市棲霞區(qū)靈山之南、陽山以北這一區(qū)域,,具體位置有待考古發(fā)掘,。1988南京市人民政府于棲霞區(qū)新合村獅子沖立“永寧陵石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經(jīng)“普通七年”墓磚出土考證,,此系南梁蕭氏陵,,非文帝陵。 永寧陵石刻13.陳頊墓:位于今南京市西善橋油坊村罐子山北麓,,曰顯寧陵,。《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載:“陳宣帝頊顯寧陵在縣西南四十里牛頭山西北……” 14.陳臨賀王國太妃墓:位于長安高陽原洪固鄉(xiāng),,今陜西西安市長安區(qū)韋曲。15.陳叔寶墓:位于河南洛陽芒山,,今洛陽市孟津縣送莊鎮(zhèn)鳳凰臺村附近,。陳叔明墓志
16.陳叔明墓:依墓志銘位于洛陽縣安山里鳳臺原。今洛陽市孟津縣送莊鎮(zhèn)鳳凰臺村,。17.陳叔興墓:依墓志銘位于大興縣(今西安)義陽鄉(xiāng)貴安里高陽之原,。18.陳叔榮墓:依墓志銘位于洛陽邙山之鳳臺里。19.陳叔慎墓:位于今峽江縣水邊鎮(zhèn)館頭村玉笥安山,。見《江西通志》卷一一〇及《峽江縣志·寺廟》,。20.陳伯宣墓:葬東佳書院旁,后遷瑞昌金城鄉(xiāng)白石渡,今存,。2008年8月此處因開發(fā),,又遷葬本地三遠橋。(夫人洪氏葬龍?zhí)陡C之南,,李氏葬德化黃老門桃花林,。)21.陳伯萬墓:葬于湖南省新化縣西河鎮(zhèn)鵝塘村,今存,。古墓被陳氏后裔修亭保護,,號思源亭。古墓占地面積超過目測120平方米,,古碑記載:“丁山癸向,,陳姓始遷祖考伯萬妣趙氏合冢之墓”。
陳伯萬公墓 22.玉湖陳氏始祖宋沂國公陳仁的墓::葬于福建省莆田市廣化寺路口(現(xiàn)南湖公園西側(cè))九跳山,,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個承載著厚重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文物。23.陳元光墓:葬于漳州市郊浦南鎮(zhèn)石鼓山,。陳元光被尊奉為“開漳圣王”,,初葬于漳浦,后移葬今址,,墓碑題“唐開漳陳將軍墓”墓前有石羊,、石獅及華表各一對。24.陳旺墓:德安縣太平鄉(xiāng)長樂里宅左東山嶺之正窩子午向,,夫人孫氏合葬,。今名旺公山。25.陳機墓:在武寧縣魯溪洞坳上杉樹窩艮坤向,,夫人王氏同葬,。26.陳感墓:距義門住宅五里大源塘之東正嘴上穴子午向(夫人鄭氏同葬)。27.陳褒墓:初與妻冷氏合葬武寧蒿港石枧堝,,后遷葬修水縣龍峰洞蜈蚣鉗,。見《龍峰陳氏宗譜》。28.陳藍墓:在東源山高峰下團山(今九江縣赤湖,,墓封存),,夫人李氏合葬。
義門陳旺公墓
29.陳灌墓:在修水縣廟嶺鄉(xiāng)龍峰洞之八公樓下丙午向,,妻黃氏合葬,。30.陳锽墓:與妻瞿氏、柳氏俱葬修水龍峰洞口嘲周蜈蚣鉗,。31.陳青墓:距義門住宅五里大源塘先封坪,,乾巽向,夫人鄭氏歿葬湖北省黃梅縣蔡山卓筆峰,坤艮向,。32.陳軼墓:在江西浮梁苦竹港,。見《浮梁縣志·丘墓》。今名浮梁縣福港鄉(xiāng)石鼓村毛灘組,,距大河邊40米之鯰魚上灘處,。2010年清明,祁門縣竹源(今閃里鎮(zhèn))陳壽輝等人于此處尋見彥文公墓,,墓與碑尚存,。33.陳鏞(鑲)墓:位于南康府廬山南麓。見《毗陵陳氏宗譜》一,。34.陳崇墓:《九江府志》于《陳崇墓》下為空白,,無文字說明?!杜觋愂献谧V》譜一和譜二及重慶《陳氏兆祥譜》,、旁,后遷葬東崗,,今瑞昌市北15公里學(xué)堂山,,即縣之東崗。見《毗陵陳氏宗譜》二及《重慶陳氏兆祥譜》,。35.陳袞墓:始葬東佳書院旁,,后遷葬東崗,今瑞昌市北15公里學(xué)堂山,,即縣之東崗,。見《毗陵陳氏宗譜》二及《重慶陳氏兆祥譜》。36.陳恭墓:在洪州莊,。葬咸寧縣八都霹靂山,。見《果石莊友諒宗譜》37.陳及墓:公妣葬咸寧縣八都霹靂山38. 陳度墓:在德安木環(huán)莊羅娘山,作乙向禮,。見陳度墓志,。39.陳蘊墓:在洪州莊。見《毗陵陳氏宗譜》一,。40.陳旭墓:在德安義門陳旺墓后之右邊,,與陳兢墓并列。41.陳兢墓:同上,。42.陳襲墓:歿葬德安木環(huán)莊,。見《義門陳姓歷史資料簡編》,。43.陳延賞墓:葬高安赤土莊,。見《毗陵陳氏宗譜》一。44 . 陳思洪墓:公妣葬湖山塘 ,見《果石莊友諒宗譜》45 . 陳宗臣墓:公妣同葬桌筆鋒下,,見《果石莊友諒宗譜》46 . 陳錫墓:公妣同葬桌筆鋒下,,見《果石莊友諒宗譜》47 . 陳獻勝墓:葬江西黃沖口,見《果石莊友諒宗譜》48 . 陳伯倍墓:葬江西黃沖口,,見《果石莊友諒宗譜》49.陳文龍墓:葬于杭州西湖北山街靜逸別墅東智果寺旁,。抗元名將,,被捕后,,在押送途中絕食明志,經(jīng)杭州謁拜岳飛廟時,,氣絕而死,。50.陳友諒墓:位于武漢長江大橋蛇山引橋的南側(cè),是武漢市唯一的封建帝王陵墓,。陳友諒墓是元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元朝末年“大漢”政權(quán)的締造者。另《果石莊友諒宗譜》記載:貴筑谷池五甲第名羊子窩犀牛望月形,。51 . 陳崇禮墓:天臺宗嶺南陳氏始祖,,葬于廣西博白縣六陽嶺。崇禮公墓
52 . 陳贄墓:客家陳氏興寧始祖,,葬于廣東省興寧市雞鳴山猛虎跳墻,。
陳贄公墓 53 . 陳肇波墓:廣西陸川大垌開基祖,肇波祖,、油祖婆墳?zāi)刮挥趶V西陸川縣大橋鎮(zhèn)天葬蟻墳,。 蟻子墳
|